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研究和探索

徐婷
  
明日
2022年44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11

【摘要】自我国改革放开以来,国家对教育事业一直高度重视,为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颁布了相关教育政策,其中“三全教育”理念的提出,为高校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指导。所谓“三全育人”理念主要从三部分入手,即全员、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的育人活动,理念指出,教育应当从多角度、多途径开展。当下,第二课堂活动便是以“三全理念”为基础诞生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式。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全面阐释了高校育人计划以及大学生培养相关要求。笔者将以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谈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开展第二课程成绩单制度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为民办高校第二课堂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三全育人;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

一、民办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价值意义

高校是开展党团工作的重地,是培养发展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组织。大学生活不同于高中,进入高校,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规律将被打破,学生的作息以及课程安排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在第一课堂中学生仅需要按照课业安排按时进行出勤,良好完成课程内容即可,除课业时间外,学生还有较多的时间,经历过竞争激烈的高考步入大学后,很多学生会选择窝在宿舍里虚度时间,难以接触到能够提升自我价值,发展理想信念的机会。针对以上现象,高校融入了“第二课堂”教学制度,进一步填补了“第一课堂”的空缺,是一项完整、多元的开放式课堂体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对减少学生日后就业负担有着积极的效果。另外,能够对接相关技能比赛,为学生提供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充实大学生生活,开阔学生眼界,发展学生思想工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三全育人理念下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践行育人的有效措施

(一)信息联动有效推动“三全育人”理念落实

三全育人以学生初入高校到毕业的时间轴为出发点,高校有着培养学生思政工作、综合素养的职责。现代化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提倡半开放式,为此当代大学生普遍具备多样化、特色化等特点,同时学生的发展,对高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第一课堂主要针对学生的课业成绩,课业成绩是学生获取学分的主要途径,同时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缺乏联系,导致学生对第二课堂不感兴趣或存在不了解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发展。为此,民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设如“到梦空间”、“学习通”等第二课堂软件,为学生提供信息交流以及活动发布的平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第二课堂。同时,高校可以在第二课堂中添加线上专业课程学习,不局限于本专业,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第二课堂软件中学习动漫制作、饮茶文化、国际贸易等课程,通过学时可以获取一定比例的学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二)强化民办高校建设第二课堂的力量

由于高校不同于高中或其他学段教学,步入高校生活的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为此高校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相关的专业理念,更多地是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专业相关技能,使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日后利用专业所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此,高校需要有较多的人力以及物力,投入到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活动中,比如,高校党团工作需要有专业负责人,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有相关专业的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技能活动等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以及设备做支撑。

同时,第二课堂的构建需要遵循学科、合理的原则,当前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呈现多元化,因此成绩单的制定需要针对学生参加的不同活动,划定不同的学分或其他奖励措施。部分大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存在更高的需求,为此高校需要定期进行调研,及时了解当前大学生的需求,实时更新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因材施教,丰富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内容

高校需要具备相关场所以及设备,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的传统项目,大多高校设有“报告厅”、“临时舞台”等硬件设备,而当前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单一,对于刚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学生或许对其充满好奇,而校园文化活动并未随着学生的成长而进行革新。为此,高校可以在第二课堂中发起“新青年——校园文化节”话题讨论,高校搜集整理学生的不同意见以及想法,可以定期开展专题“辩论赛”、“HR职场面试”、“校园党团学习之我见比赛”、“主题红色精神宣讲比赛”、“英雄联盟电竞比赛——主持人、玩家”等等,学生通过参加多彩的活动,放松学业压力。同时,高校可以在第二课堂建立专题目录,对于考研、考公的学生提供相关咨询指导服务,对于人际交往、心理焦虑的学生提供心理沙盘活动等,通过因材施教的形式满足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发展自我,成为综合型人才,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未来发展的理念以及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开展第二课程成绩单需要多方位进行思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为此高校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提前引导学生接触了解本专业社会岗位,引导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雪冰.论民办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现实难题与出路[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1):125-129.DOI:10.13787/j.cnki.43-1374/z.2022.01.032.

[2]袁惜语,黄建华,舒畅,蔡莉,周晏妃.新时代民办高校“三全育人”培养模式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1(13):66-67.DOI:10.19424/j.cnki.41-1372/d.2021.13.032.

[3]张书理,董勤.民办高校第二课堂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1,7(15):92-96.

[4]戎婷竹.民办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实践与创新[J].就业与保障,2020(22):145-14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