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及实施路径
——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出版,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着力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中学生。在课程目标设置中,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作为新课标中拓展型任务群之一,应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制定阅读计划,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当前的整本书教学,已经进行了系列课程设计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为考试而教的现状,本文以《西游记》为例,基于新课标,做了以下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整本书阅读教学;《西游记》
2022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整本书阅读作为学习任务群中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因此,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活动设计背景
(一)《西游记》解读
《西游记》作为古典长篇四大小说之一,影响了一代代人。《西游记》就是以“唐僧取经”历史事件为蓝本,经过艺术加工反映明代社会现实的一部志怪小说。全书共100回,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回):为全书的序幕,讲孙悟空的出世、学道,大闹龙宫、地府、天宫,直至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重点是“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集中表现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为后来随唐僧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
第二部分(8~12回):这部分主要起过渡和连接的作用,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经的缘由。
第三部分(13~100回):写孙悟空在猪八戒、沙僧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克服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返回东土。这部分是全书的重点。
这部小说中故事充满着奇幻色彩,情节曲折离奇,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三借芭蕉扇等深入人心。其次,小说中的艺术形象个性鲜明,里面的艺术形象有人、妖、仙三类,作者刻画这些形象活灵活现,一个个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鲁迅评价其“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尤其是孙悟空这一形象,从猴性十足不断完善到最后成为“斗战胜佛”,充满令人过目不忘的趣味。再次,《西游记》中有着丰富的多元文化,内容处处透出儒释道等文化思想的影响,包含了许多的传统文化。
新课标中指出,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因此,对于当今的初中生来说,地位不言而喻。
(二)学生学情
学生在小学时完成了青少版的《西游记》的阅读,看过《西游记》的相关影视作品,对于《西游记》中的斩妖除魔的情节较为熟悉,因此容易忽略孙悟空的成长足迹,以及在斩妖除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与成长,容易忽略小说的主题,对于整本书阅读流于肤浅。再加上考试的题型难度也不大,学生即使没有看完整本书原著,也可以答上一二,加之《西游记》语言文白夹杂,给学生读原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以任务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我们的西游记整本书教学设计重点放在自主阅读活动任务的设计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聚焦核心知识,设计大任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建立读书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
(一)准备工作
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计划,推荐阅读的版本,将全班分成5-8个阅读小组,每组约6-8个人。
(二)设置情境与布置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任务一】
你和朋友创办“西游主题餐厅”,为此,你们要完成以下准备:
准备一:从《西游记》师徒四人中选择一个人物,再从书中选择一个与他相关的场景,作为这个餐厅的“主题”——需引入注目、特色鲜明。
(1)为了获得投资,你们必须向投资商清晰解释你们作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2)围绕你们的“主题”,为餐厅取名——一个过目难忘、响亮易记的招牌非常重要!
以上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不少于600字。
【任务二】
主题餐厅开始装修,环绕餐厅的背景墙将有怎样的设计?
1.为餐厅的主题人物绘制人生轨迹图,并记录其人生轨迹的重要节点。
2.这幅图的开端,显示这个人物西游前的初始状态(身世、能力、武器、最初性格、人生追求等);这幅图的结束,则是这个人物最后的变化(性格、情感、信仰等)。
3.这面墙,还可以画上和这个人物相关的一些故事、场景等,你们会如何设计?
以上任务为个体任务,独立完成。
这两个任务有一个共同点,设定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学生对《西游记》有整体的认知。要创办主题餐厅,首先要通读全书,对于书中的主要人物有基本的了解。通过选择场景、为餐厅取名字、绘制餐厅主题人物的人生轨迹图,又需要逐步深入到书中找寻人物的出处及情节。学生们在进行餐厅名字的设计时,进行了小组讨论,出现了以下的一些富有《西游记》特色的名字,如“高老庄农家乐”“御用蟠桃苑”“七十二煸”“盘飧泉”“女儿国餐厅”等等。任务二的第二个问题,希望学生能够梳理《西游记》中的人物西游前后人物的变化,学生们在选择人物的时候,大多选择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位主要形象。每一个人物的梳理都需要学生深入把握整本书的情节。优秀成果如下图:
【任务三】
现在,要设计一本精美的菜谱啦!这本菜谱里至少有10样菜,包括冷菜、热菜、地方特色菜、主食、甜点、汤羹等。
1.菜名要与《西游记》中的某个场景相关,并解释章节出处。
2.一本完整的菜谱还包括封面封底、每样菜的价钱,图文并茂、引人食欲。
3.以主题人物的口吻,写一段文字重点推荐其中一种菜。
新课标提出课程目标应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其中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及审美创造的培养。《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从设计到导读到推进课,围绕着学生的活动进行展开和推进。既要让学生对整本书有整体把握,也有对细节的一些落实。在这个任务中,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菜谱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结合《西游记》整本书产生了一些独具自己餐厅特色的菜谱,如:铁扇包饭(出自《三打白骨精》中的芭蕉扇)、羊力大仙(出自车迟国中的羊力大仙。鲜美多汁的羊肉配上特制酱汁,神级美味。)、瓜果山(出自“花果山”,是一道有丰富水果的拼盘。)、豆战胜佛(谐音“斗战胜佛”,食材为高压锅焖黄豆)、龙凤髓(拌猪软骨)、如意金箍串(香烤羊肉串)等等。从这些菜名的拟定到他们采用的食材,考虑到了书中的情节,培养了学生审美创造的能力与思维能力。
【任务四】
餐厅择日正式开张,届时将举办隆重的主题活动“古今西游”——西游人物化装晚会。
1.写一封信给你们的老师,邀请他参加晚会,请他装扮成《西游记》中的一位人物,理由充分、说服力强、言辞得体。
2.假设吴承恩穿越到来,大家请他谈谈他的创作意图,请将他的话记录下来,制作成视频采访。
3.广州是国际大都市,一批外国友人也来到晚会现场,你们将向他们介绍《西游记》。请从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角度阐释“西游文化”的影响,以及当代世界可从中汲取的营养。可小组合作拍摄视频。
(1为个体任务,独立完成,不少于600字。2、3为小组任务,合作完成。)
新课标中教学提示提出,整本书阅读可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任务四写邀请函、采访作者、合作拍摄视频等多种形式,根据开展读书活动的需要,提供写作、展示的平台。这一任务算是整个项目化任务中的高阶。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显。整本书阅读不仅对学生的语言素养发展有帮助,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有重要价值。从邀请函的写作到采访作者制成视频采访,再到拍摄视频向外国友人介绍“西游文化”,能落实新课标中提升学生文化自信、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等一系列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阅读评价
新课标指出,“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在《西游记》任务单推进的过程中,设计了以下评价量表(部分):
当然,此次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不太完善,学生在小组合作、汇报的过程中,较多的是小组之间相互评价,老师的适时引导及点评,以何种形式进行整本书阅读终结性评价有待补充。在日后的整本书教学中需要进行进一步地探索、改进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功夫在课外:致“整本书阅读上海论坛”的一封信[J].语文学习,2018(1):26-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赵岩.基于专题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以七年级《西游记》阅读教学为例[J]中国教师,2017(14):41-44.
[4]王跃平.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以《西游记》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9(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