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课程思政体系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换言之,大学英语教学既肩负着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使命,也肩负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用英语理解和阐释中国文化能力的使命。大多数应用型专业本科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课程思政改革。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既是挑战,也是使命。下文从指导思想和行动策略两个方面论述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思路。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思路
第一,立足实际,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生英语水平不高,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既不能盲目照搬双一流高校的做法,也不能简单复制英语专业的经验,要立足校情学情。立足学生英语水平不高这个实际情况,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应选择中低难度的课程思政素材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切忌不考虑实际,盲目照搬。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升英语能力,在知行合一的学习实践中实现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
第二,以课程为基础,挖掘相关思政元素。任何话语和语篇都包涵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大学英语教学的各环节中,除了在词汇、句子、语篇等层面尽量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外,还要结合学习的主题和内容自然融入一些相关的思政元素,不论是以文字呈现还是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避免引入的思政元素与学习主题毫不相干的“两张皮”的情况。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而言,要在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言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改革的目的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学生需求。下文具体论述之。
第一,服务国家战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首要目就是服务国家战略。就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而言,培养坚定“四个自信”,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深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的新时代人才。
第二,服务学生需求。大学英语不仅是公共课,而且也是通识课。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一般又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学术英语和跨文化交际四个模块,供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选用。相对于服务国家战略的宏观目的,微观上讲,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要目就是服务学生需求。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要满足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会通中外文明文化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国外文化艺术时坚定“四个自信”。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
课程思政改革是新时代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教育创新与探索。下文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探讨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协同合作、组织保障与激励机制。学校层面应打通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堵点,在协同合作、组织保障和激励机制上做好顶层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牵头,教务处、二级学院、系部教研室和教师之间有效协作,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避免“一刀切”“瞎指挥”和“单兵作战”。教学大纲更新、教材选择、评价体系改革等都离不开组织保障,否则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如同空中楼阁。此外,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没有好的激励机制,就无法调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参与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上,要找典型、树标杆和交流推广经验,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选拔干部和年度考核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做到写进文件,量化标准,执行到位。同时,列出“发面清单”,赏罚分明,形成人人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的良好局面。
第二,教师应胸怀家国,求变求新,与时俱进。教师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第一主体,其思政认知水平、思政理论修养、思政育人理念和思政育人能力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成败与效果。在应用型本科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需要教师胸怀家国,求变求新,与时俱进。以教师为主体,打造课程特质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从思政元素融合层面看,一方面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出发,另一方面要从大学英语专业性出发,深度挖掘自身的思政元素,实现二者的向心与融合。大学英语属于显性教育,如何将隐性的课程思政内容以内隐性的方式融入显性的专业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因此,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支撑的教学体系,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做到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此外,教师要积极改革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立足实际,对标《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形成科学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体系。同时,教师要加强协作,切忌“单打独斗”,并加强继续教育,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三、结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以服务于国家战略,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和培养人才为目标,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一个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为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新时代特点的新时期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考核体系,以达到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潜移默化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龚玲莉.谈应用型高校建设英语在线课程的必要性及建议[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4):161-162,166.
[2]陈毅平,秦学信.大学英语文化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3]蒋婷婷.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模式建构[J]. 丽水学院学报,2019,41(6):121-124.
[4]孙孟嘉,刘昕. 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无缝对接"问题研究[J]. 戏剧之家,2019(12):159-160.
[5]李倩,严艳,陈琰,等. 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4):71-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