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词汇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译林版五年级下册 Unit7为例

史晓晴
  
启迪·上旬刊
2024年6期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 江苏 苏州 2152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英语学习无法忽视的重要一环。但词汇教学很长时间都采用传统的“背默”形式,学生缺乏对词汇的深度理解,也无法将词汇和语境联系起来。基于此,本文以译林版五年级下册 Unit7为例,探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词汇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策略,分享了相关的实践案例,希望能为一线教师带来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跨学科学习

词汇是语言中所有单词和固定短语的综合,英语词汇的积累、夯实与记忆程度对学生语言运用及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将词汇学习归结为“语言知识”板块,并要求教师应结合具体的主题,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活动,理解和运用各种与主题相关的词汇,打破音、形、义的“死记式”单词学习束缚。对此,英语教师可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探究和运用相关词汇,实现对词汇的深度理解和语义运用,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接下来,本文将以译林版五年级下册Uint7 Chinese festivals的单元词汇为例,探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词汇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Unit7 Chinese festivals单元内容及词汇特点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展开,单元大主题为“Love Chinese culture”。围绕这一大主题,单元下设四个小主题,分别为“什么是中国节日”“如何谈论中国节日”“为什么要了解中国节日文化”以及“如何做中国文化传播者”四个方面。围绕这些主题,单元产生了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等相关词汇,“When is the...? It’s in ...”“What do people do at this festival? They usually...”等句型结构。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所学词汇的意思,还应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节日情境中,体会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基于此,教师围绕本单元的词汇及内容特点,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词汇教学目标:

二、Unit7 Chinese festivals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任务设计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所指出的,不论是跨学科还是项目式学习,实施者都应该围绕具体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主题情境下,才能发挥这一学习方法的优势。基于此,围绕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单元内容,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商议,将此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定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交流使者”,并围绕词汇学习的具体目标,设计了“作为一名中华文化交流使者,你如何向来校参观的美国Smith夫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的驱动性问题。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程度的语言组织、实践操作等能力,故此在主题和情境之下,教师融合语文、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了如表2所示的词汇学习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任务群。

三、Unit7 Chinese festivals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任务实施

(一)以生为核,共议目标与内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语词汇教学都以教师“教”为核心,通常教师只是粗浅地带领学生读一读便让学生自主背默。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极大的弊端,即词汇学习脱离现实语境,学生“死记硬背”后很快便会忘记。虽然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通过不断循环加深,对词汇的记忆会不断加强。但这种过程却极为枯燥,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对词汇的综合运用也极为不利。故此,在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时候,英语词汇学习应以学生“学”为核心,一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二是要让学生了解词汇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词汇学习的主动性。

如上述的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实践中,教师在制定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目标之前,先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了学生日常词汇学习的方法,了解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主动性,以及他们对词汇学习需求与想法(如图1)。通过这种问卷填写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感受自己有被尊重,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通过填写问卷的内容来了解英语词汇学习的价值意义,激发他们学习词汇的主动性。在问卷填写结束了以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填写情况,制定了本单元词汇学习的目标,并在正式开展活动之前公布目标,要求学生对目标进行思考,确认目标的可行性。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意见,酌情对学习目标进行修改。最后,围绕目标设计驱动性问题——你如何向来校参观的美国Smith夫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以此来反向驱动学生学习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二)以组为团,共克困难与问题

“读书无意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习本身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获得成长。但是在跨学科项目学习活动中,由于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探究词义,完成项目任务。在这过程中,综合能力本身就比较强的学生完成起来会比较轻松,而综合能力本身比较弱的学生完成起来就比较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能力的特点,将学生分设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协同合作。

比如在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词汇学习中,A小组共有6名学生,他们有的英语基础比较强,已经能够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则比较弱,仅能使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表达。教师根据学生这一情况,将学生分成了两个组中组,一组是英语基础比较强的小组,一组是英语基础比较弱的小组。要求两组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互相协作,完成词义探究和宣传海报制作。教师提供不同难度的词汇表(如表3),供不同小组的学生参考。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小组互评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词汇表中的词汇含义,尝试运用这些词汇来表达自己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查找更多与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通过这样的协作探究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共同解决困难和问题,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词汇。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以演为渠,共绎情境与内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旨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在跨学科项目式词汇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语境中运用词汇,加深对词汇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在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词汇学习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模拟向美国客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场景。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不同节日的起源、风俗、寓意等用英语表达出来。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同时,通过与其他小组的互动和交流,学生们还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视野,了解更多与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知识。

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词汇学习中来。

(四)以评促学,共展成果与反思

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中,评价方式通常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默写、听写等方式来检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这种方式不仅难以全面了解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也难以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采用更加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

比如在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教师采用了如表4所示的评价量表,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更关注学生对词汇的运用和创新。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词汇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反思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采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英语词汇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应注意转变思维,将自己由“讲师”变成“导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并且围绕物化性成果,不断调整和优化学习过程。在必要时,教师可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词汇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辅之以多元评价的方式,驱动学生自省,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袁媛.优化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3(19):71-72.

[2]李丽娟.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优化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3,(36):37-38.

[3]李三燕.英语词汇教学技巧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宁夏教育,2023(09):72-73.

[4]梁苑.主题语境引领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23,23(16):44-48.

[5]吴珍珠.论小学英语词汇的“活”教与“乐”学[J].校园英语,2023(33):165-16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