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刘红红
  
红豆教育
2022年8期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89

【摘要】本文通过广泛调研及查阅参考文献:,深入剖析当下高校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的用户特征,阐述网络直播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利用网络直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为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直播;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前言

网络直播是指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收看到远端正在进行的现场音视频实况,比如会议、培训、赛事等。网络视频直播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互联网高速传输技术实现对音视频信号的实时传输,并且能够使在远方的人通过互联网实时流畅地观看。网红大咖、明星、体育赛事等一次直播可以有上万甚至上百万的浏览量,直播已成为重要的营销模式。

自2016年开始,网络直播迅猛发展,呈现“井喷式”势头,网络直播显然成为当前广受青睐的大众互动媒体手段。至今,全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超过500家。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有65%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参与过网络直播。其中正处于00后群体的当代大学生成为了网络直播的主力军,高校学生不仅是网络直播的受众,同时不少学生成为了网络主播。

随着新技术的突破,网络直播正悄然改变着传统教育的知识传播途径以及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载体和契机,高校要创新理念,打造“网络直播+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的用户画像分析

本文选取西安市在读大学生为研究样本,采集了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其他西安市高校学生的信息,通过随机抽样调查、网络问卷、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数据支撑,共回收有效样本657份。通过问卷调查,从各角度多层次对高校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的用户画像进行分析,更好地把握新时代参与直播大学生的群体特点。

1.对网络依懒性极强

作为网络直播原住民的新一代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依懒性极强,他们利用网络来学习、交流、娱乐、购物等。网络已成为新一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深远的影响。

2.乐于接收新鲜事物

新一代大学生生活在物质条件极为丰富的时代,享受着国内外高科技带来的成果和便利,思想开放,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他们乐于接受尝试新鲜事物并进行分享和传播。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历练,对虚假信息辨别能力较差。

3.人际交往网格化

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不断加快,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充足,在没有合理规划的情况下,内心极易空虚,尤其部分学生性格内敛,现实生活中不善表达自我和交际,网络直播的出现提供了新的人际交往平台和渠道,使大学生的焦虑和空虚得缓解和释放。

三、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

网络直播给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影响和冲击,对于思政教育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1)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直播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可开拓教育平台、创新教学方式,辅导员、班主任随时随地都可以召开主题活动,进行思政教育,网络直播的互动交流,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景体验,另外,可利用大量网络直播优秀资源进行共享学习、增加学习渠道,将受众范围扩大至社会人员,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

(2)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部分网络直播缺乏法律法规约束,为博眼球低俗化、色情化、庸俗化冲击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部分坐拥上百万粉丝“网红”等极易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就业选择产生消极影响,还有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性,过度沉溺直播逃避现实人际交往,造成挂科甚至辍学,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

四、利用网络直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1)加强网络直播内容建设。网络直播应树立“内容为王”的理念,针对学生心理行为特点,要“接地气”,努力生产青年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视频内容,调研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校园话题,解答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疑难困惑,可利用新生教育、毕业季、五四青年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

(2)推动网络直播队伍建设。高校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从事网络直播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挖掘培养思政“网红”,积极推荐相关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网络思政教育的培训和研修,帮助更多思政教育者参与到直播中来,把学生吸引到网络思想教育的阵地中来,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优化网络直播平台建设。加强网络直播与高校新旧媒体的融合,提升平台联动,完善网络直播监管体系,鼓励和引导行业组织力量参与治理,进一步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鼓励用户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投诉举报,设立更加便捷完善的举报入口和渠道。

(4)完善网络直播制度建设。全社会要共同努力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出台针对网络直播有关法规及政策文件,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协同监管、发挥社会治理作用、加大违法违规处罚力度,不断促进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结语

网络直播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介,是一种具有方便、快捷、高互动的新型传播方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传播力。高校及思政教育者应主动适应潮流,完善机制,加强引导,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直播现状,不断探索,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锋.泛娱乐化生态中新媒体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以网络直播为例[J].知识经济,2020(6):79-79,81.

[2]张晓莹,胡俊杰.基于网络直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时代人物,2022(11):0146-0148.

[3]毕亮,周建超.网络直播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省思[J].江苏高教,2021(11):95-98.

基金项目:1.研究工作为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第二批研究课题(题目: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编号:2022WSYJ100407)阶段性成果;

2.研究工作为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题目:退伍学生参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模式探索 编号:2022SZX07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红红(1986年6月),女,汉族,甘肃省天水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方面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