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亲亲小番茄”为例浅谈小班幼儿自然角种养活动的开展

凌丽萍
  
启迪·上旬刊
2023年1期
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小西红柿又叫圣女果,它的果实形小如樱桃,故名樱桃小番茄。小番茄是幼儿下午常吃的一种水果,他们一边吃一边观察讨论,于是围绕幼儿的兴趣,小番茄种植活动正式开启。小番茄里面的是种子吗?能种出种子吗?它们需要怎样的水分和阳光?这是小番茄苗还是杂草呢?没有长出果实是什么原因呢?在种植中幼儿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以问题为导向,教师做好支架作用,鼓励幼儿做好种养计划,引导幼儿在观察、探究、管理中快乐学习。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然角;种养活动

一、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开展种植活动

小班幼儿天生好问,爱观察,对于一个破损的小番茄他们想到了很多,也提出了很多疑问。我们正好抓住这个教育契机,给他们时间、空间去探索、讨论,引导幼儿开展小番茄自主种植活动。

如“亲亲小番茄”的活动源起是午点中的一次偶然事件。今天的水果是小番茄,孩子们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安静的教室,希希说:“老师,果果把我的小番茄踩扁了。”希希说:“怎么办?破了都不能吃了。”玚玚说:“丢垃圾桶吧。”希希说:“好浪费啊,奶奶说不能浪费食物的。”“可是坏的东西会吃坏肚子的。”孩子们开始讨论起来,这时轩轩兴奋地跳了起来说:“要不把它种起来,等结出新的番茄来。”“对呀,我们把它种起来吧!”“怎么种啊?”……孩子为自己的想法感到雀跃,于是“种小番茄”在孩子们的讨论中诞生了。

二、做好支架作用,引导幼儿的观察、探索,支持幼儿的体验

“亲亲小番茄”的活动是孩子们由一个“受伤”的番茄而发起的种植活动。整个活动我们成为观察者,支持者,我们不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自己去不断地改善种植行为。孩子们在自主管理番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问题,“番茄怎么种,种什么?”“番茄去哪里了?”“拔掉的草丢哪里呢?”“番茄怎么没长出来?”“我们的拔草方法对吗?”我们跟幼儿一起收集种植工具,拜访有种植经验的家长奶奶,观看科普视频,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去探索、亲历小番茄种植的每个环节。

如在“亲亲小番茄”的活动抓住幼儿兴趣的同时,老师鼓励幼儿及时观察,组织幼儿进行第二次讨论,找到种子,种下小番茄。“怎么种呢?”果果捧着番茄发出了疑问。“把番茄埋进土里就可以了吧?”天天说。乐乐马上否决:“不行不行,长不出来的。”轩轩说:“要把种子种下去,就像上次种香菜一样。”他们的小脑瓜开始不停地回想种香菜的步骤,孩子们的记忆力还真是惊人。于是,大家认真地观察着,很快他们都发现了一粒粒的籽,它们分布在番茄心的周围。果果认真地看着番茄,指着那些籽说:“看,这些就是籽,我们把这些籽挤进土里就可以了。”小番茄的器皿找到了,以小组为单位,他们拿着小铲子到花园里挖来了泥土。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拿着番茄,把里面的籽挤到了泥土里,然后他们又认真地把土盖好,浇上一点点水。从此小番茄成了我们种养的是一员,孩子们又多了一份甜蜜的小负担。

三、生成与预设相结合,做好种植计划

“亲亲小番茄”的种植活动是幼儿由一个破损的番茄生成的种植活动,是基于幼儿兴趣跟需要生成的活动。但是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老师“心中有数”,心中有《指南》,明确幼儿的认知特点、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梳理幼儿的需求;心中有框架,在“亲亲小番茄”的种植活动,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种植、观察,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动动手中体验亲自种植的快乐;心中有观念,种植活动的意义在于观察、体验,而不是结果。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的种植经验几乎为零,在种植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本次活动我们预设了两种情境,一是种植成功,那么接下来将把我们的番茄移栽到种植地进一步种植观察,二是种植失败,我们将引导幼儿总结经验,中班的时候继续进行小番茄种植活动。孩子们在亲历种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又生成了一系列活动,这就需要老师在重视生成活动的同时,帮助幼儿一起做好种养计划。

情境一:寻找小番茄,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种养区的小番茄慢慢地发芽了,一天,乐乐说:“我奶奶说番茄需要阳光的,不能一直放在室内,长不大的,我们把它们搬到外面去吧!”于是几个小朋友合作把几个装着番茄的白箱子放到了室外,可是,放在外面的番茄被大家彻底遗忘了。有一天,安迪在教室外面的花坛边找到了小番茄,它正在被太阳暴晒着,小小的苗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大。孩子们蹲下来观看小番茄,有的说:“小番茄你还好吗?”安迪指着小番茄说:“你看它的土都裂开了,它肯定要渴死了。”乐乐说:“我们快给它浇点水吧!”思思打来了一盆水,她一边浇水一边说:“对不起啊小番茄,都怪我们把你忘了。”重新找到番茄,孩子们很高兴,他们更用心了,特别是安迪小朋友,每天回家前,他都要去种植区看看番茄有没有被搬回来。

渐渐地,一些孩子在浇水的时候也学会了先看看小番茄里的土是不是干的,如果是干的,他们会给小番茄浇水,如果土是湿的,肯定有小朋友已经浇过水了,他们只看看,和小番茄打个招呼就可以了,周而复始,孩子们都慢慢掌握了浇水的诀窍。

情境二:我为小番茄除除草,留下了小小的隐患。

番茄越长越大,白色的泡沫箱已经装不下番茄宝宝了,乐乐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么多小番茄宝宝在一个箱子里,等小番茄长出来了,就住不下了啊。”安迪也说:“对啊,箱子太小了,长不出小番茄宝宝了。”这可怎么办呀?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换个大箱子,有的小朋友说把小番茄种到花坛里。果果说:“可以种到种植地去。”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把番茄移栽到种植地去。一天午后散步,我们又来到种植地和番茄宝宝打招呼。天天指着种植地上的杂草说:“这是什么啊?不是番茄啊。”思思说:“是野草,我们把它们拔掉吧。”于是大家都开始给番茄宝宝除草了,孩子们都非常投入,有的小朋友把草连根拔起,有的小朋友像摘菜一样把草采了下来,一下子把种植地的野草拔掉了。烨烨说:“好多草啊,丢哪里呢?”这时果果指着远处的饲养区说:“我们把草喂给小兔子吃吧。”思思说:“对啊,不要丢垃圾箱里,去给小兔子吃。”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他们手里紧紧地抓着自己拔的草,飞快地向饲养区跑去。果果喊道:”小兔子,我们来给你送好吃的青草啦。“轩轩也说:“小兔子,这是我给你拔的草哦。”孩子们一边和小兔子打招呼,一边喂小兔子,开心极了。

情境三:第三次讨论,意识到种植失败的原因,新的种植扬帆起航。

收获的季节到了,孩子们来到种植地,他们看到隔壁地上哥哥姐姐们种的番茄结果了,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已经红了。但是我们的种植地却没有长出一个小番茄来,取而代之的是疯长的野草。怎么回事呢?大家都很沮丧。天天说:“我们明明把草都拔了呀。”安迪马上说:“我肯定拔干净的,我把泥都拔出来了。”思思低着头说:“我好像没把泥拔出来。孩子们有点不明白了,轩轩急切地问:“老师,怎么回事啊?”我说:“你们想想,你们给小番茄拔草的时候有没有连根拔起啊?安迪把泥都带出来了,肯定是连根拔起了,那么这些野草就不会长了,根没有拔掉的话,野草还是会从土里长出来的哦。”

原来呀,孩子们在拔草的时候,很多都没有连根拔起,所以很快杂草又长了出来,夏天到了,野草长得特别快,吸收了土里的营养,挡住了小番茄的阳光,番茄长不大了。这回孩子们都明白了,他们重新兴致勃勃,大家一致决定下学期要继续种小番茄,这回他们更加期待,信心十足。

孩子们参与种植活动也是一个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我们鼓励幼儿亲自探索,体验成功与失败,重视活动的连续性,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观察、记录、发现、探索,亲历种养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奇妙。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