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当代大学生如何作好角色定位
【摘要】大学几年是学生形成三观的关键阶段,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是很现实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现目前存在的很多角色定位问题展开讨论,分析背后的原因,并从改善措施上进行研究。
【关键词】三观;角色定位;改善
经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学生大致归为三类:优秀、差的和两者之间的学生。其实优秀和差的学生都是少数,大部分学生属于两者之间较为普通的这部分。这类学生的空闲时间利用不足,常常安排在睡觉、打游戏或聊天中。到了大学毕业的时间,才感觉自己没有认真学习过,也没有收获到多少知识,更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人和事。他们常常认为原因是老师忽略了他们,知识太难,对专业不感兴趣等。实际上这些问题的核心原因是这些学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楚,对大学生活的规划不足,对人生规划更是茫然。本文将对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办法进行讨论。
一、大学生角色定位模糊原因及影响
大学生的角色定位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是一个较新的且渐渐被关注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有机会也有挑战。这考验着大学生面对挑战的勇气和毅力。应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责任。而往往出现的现象是,他们缺乏对自身的正确定位,常常出现偏差,看在自己而失去大局观。主要存在角色定位不明确、责任意识薄弱等问题。分析其成因如下:
(1)角色定位不够明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学习方式的变化感到难以适从。高中的学习主要是老师授课,学生只需参与其中就行,而大学阶段的学习需要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需要有自主学习的环节。大学的课时不多,但课程的内容很多,这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前课后预习和复习。和高中不同的是,应更多的关注学习专业知识本身,而不是简单的应付期末考试。大学的教材也加深了难度,不再是简单的内容,要理解和学好必须在课下参阅更多的文献资料作为辅助。这一切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需要的自学能力包括:能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对教师的授课有质疑的精神、查询文献的能力、自主学习的内容规划、表达与探讨的能力、书写心得及论文的能力等。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仍因为习惯了高中的学习方法吗,而无法适应,导致对自己大学生的角色定位有误。②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包括自己的性格、个性、兴趣爱好、三观和环境的方方面面内容。对这些认知的不清晰,就会导致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也会不清晰。③对角色定位的不清晰,就会出现对大学生活目标的规划性不强,对人生的价值、意义更是没有细致思考的过程,没有目标的驱动,就不会有动力去创造未来的人生。所以这些学生会茫然的渡过大学时光,甚至这种惯性会持续到毕业以后,导致人生的失败。
(2)没有清晰的角色定位,自然不会有责任感的产生。很多大学生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理想,也更不会与社会理想结合,仅仅关注自己的现状或眼前的利益。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这些学生缺乏对自身的理性认识,缺乏大局观,才会凡事已自我为中心,只追求自我利益,不会为了集体利益而作出牺牲,从而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和社会中,缺乏社会责任感。以上现象被称为缺乏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感缺失。
因此,对社会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很重要,这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如果没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就不清楚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无法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更不会有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而强大的动力。
二、大学生角色定位的措施
(1)明确大目标和发展方向。明确自身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树立科学的目标和方向。准确的定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树立自主意识,多关注社会发展,并严格要求自己,认清自己的角色和未来的责任,并养成规范的道德行为。
(2)在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前,要对自己进行深入分析。首先,要从优势劣势两方面分析自己,然后树立自己的未来目标和理想,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个性制定奋斗方向。
要从实际着手,确定好目标,才能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角色的确立。其次,
大学生要谨慎学则未来发展方向和职业道路。职业道路决定这一个人未来的职业人生,目标的实现要结合自身情况。现在大学生的角色目标是成为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所以个人在制定职业目标时,要尽量和这一目标想结合,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
(3)看清社会发展形势并学会分析。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和创新意识。大学生未来将面临社会大环境,应该及时认清社会发展形势,对社会形势进行分析,把稳社会发展的趋势,关注热门职业及发展态势,结合自身情况,作出明确的方向选择。通过分析,也有助于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4)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完成角色转变。大学生应不断学习如何实现自己角色。同时运用好自己的知识结构及能力,这是角色转换必不可少的条件。实际摸索出的知识是十分丰富的。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不尽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对外界有所关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能只满足简单的到堂上课,作业提交和考试及格,要真正检验自己是不是将知识有效吸收,转变为自己的能力。要站高一点去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结合社会需求有效的发挥出来,才能活学活用,将知识转变为生产力。社会发展需要既有理论知识基础同时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大学生,刚跨出大学校门的学生,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做到。要更好的适应社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认清角色,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大学生要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与外部环境,深刻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确自己的定位,对自己制定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才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恩.大学生角色定义理论.商科论坛,2014,(5):64—65..
[2]李登满.大学生社会角色探讨.现代青年,2019,(12):54—57.
[3]王安杰.浅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7,31(3).
[4]张东好.角色定位的意义和方法研究.文宣资料,2018,(11):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