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的中职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明
  
明日
2022年32期
鞍山技师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00

【摘要】本篇文章依托于中职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论述怎样秉持着“教有所依、学以致用、学训互进、训赛溶合、以赛促教”的教育方式,实行“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品质。

【关键词】中职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五位一体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育符合生产岗位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技术培训工作及为祖国遴选技能型人才的重担。中等职业教育将对传统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封闭式的育人模式,转为以机关事业单位、中国公民个体和学校等多元主体的需要相互融合为宗旨的混合模式。在复杂多变的时代,唯有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改革,才可以适用市场的需求。

一、中职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现况

(一)教学课程与岗位要求相脱轨

中职教育“五个连接”中明确要求专业和产业、职业需求连接,核心课程内容和职业技能标准连接,但是由于中职学校教育和企业生产经营脱轨,造成孩子在学校已学不能给企业生产经营用到,主要表现为:学历提升学科的课程内容落后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学科的教学环节与公司的工作步骤不同步,学生从技校毕业后,公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其进行“二次教育”和上岗培训,方可以达到入职标准[1]。

(二)学历教育与拿证培训不相容

中职院校培育从业某一种职业的专业人才,但社会中却存有很多的职业技能认证拿证机构,原因就是学院的学历教育不能和拿证培训相融合、课程内容与拿证培训不相容、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不连接。

(三)课程建设与技能竞赛发生冲突

技能竞赛可以有效地促进专业成长,但是却斥资极大,有些中职学校甚至用牺牲基础教学为条件促进技能竞赛,导致舍本逐末的情况,原因就是中职学校传统的教学内容、训练科目与比赛的信息、项目无法同步,教学内容设定欠合理。

二、“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含义

应对于中职焊接加工专业,“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里的“岗”指焊接加工职位群,“证”指焊工初、中、高职业等级证书及焊工等级证,“课”指焊接加工专业课程设置,“训”指焊接技能学习项目,“赛”指各类焊接技能竞赛。“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是中等职业教育“五个连接”的明确具体,它是依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岗位要求,抓牢职业技能资格考证方向,对于接焊接技术赛事要求和项目,科学规范地设计课程设置,革新教学方法,完成“教有所依、学以致用、学训互进、训赛溶合、以赛促教”,能全面提高焊接加工人才培养品质的人才培养方案 。

三、“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和实施

(一)立足本职需求,进一步推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及文化水准的应用人才,符合生产一线的客观需求和自身的择业要求,促进生产力发展转型。展开中等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应着眼于岗位要求,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无缝连接,即学校所授应和社会生产力需要密切连接,因而,中职学校塑造学生的方法应和企业培养下属的方式大相径庭,防止学生从技校毕业后需企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展开“二次教育”方可入职的情况出现[2]。

为防止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相脱轨,中职学校需革新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教育部指出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意在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不断完善联合办学教书育人制度。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标准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创营地、合育人才,培育方式上体现为“工学交替”。“工学交替”在表达形式上有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培训工作更替完成,遵照“学以致用、校企融合”的理论依据,完成理论和实际互相检测、协作旋进的环节。“工”是指工作、实践与培训,需在学校或是企业完成;“学”是指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该工作还可以在学校或是企业完成。因而“工学交替”是指空间和时间里的更替,它不仅是真理的检测环节,也是知识提升的有效渠道。

(二)连接竞赛项目,有效落实“传帮带”教学方式

技能竞赛是提升和遴选技能型人才的高效方式,技能竞赛分数是专业办校成绩的关键标示。技能竞赛练习应由浅入深、打好基础、厚积而薄发。中职学校要将技能竞赛规范融进课堂,把赛事练习工作分解到课程内进行模块练习,使课堂练习的项目内容和技能竞赛的项目、信息高度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个性化教学,大力开展“传帮带”教学,产生优秀生推动学困生的稳步发展,培养赛事观念、精锐观念、工匠精神,使教学过程变成培养专业技能精锐的孵化器。

(三)连接全球技能大赛的要求,探寻中职焊接加工专业的教育改革

全国技能大赛(下称世赛)是行业中的方向标,我国在焊接新项目处在世界顶级位子,卫冕该项目全球冠军,这一夺得冠军经历为中职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优越的条件。因此,中职焊接加工专业可执行“世赛班”教育体制,完成课程与竞赛的紧密结合;连接世赛规范,将世赛的知识与技能融进课程,搭建核心课程新规范;剖析世赛新项目,将项目主要内容溶解到专业学习工作中,搭建对标世赛的课程设置,将世赛信息转换成教学内容;引进世赛评分标准,转换成课堂评价;将世赛队员的实践路径转换成常规教学方式[3]。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五位一体”的中职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加速中职学校的建立,让学生多样化发展,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可以为我国以及社会做出明显的奉献。

【参考文献】

[1]黄龙鹏.基于“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的中职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20(26):38-39.

[2]史来星.坚持以赛促教培养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策略与实施——以职业院校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中国培训,2019(08):53-54.

[3]郑兆巍.技工院校焊接加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研究——以镇江技师学院焊接专业发展为例[J].职业,2014(32):152-153.

【作者简介】

高明,男,汉族,辽宁鞍山人,本科学历,鞍山技师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焊接教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