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幼儿园整体治理工作在党建引领下的开展
【摘要】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与管理能力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现代化和新时期幼儿园的内涵发展,同时也会对幼儿园的稳定和稳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此次突发公共健康事故,是对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和治理水平的一次考验,从整体上看,中国政府在危机管理方面的突破和应对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通过探索党建在幼儿园治理中的治理和治理理念的契合,通过开展卫生防控等工作,凸显其在幼儿园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幼儿园;党建;整体治理
这对发挥党建引领教育学校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这对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作用,抗击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重大风险,完善幼儿园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幼儿园治理的方向指引
整体性治理是缘起于对传统官僚制所造成的政府公共服务碎片化而提出的新型治理理论。整体性治理以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优势为治理理念,建立协调整合运行机制,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致力于实现满足公众公共服务需求的整体目标。整体性治理理论不仅为公共服务整体性供给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也为幼儿园治理的整体性建设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幼儿园行政架构与科层组织有诸多相同特征:内设机构纵向分层、横向分工,且分工相对独立,部门之间存在壁垒。幼儿园治理在条块体制中面临碎片化困境,主要表现在学校不同职能部门面对共同社会问题时各自为政、缺乏沟通、相互冲突等方面。面对疫情防控等跨部门协作性强的工作时,幼儿园治理中存在的此类困境更为突出。整体性治理旨在以集体行动策略为引领,努力将多元利益相关者紧密聚合在一起,推进稀缺资源的整体性配置,以期实现幼儿园治理整体效能最大化发挥和幼儿园师生发展需求最大化满足。因此,基于信任、整合、协调机制的整体性治理理论能够为幼儿园治理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重要的价值启示。
二、幼儿园治理的优化对策
(一)以党建工作为根基,筑牢共同思想基础
要达到幼儿园管理的现代化,必须培养其共同的观念和价值观念。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可以发挥思想引领、巩固共同思想根基、凝聚共识、协调各方的功能。一是要强化对党组织的统管。以党建为主导的幼儿园管理,其实质就是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整个管理全过程和各方面。幼儿园要发挥统筹兼顾的作用,各级党组织要发挥引领协调作用,而其它的管理机构要主动地服从党的领导,在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下参加社会管理。要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学管理,民主管理”的理念,不断健全以党建为主导的幼儿园管理体系。二是立足于先进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导向,必须培养全面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的管理观念,把“共建共治共享”这一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内化并应用于指导具体工作实践。要培育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把治理层级、职能部门和个人力量整合起来,才能达到整体治理,体现中国治理理念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合作性”。
(二)以协调整合为导向,创新全面治理机制
党建引领幼儿园治理的根本在于发挥好党管一切、协调各方的作用,在不同治理主体和层次之间构建张力和合力。一是完善纵横交错的协调体系。在纵向上,幼儿园各级党组织在学校层面进行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履行业务管理、院系压实贯彻执行、师生个体承担配合落实,实现分层式的治理体系和责任安排,确保以上率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还要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引导各部门克服只关注自身具体工作的事务性思维和习惯。在横向上,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格局中谋划部署幼儿园治理工作,实现幼儿园治理同国家、社会协调机制互联互补。这就要求幼儿园要主动融入区域化党建网络,依托党建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区域社会治理,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的联系,实现在资源、专业和业务领域上的互通互补互助。完善纵横交错的党建网络协调体系,有助于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真正推动工作部署精准落地。二是建立上下协同的协作机制。幼儿是幼儿园治理工作中最庞大的群体,幼儿的参与既培养了协商共治意识,又让幼儿园治理工作更加深入、精细。党委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等党群部门在“大思政”格局的推动下,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和社会组织参与共治的力量,能够更好地协调好疫情防控等突发事件中各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幼儿园可以借鉴基层治理实践中“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措施,探索试行党建引领下的“支部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即建立“学校党委抓总抓难,二级党组织抓大抓实,党支部抓小抓细”的三级上下协同的协作机制。按照幼儿家长意见的类别、程度进行分级处理,在不同治理主体和治理层次之间形成管理合力。
(三)以科技支撑为驱动,丰富治理手段方式
1.发挥幼儿园科技优势,提升治理手段
要推进软件升级,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充分利用党建的协调整合能力,横向整合幼儿园各部门事务,建立全覆盖、综合性的“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幼儿园事务线上一站式受理、办理、处置、反馈,丰富数据统计、综合调度和信息通知功能,为幼儿园治理工作提供更为及时的分析决策支持与贯彻执行辅助。要推进硬件升级,运用智能门禁、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记录师生工作学习和出入校门等信息,对师生设置合理权限,降低后勤工作成本,丰富幼儿园治理大数据,提升幼儿园安全管理能力。
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破除信息壁垒
要建立和提高幼儿园治理水平,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利用。要突破幼儿园内部的“孤岛”现象,建立统一的采集标准、实时变更、统一的核发口径,是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合力。要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加强对幼儿园内部党组织、幼儿、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等各方面的联系。建立了以学校党委为核心的幼教信息资料管理与服务平台,并与各相关单位合作,探讨如何将资讯资料运用于幼教工作,以解决由于部门分散而造成的“零散”现象。
【参考文献】
[1]康进泉.幼儿园工作治理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究[J]. 幼儿园教育管理,20219,(12).
[2]李海瑜.幼儿园党组织推进重大风险治理的基本逻辑遵循[J]. 思想教育研究,2020,(9).
[3]周薇.从管理到治理:幼儿园党建引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J]. 思想教育研究,2020,(5).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