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反盗油预防和治理管理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走高,盗油分子日益猖獗,盗油规模也日益扩大,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本文充分认识到“减少被盗损失就是增加效益”“维护油区治安就是保护自身利益”的深刻内涵,从油区治安治理的现状入手展开分析,从落实责任制、盗油防范、法制教育以及油地共建等方面,探讨了高页岩产油治安管理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平安示范区;防盗护油;形势;对策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多次就中国石油和中国石油相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就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弘扬石油精神等各方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随着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受巨大经济利益驱使,在国内其它油区范围内,不法分子频频作案,盗窃原油,破坏油田生产设施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秩序和油区安宁。作为陆相页岩油示范区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维护油田利益,防止油气资源流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油田防盗护油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油田原油盗窃案件发案率呈上升趋势,防盗护油面临严峻形势
近年来,随着高油价的利益诱惑,国内各大油田涉油盗窃发案率呈现快速明显上升趋势,高发态势,非法盗窃、倒卖、炼制原油的行为屡禁不止,已经严重危害国家油气资源安全和油气田的生产秩序,而且极其容易引发公共安全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例如,黑龙江一大型油田仅2023年以来,发生侵害油田案件319起,涉案犯罪嫌疑人814人,涉油窝点151处,涉油车辆629台,被盗原油3726.18吨,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
(二)盗油手段方式的日趋隐蔽化专业化,防盗护油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各油田综合运用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加强防盗护油的监控和防范,增加了盗油的难度,减少了盗油的风险,油田盗油分子的手段因此变得更加隐蔽更加专业。首先盗油“团伙化”“一条龙”特征明显。对盗油油案件分析,3人以上盗窃团伙作案占比70%,成员分工明确,“盗、囤、运、销”都有专人负责,专门包一片管一段,组织非常严密。其次,盗油作案手段方式不断更新演变。例如:开井盗油十分嚣张,关停油井,开始“憋油”,溜道望风,机会成熟,操控盗油车,将油井阀门打开,将管道伸入盗油车辆盗取原油,盗窃时间很短。
二、国内油田盗油案件调查剖析与警示
1.案件的发案率较高。在油田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其生产设备大多分布在野外,并且生产过程中管理难度较高,油田侵害的目标范围较为广泛。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原油、设备等有价值的物品,都会成为犯罪分子的偷盗目标。
2.犯罪方式多样化发展。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工具类型的增多,通讯技术的发展,盗油分子的犯罪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偷盗技术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当中,犯罪分子的通讯设备、交通工具与作案工具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
3.打击控制难度较大。油田企业管理范围广、面积大、工作区域分布广泛,油井等设施分布偏远分散,给集中管理以及油田保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这一时机进行涉油违法犯罪行为。
三、油田防盗护油工作有效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三级责任”,为防盗护油保驾护航
强化组织领导是做好防盗护油工作的根本保证,油田作业区应该按照管理层、中层和基层,分三个层级明确防盗护油的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岗位和责任人。在管理层设立防盗护油领导小组作为第一层级,执行董事(或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油区治安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负责贯彻执行上级工作指示和要求,组织评估本油区风险隐患,制定落实应对方案和制度,监督下属部门单位防盗护油职责履行情况。治安保卫部门牵头组织生产、安全、经营、监督部门形成防盗护油第二层级,执行领导层的交办的工作事项,分析研判油区存在盗油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管控措施,监督基层单位落实防盗油的制度和措施落实,做好突发盗油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推进防盗油“三防”措施创新提升工作。基层单位和班组共同作为第三层级,单位负责人和班组长是防盗护油第一责任人,在本油区内负责落实防盗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隐患风险的排查化解,突发盗油事件的应急处理,技术措施创新的实施。总之,防盗护油三个层级各自履行职责,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共同推动工作,确保油区治安保卫工作有效开展。
(二)创新巡检模式,实行“三看三巡”制度,发挥人防基础性作用
在油区强化巡查检查,对防止盗油分子盗取原油有重要作用。应该通过不断创新巡检护卫模式,提高在重要区域、路段的巡防查堵力度,提高打击涉油违法犯罪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可以在巡检推行“三看三巡”制度。“三看”主要看设备、看车辆、看风险:看设备主要是看油井、储油罐、油管线等设施设备是否有被破坏的迹象;看车辆是加强机动三轮、老式面包车、越野车、箱式货车等易隐藏原油车辆的检查力度,不放过任何可疑车辆;看风险是仔细观测油区的周围环境,有无存在盗、储、运原油的情况发生或可疑情况。推行“三巡”工作法,总体思路是根据油区排查、重点设施、易被盗油井分布等关键因素,区分不同的等级等级开展巡逻,将整个油区划分为重点巡护区域、一般巡护区域、安全区域三个责任区域,有侧重地开展巡逻工作,区域巡逻等级水平可定期调换,最大限度地实现交叉巡逻模式,从而压缩盗油分子作案时间,有力的保障了油田安全。
(三)发挥技防功能,抓实科技“站岗”作用,发挥技防主导作用
目前,各油田把重要精力放在技术防盗上,原油生产、拉运、交接、计量、检验、存储、销售等关键环节中大都安装了技术防控设备,进行时时监控,保障每一个环节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各位油区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在油区井站、联合站、输油干线、油罐车上安装防盗报警、卫星定位和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对盗油事件和盗油分子进行监控、检测、追踪并治理,最大可能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盗油行为发现早、事故处理快。在油区计量站、联合站、单井罐、卸油台以及重点路口都安装高清视频监控;拉运原油的车辆安装了GPS定位终端、称重传感器、视频监控;地磅房安装了道闸系统、视频监控;在储油罐安装了数字化液位计,报警系统等高科技措施。当下关键是要最大限度、尽最大可能地用好这些高新科技手段,发挥内部治安防范的网络化功能,提高治安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案件发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油区“防盗护油”虽然面对着较为艰难的工作形势、较为艰巨的任务、较为艰辛的应对,但是综治保卫工作人员应该依法保护油田的每一滴油,有效的降低发案几率,注重构建健全的油田治安防控体系,确保油田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