
- 收藏
- 加入书签
家园合作方式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不可或缺,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与提升,家庭结构中父母的角色均需要进入社会工作,幼儿的教育大部分交由幼儿园完成。因此,家长在进行幼儿园的选择时对于幼儿园的要求也相应较高,家长实际上也非常关注并且想参与到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当中来,幼儿的成长同样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因此,家园合作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就家园合作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做出阐述和总结。
【关键词】家园合作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为切实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家园合作的幼儿园教育模式成为近些年来的主流教育模式,通过促进和加强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相互结合、相辅相成。除此之外,家园合作的教育方式,能够让专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家长也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表现,及时纠正幼儿不良心理,在有效的家园合作教学模式中,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家园合作教学模式的含义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模式即幼儿园与幼儿家庭沟通与交流,推动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理念相一致,通过幼儿园的定期反馈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从而使幼儿园与幼儿家长统一目标,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教育专业提出指导意见和计划,通过家园合作能够给予幼儿家长教育儿童专业的意见和指导;另一方面,幼儿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教学有着个人的理念,推进家园合作的教育模式也能够让幼儿园切实了解幼儿家长的需求,以便于幼儿园对于幼儿教育教学做出个性化的调整。除此之外,家园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保证幼儿所接受的教育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学习和发展。
二、目前家园合作模式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
(1)家园合作的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偏重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幼儿的情绪、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2)缺少家、校、社会合作共育意识,重视幼儿园内的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幼儿园和家长更多重视创造优美、高档的物质环境,忽略构筑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和师幼关系、亲子关系。
(3)家长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偏重于幼儿身体健康,仅将身体健康的三项指标作为幼儿健康的标准。忽视幼儿心理健康。认为家园合作的幼儿心理教育教育模式是幼儿园对幼儿教育责任的推脱。
(4)幼儿园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换位思考不足,在家庭当中幼儿教育是多对一,而在幼儿园当中是一对多或多对多,在家庭中可能有更多的顺从和妥协,但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更多的是理性的引导与奖惩等,部分幼儿园方与家长之间缺乏换位思考,这些客观差异都有可能造成幼儿家长与幼儿园方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
三、家园合作应用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
(1)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合作活动,让家长有机会获得教师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指导和建议。家园合作活动不再偏重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幼儿的情绪、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比如,家园合作开展自信心的培养,耐挫能力培养等活动。
(2)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幼儿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可通过问卷调查,幼儿在心理健康中存在的焦点问题,从而制定相对应的家园合作活动。例如,某幼儿园幼儿教师通过问卷了解到,部分幼儿为独生子女,由于过分宠爱,导致幼儿日常行为表现较为自私,幼儿家长希望幼儿学会分享。幼儿园根据家长的意见,设计学习分享课程,幼儿教师在绘画课程上给予每位幼儿学生每人一只不同颜色的彩笔,让幼儿学生创作五颜六色的大自然,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学生进行合作和分享,最后给予学会分享的小朋友小礼品。
(3)向家长普及先进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理念,为家长提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大量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文化水平、职业状况、个性以及亲子关系、家庭气氛、家庭关系等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幼儿园可通过组织家长看录像、听讲座、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培训,向家长阐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意义。除此之外,幼儿园可以提供一些优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供给家长进行学习,还可通过公众号,面向家庭和社会宣传正确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促进幼儿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进步,为家长提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4)加强幼儿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换位思考。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中教育之间存在着客观差异,关于幼儿教育的客观差异需要幼儿园方与幼儿家长之间进行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和理解双方对于幼儿教育理念的差异,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要积极进行沟通与交流,使其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差异最小化,和谐的家园合作模式更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幼儿园的家园合作的幼儿教育模式在幼儿教育领域具有先进性和优越性,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模式对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幼儿园与幼儿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家长能够借助先进的育儿理念和方法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幼儿园又能够根据幼儿家长的反馈与建议对教育方式做出改善,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辅助,共同完成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升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丁玲.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天津教育,2021(20):186-188.
[2]张森森,张琳琳,邓燕丽.基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教育有效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1(28):8-9.
[3]陈美芬.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第二课堂(D),2021(07):87-88.
[4]李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探究[J].新课程,2021(16):223.
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2021年度规划课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研究----以J园为例”(课题批准号:[2021]PLG4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