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音乐课堂评价的探索
音乐学科的评价历来存在着以下特点:注重音乐知识,忽视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以终结性考核为主,忽视平时的评价;评价完全由老师掌握,体现不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评价手段单一,反映不出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如何使音乐课堂形成一个能力素质评价的客观环境?如何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合作愿望、协调能力等等体现出来?如何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发,为我们音乐教师指明了方向。《艺术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评价建议,提出了四个原则: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重视表现性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这四个原则,显示评价的方式、方法和主体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课堂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合理。我们必须适应形势,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用最优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人格素养。基于此,我在低年级进行了新的音乐课堂评价探索: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学习态度;评价方式采用专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以下是我的探索过程:
一、根据“坚持多主体评价”原则,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总评的多主体评价方式
具体做法是首先改变过去以老师为单一评价者的做法,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总评的多主体评价方式。我利用教材中附带的评价表,进行稍加改动,增减项目,作为音乐课堂评价工具,记录学生每一节音乐课的表现。
每一节课后都会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进行师评。老师就学生的情况写上简单的激励性的评语或盖印章,如“你的歌唱得真好”,“你举手真积极”,“你的节拍打得很准”,“你的表情很可爱”等等。到学期末再进行统计,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这些评价表使用以来,产生了以下的积极作用:
(1)学生会有一个课后反思,并对自己及他人进行评价,具有促进作用;(2)教师的评价具有鼓励性、肯定性,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3)评价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新的评价方式显示不少优点,但探索中也发现了一些弊端,例如:评价包含的内容不够具体、明显,学生评价时难免笼统;低年级小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差,做事情不易持久,当他们对评价表的操作习惯了以后,每次的自评和互评就会慢慢地变成应付式,评价的真实、客观性就会逐渐下降。
针对以上问题,我进行了评价的第二点探索:
二、根据“重视表现性评价”原则,进一步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对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评价必须围绕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等特点,符合音乐教学规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艺术课程标准》理念。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如低年级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所以低年级的音乐课堂评价更侧重于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通过评价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会更有利于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因此评价内容应该做到全面和可操作,注重学生的综合表现,根据“重视表现性评价”原则,我修改设计了新的评价表。
在原有评价表的基础上,增添了一张教师评价的辅助用表。此表与原评价表一起使用。此表会侧重孩子的课堂表现情况,也明确了评价内容和标准。例如评价内容有以下项目:唱歌、律动、表演、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等,也制定了评价标准:凡在课堂表现中得到规定数目的奖励,就会成为“音乐小明星”,并得到一张表扬信作为奖励。这两个表在继续实行的时候,收到了比原先的评价表更好的效果,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越来越高涨,上课纪律也越来越好。
三、根据“坚持素养导向”原则,做好综合性的总结评价
根据“坚持素养导向”原则,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避免过去的以考试成绩作为“一曲定乾坤”的量化评价,而要对该学生的音乐综合性素质进行质性评价。例如,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学生日常的表现,我会要求填写反映学生日常表现的大量原始数据,以此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基本依据。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对日常表现记录也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判断,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数据的累加,应该从多个渠道获得评价信息,例如学生参加校内校外活动比赛的相关资料,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以便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分析判断。此外,在评价中的交流与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促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进行互动,让学生们懂得学习音乐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差距和不足,树立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和观念,从而让学生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提高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促进音乐学习,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乐。无论如何,评价必须能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四、根据“坚持以评促学”原则,利用各种方式展现学生的评价结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经过上述三方面的运作,对学生的评价有了综合性的结果。如何对评价结果进行表达和使用,也是决定评价能否起到促进学习作用的关键。我重视在班级内进行鼓励性的宣传,将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制作成“音乐小明星”档案卡,贴在班级内的墙报栏上,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另外,创设各类表演平台,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例如举办音乐会,鼓励学生唱自己喜欢的歌,演奏拿手乐器,跳优美的舞蹈,尽情发挥各自的特长,充分展示自我。在积极向上的氛围里,学生树立了追求上进、积极努力的学习态度,激发了音乐的兴趣和天赋,学到了更多的知识,音乐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
在《艺术课程标准》指引下,音乐课堂更好地做到了教学合一,以教促学,以学验教。不断完善评价考核方式,使音乐评价真正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的规律,以科学性、素质性的评价达到激励、引导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目的,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