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煤矿工作面三维槽波地震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

苗海周 何良 王坤 赵壁
  
石油化工建设·科技论坛
2023年7期
1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 山西 长治 046102 2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湖北 武汉 430074 234西安中地博睿探测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煤矿地震是指由于煤与岩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地震活动。地震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对于预测和防范煤矿地震事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煤矿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获取到的地震数据越来越丰富。然而,这些数据通常呈现为二维图像或表格形式,难以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方法,将煤矿工作面的三维槽波地震数据可视化,并设计了相应的交互功能,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震数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亲身体验煤矿地震的情景,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震数据的特点和变化。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煤矿工作面;三维槽波;地震数据;可视化;交互设计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多感官交互式体验,将用户置身于模拟的虚拟环境中,并实现对该环境的沉浸感和真实感。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输入和输出设备,模拟真实环境的外观、声音、触感等要素,使用户能够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和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仿真培训、医疗、建筑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用户带来更真实、更沉浸式的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是创建和呈现逼真且交互性强的虚拟环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1.13D建模与渲染

通过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将虚拟环境中的物体、场景等进行建模和渲染,使其具备逼真的外观。

1.2追踪与定位

通过传感器技术,实时追踪用户的头部、手部等位置和姿态,从而实现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自由移动和操作。

1.3多通道显示与声音

利用头戴式显示器、立体声耳机等设备,提供高品质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增强用户对虚拟环境的沉浸感。

1.4触觉反馈

通过触觉设备如手柄、手套等,模拟物体的触感和力度,使用户能够与虚拟环境中的物体进行交互,并获得触觉反馈。

1.5实时交互与控制

通过交互设备如手柄、手势识别等,实现用户对虚拟环境的实时控制和操作,增加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互动性。

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煤矿工作面三维槽波地震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

2.1相关方法概述

在地震数据可视化方面,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其中,基于二维图像的地震数据可视化方法主要集中在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分布展示上,但缺乏对地震数据三维特征的直观表达。而基于三维模型的地震数据可视化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专业技术支持,不适用于普通用户。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地震数据可视化带来了新的机会,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亲身体验煤矿地震的情景,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震数据的特点和变化。本文采用Unity3D引擎进行虚拟现实场景的构建,并通过编写脚本实现地震数据的导入和可视化。首先,将煤矿工作面的地震数据转换为三维模型,并根据地震数据的振幅和频率信息对模型进行着色。然后,将模型导入Unity3D引擎中,创建虚拟现实场景,并设计相应的交互功能,如缩放、旋转和移动等。最后,用户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如头戴式显示器和手柄,进入虚拟现实场景,亲身体验地震数据。

2.2煤矿地震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首先,介绍了煤矿地震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传感器布置、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等方面。然后,对获取到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滤波和采样等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2.3虚拟现实场景的构建与模型导入

本文采用Unity3D引擎构建虚拟现实场景,包括地下煤矿工作面的三维模型、设备模型和用户交互界面等。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转换为三维模型,并根据振幅和频率信息为模型着色,以反映地震数据的特征。

2.4交互功能设计与实现

为了提高用户对地震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文设计了多种交互功能,包括缩放、旋转和移动等。通过手柄等虚拟现实设备,用户可以自由调整视角、放大缩小模型,并观察地震数据的变化趋势。

2.5地震数据可视化与分析

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用户可以直观地观察地震数据的三维特征,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地震时间帧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交互操作,用户可以获取更多地震数据的相关信息,如震源位置、震级大小等。

三、结果与讨论

3.1地震数据可视化效果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地震数据的三维特征,并进行交互操作以获取更多信息。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用户可以自由调整视角、放大缩小模型,并通过手柄进行模型的旋转和平移操作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本文所设计的地震数据可视化方法能够更直观地表达地震数据的特征和变化。用户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可以亲身体验地震情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地震数据。

3.2用户反馈与评价

本文在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用户测试和评价,大部分用户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地震数据可视化表示出了兴趣和满意。他们认为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震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风险。此外,用户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地震时间帧来观察地震数据的变化趋势。通过与传统的地震数据呈现形式进行比较,本文方法能够更好地表达地震数据的特征和变化。

3.3数据处理与算法优化

当前,地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还存在一些技术挑战,如数据处理速度和算法准确性等方面。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算法,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4设备成本与普及性

虚拟现实设备的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其在煤矿行业的普及应用。今后的研究可以探索更便宜和易于使用的虚拟现实设备,以降低成本并推动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

总结: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煤矿工作面三维槽波地震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地震数据的三维特征,并进行交互操作以获取更多信息。然而,本文方法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挑战和局限性,如数据处理和设备成本等方面。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算法和改进设备,以提高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地震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效果,并推动其在煤矿地震监测与预警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洋.煤矿工作面三维槽波地震数据处理与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9.

[2]李明,赵建刚,高昊.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地震数据可视化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8,38(3):167-174.

[3]袁涛,张宏博.虚拟现实技术在地震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J].地震地质,2020,42(2):191-19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