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昆虫记》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导和技巧指导
随着名著阅读纳入语文课程,名著整本书阅读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的热点,如何有效地进行名著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难题和学生阅读的难点。《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学生尚未学习过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那么,在学生阅读这部书的过程中就更加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课标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学会“快速默读”,因此笔者在任教的学校和班级进行了教学实践,浅谈《昆虫记》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导和技巧指导。
一、读前导引
首先,要了解读书顺序,这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开端。拿到一本书,不要急着阅读正文,先阅读封面、编者的话、目录、序言和书末附录等,大体了解作者、书中内容、书的地位和价值等。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采用情境模式创设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昆虫记》。笔者运用多媒体和Ai技术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蝴蝶飞舞,蜜蜂采花蜜,播放萤火虫捕食蜗牛、黄蜂杀死幼虫等视频,带领学生慢慢认识《昆虫记》里的小昆虫。
其次,学习科普作品的相关知识,有个概念支架,再阅读单元整体架构,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最后,要有阅读规划和良好的读书方法。《昆虫记》原著共十卷,学生阅读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阅读规划。没有阅读规划,就没有阅读方向。没有好的阅读方法,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阅读一本书,究竟采用什么方法阅读,要根据阅读任务、阅读内容、阅读需要而定。如第一阶段,用三周的时间通读全书,每天阅读一到两篇文章,圈点勾画,阅读批注并学会做科普作品的批注。第二阶段,根据自己第一遍阅读的经验和兴趣,选择部分章节进行精读。第三阶段进行专题阅读,定点研究,深度学习。第四阶段,成果展示。
二、读中推进
1.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批注、摘抄、编提纲、写体会、制作昆虫卡片、阅读卡片等方法梳理文章顺序,循序渐进地深入文本,理解主题。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用线条、符号和文字进行批注,如读到“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字,收藏在腹部——刺穿引之不竭的圆桶”时,在旁批注:蝉的生活习性。读完一篇章后,抄录自己喜欢的好词、金句或美段,积累理由。《昆虫记》中介绍的昆虫种类繁多,容量大,教师可以知道学生根据昆虫种类进行阅读,用档案袋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概括它们的主要信息。如:
这些做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整本书阅读的推进,还能丰富和巩固学生的科普知识。
2.对于科普文中的趣味点、语言点,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去查看各种资源,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在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书中提供的信息,在大自然寻找昆虫,让课题向课外延伸。
3.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要掌握精细品评与快速浏览的变换使用,要学会快速默读课文。如“圣甲虫”一章,阅读时先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再抓准关键句,细读重点段落;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圣甲虫的特点的。试着采用快速默读的方式,了解蝉的生活,并与同学分享。
4.中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对某种昆虫比较好奇,教师引导学生采用阅读与活动并行的形式,带领学生领略名著的魅力。如读完一个章节后,拟定几个交流方向,如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影响、几种常见昆虫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发表意见、相互评比。举办《昆虫记》读后感征文比赛,筛选出佳作进行分享和奖励。绘昆虫画像或“拟外号”等多种形式展示,提高整本书阅读能力。
三、读后研讨
法布尔用诙谐的语言和不同的说明方法及修辞手法描写各具形态的昆虫,让我们了解了昆虫的生活习性、本能、生存法则,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趣味无穷,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昆虫记》无愧“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是“昆虫的史诗”。如何感受《昆虫记》的“语言艺术魅力”呢?
1.比一比。如《昆虫记·螳螂捕食》和《辞海·螳螂》比一比螳螂的外形描写,相较与《辞海》语言的简洁,《昆虫记》中运用了比喻手法,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也能引人想象螳螂的画面。通过“比一比”的方式,分析法布尔的语言特色,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作品语言风格。
2.连一连。阅读时,对作者的评价、引用的文学经典要适当进行拓展阅读,将文学典故与作品内容联系起来,挖掘作品的内涵。如《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被喻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那么就引导学生思考“维吉尔”是谁?他有什么成就?为什么这样评价法布尔?课后让学生找维吉尔的资料,连一连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学生更能深刻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
3.专题研究——赏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昆虫记》中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选择文字,发挥想象力,进入作品描写的世界,体会其文字之美。如:午饭的时候,黄蜂与芦蜂翩然来访,它们的目的,很明显的是来看看我的葡萄成熟没有。当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或诗歌创作。
读整本《昆虫记》,学生学会如何认识、区分和研究昆虫,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学会深度思考生命价值。因此教师要重视《昆虫记》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导和技巧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名著整本书导读编委会.昆虫记名著整本书导读[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