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尹育跃
  
明日
2022年6期
云南省富源县老厂镇党委党校 云南 富源 655506

【摘要】农村基层治理是中国乡土社会中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和难题,也一直是社会治理体系中最基础、最关键、最困难的一个领域。如何实现农村有效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重点。然而,当前农村治理领域中存在很多现实问题,距离实现治理有效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农村振兴;农村治理;党建引领;“三治”融合

当前,很多农村地区存在农村治理中存在各种现实问题,农村治理由此成为各地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薄弱环节。针对当前各地农村治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采取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健全“三治”有机融合的现代农村治理体系、完善农村基层服务体系等措施,推进各地在农村振兴过程中实现农村有效治理的目标。

一、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农村治理的作用被低估

虽然各级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农村治理在农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却缺乏对农村治理足够的重视。目前很多地方仍然将产业发展、农村旅游、生态建设等作为农村振兴重点关注的领域,在这些领域的投入远远大于在农村治理方面的投入。甚至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农村治理对农村振兴的作用不大,只要把产业发展好了,农村的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一是治理有效的目标相比于其他目标任务更加难以量化,操作更加复杂,导致农村基层政府对农村治理建设存在畏难情绪;二是农村治理建设相比于其他领域见效比较慢,在错误政绩观的指导下,农村基层政府往往只重视能够在短时间内很快取得成效的工作,如产业发展、农村旅游、环境改善等,而农村治理就被列入工作推进顺序的末端;三是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缺乏农村振兴的整体性思维,农村治理孤立于农村振兴的整体战略之外。

(二)农村治理碎片化

城镇化进程中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必然引发各方巨大的利益冲突,从而产生涉稳事件,影响社会稳定,这同样会对农村治理带来巨大挑战。然而,部分地区在农村治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碎片化问题,特别是部分农村党员干部把农村治理等同于“维稳”工作,将农村治理的内涵简单化,因此在农村振兴中只注重平安农村建设、法治建设,而对农村党建、农村自治、农村德治等重视程度不够。实际上,农村治理不仅仅涉及社会稳定工作,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精准扶贫等,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都可以通过农村治理加以解决。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农村基层有效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三治”有机融合,健全农村治理体系

一是深化村民自治实践。针对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人才外流导致的农村“空心化”给村民自治带来的巨大挑战,应严格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农村“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治理体制,形成以村党委为议事主导、由村民议事会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民监事会监督的村民自治平台,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农村治理中的独特功能,激发村民自治积极性,加强村民自治宣传教育。二是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坚持把法治作为决策之基,将法治贯穿于农村治理全过程,包括搭建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平台,采取契合农村实际、符合地域特色的形式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并针对农村基层工作特点与基层干部特性,提升农村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使依法办事成为工作常态。同时,加强农村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农村法律服务硬件设施建设以及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要打造一批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引领农村法治建设。三是提升农村德治水平。注重农村“德”品建设,设置道德讲堂、文化大礼堂等形式多样的德育平台,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重视乡规民约的作用,通过制定和修订村规民约,改造陈规旧俗,引领农村文明新风。

(二)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基层服务体系

一是优化乡镇布局。乡镇政府承担着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大量事务,要不断对乡镇布局进行优化,进一步转变乡镇机构职能,理顺乡镇管理体制,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夯实农村治理基础。重视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有计划地选派省市县机关部门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加大从优秀选调生、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力度。二是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在明确县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推进乡镇协商制度化建设,创新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方法,建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农村党政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比如,推动乡镇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式办理、部门信息系统一平台整合、社会服务管理大数据一口径汇集,不断提高农村治理智能化水平。此外,要健全乡镇监督检查体系,规范乡镇管理行为,但考虑到乡镇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避免使用“一票否决”的考核方式。三是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布局设置相对零散、撤村并点使村民缺乏社区认同等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大力推进农村服务均等化。通过制定乡镇政府在村级治理上的权责清单,推进村级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三、结语

综上可见,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也有着多重机遇,因此在探索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时,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以挑战作为突破口,通过克服挑战形成创新点,推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EB/OL],2005.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

[3]赵会娟.乡村社会治理的困境及对策[J].乡村振兴,202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