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幼儿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实施策略研究
【摘要】在国家提出要重点培养科学型、科技型人才的背景下,科学活动在幼儿园阶段逐渐展现出较强的功能价值,对培育幼儿良好科学思维,助力其形成优良科学素养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需践行游戏化育人思想,本着“做做玩玩学科学的战略思想”开展趣味性游戏活动,让整个科学活动更有魅力,促使幼儿在游戏体验中真正内化吸收基础的科学知识。本文主要分析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的现状,了解其有效实施的意义,并提出了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有效落地的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游戏化;实施策略
幼儿天性喜爱游戏,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将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就是通过游戏渗透科学知识,它既是一种活动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我园秉承“生活科学,历美激趣”的理念,在实践中探索,让幼儿像“做游戏”一样“快乐学科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认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一、明确游戏主题,构建科学区域活动
在科学游戏中,区域活动占据十分重要的支撑地位,是改善整个科学教育环境、提高整体育人成效的重要保障。在构建科学区域活动之前,教师需全面了解学前教育阶段对科学课程的规划要求,从幼儿的科学思维启蒙与能力培养要求角度深入考量,规范性地设置科学目标,明确具体的游戏主题,为接下来的科学区域活动有序开展和实施提供重要的思想导向。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磁铁是比较常见的事物,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到磁铁能吸引什么事物。基于此,教师可以明确游戏主题为“有趣的磁铁”,构建科学区域活动,让幼儿能切实了解磁铁的性质以及吸附的事物特点。具体的游戏构建如下:先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磁铁材料以及铁钉、塑料等其他材料,为游戏活动有序落实做好准备。之后引领幼儿在区域活动范围内,通过自主探究和观察总结磁铁的吸附特性,如在游戏中,幼儿手拿一个小磁铁,尝试吸附各种物质,会发现铁钉会被吸附,而塑料则不会,此时的幼儿会对游戏现象加以思考,并在游戏互动中总结磁铁的有关科学常识。在科学活动的支撑下,幼儿能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科学文化常识,也能对生活中的科学原理以及所展现的相关规律有所了解。
二、创设游戏情境,渲染科学活动氛围
就幼儿当前的科学思维和认知情况来看,现有的科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若是围绕基础内容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说教,将导致所搭建的科学互动比较枯燥,同时也给幼儿的科学思维启蒙以及探究能力建设造成一定阻碍。所以,教师需本着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的原则,合理地搭建游戏情境,进而渲染浓厚的科学氛围,让幼儿能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并在情境的有效依托下通过深入感知和联想,进一步提高对游戏主题内涵以及相关流程的掌握能力,以此促使幼儿在接下来的科学游戏体验过程中,能有效运用自身的思维基础和实践技巧,大胆地展开科学探索。
以“蜜蜂的秘密”这一游戏主题为例,为了让幼儿能对蜜蜂有关的科学常识加以了解,可以先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介绍与蜜蜂有关的科学资料。之后,设置趣味的游戏活动,通过绘画游戏开展,让幼儿在游戏中根据积累的常识,从卵—幼虫—蛹—成峰等几个阶段着手进行绘画,比赛谁画得又快又好,以此通过情境观察与绘画游戏体验,切实感受蜜蜂的生命成长历程。教师还可以围绕蜜蜂采蜜这一主题进行情境化构建,在幼儿在观看动画视频,能切实了解蜜蜂采蜜的原理后,设置趣味的“科学小课堂”游戏活动,让幼儿扮演蜜蜂,模仿蜜蜂采蜜过程,在模仿和扮演的游戏体验中感受科学。
三、开展提问游戏,促进科学思维发展
在科学游戏活动实践中,教师需本着有效启迪幼儿科学思维、梳理科学探究思路、提高科学探索深度的原则,规范性地开展提问游戏活动。通过问题的有效设置,帮助幼儿明确科学活动的探究方向和目标,给予幼儿正确的思想启蒙和学习指引,让幼儿在问题的有效启发下,进一步加深对有关科学内容的理解。在设置提问游戏时,可以科学构建问题情境,借助一定的故事素材进行问题导入,优化问题氛围,然后引领幼儿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其中蕴涵的问题,并根据自身积累的科学常识进行有效梳理和分析。
四、设置实验游戏,引领分组合作探究
在科学游戏实践中,教师需以寓教于乐思想为指导,开展趣味性的实验性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良好的游戏氛围下,借助丰富的材料和工具,围绕具体的实验主题展开探究和讨论,进而有效拓展幼儿的实验思维,促使幼儿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
以“种子发芽”这一科学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园内具备的种植园场地,并投放多元化的种植材料与工具,开展趣味性的实验游戏活动。先准备好黄豆种子,让幼儿先通过浸泡,让其发芽,之后将发了芽的黄豆种子种植在种植园区域环境中,然后引领幼儿以分组的方式对种植区域进行浇水,并关注种子的生长情况。在整个游戏中,幼儿可以独立地利用水桶、铁锹等种植工具,并观察探究黄豆生长的过程,通过实验游戏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五、开展生活化游戏,拓展科学游戏空间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积极参与到生活实践中,通过各项活动体验,积累更加丰富的科学文化常识与实践经验。例如,可以围绕“有趣的肥皂”这一主题设置生活化游戏活动。先为幼儿准备生活中常见的肥皂,设置奇妙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先摸摸肥皂,然后再加水揉搓,引导幼儿探究肥皂加水后揉搓为什么会有泡泡。同时,也可以利用肥皂设置趣味的泡泡机制造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对肥皂水进行稀释,然后制作成肥皂泡泡液,让幼儿能在生活中体会科学的魅力。除了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游戏活动,还可以在家中进行科学游戏。教师可以拓展科学空间,延伸至幼儿生活中,让家长带领幼儿积极参与家庭科学游戏,主动配合幼儿完成游戏实践。
让我们拥有一颗童心、一双童眼,和幼儿共同去体验“科学游戏化”,感受观察、发现、探索的快乐,收获更多的科学知识,共同行走在科学探究的大道上!
【参考文献】
[1]林建珍.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中的材料投放策略[J].新课程,2021(42):201.
[2]洪碧玉.探究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2021(2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