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非遗视阈下鲁西南鼓吹乐艺术价值挖掘与活态利用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非物资文化遗产视角,以鲁西南鼓吹乐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在既维系艺术原生性,又赋予其“振兴”的生命活力成为本文保护与传承研究的重点,通过传承、创新、育人等方式,探析鲁西南鼓吹乐艺术价值挖掘与活态利用研究,寻找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鲁西南;鼓吹乐;传统艺术;非遗艺术
一、鲁西南鼓吹乐概述
鲁西南鼓吹乐作为北方鼓吹乐的代表性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是山东鼓吹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鲁西南鼓吹乐有这悠久的历史,在山东境内发现的大量的汉画石像中,如济南长青孝堂山石祠中的石壁画像中刻有鼓吹乐最早的乐队形制,这也是山东省内迄今发现最早的汉代鼓吹乐印记。根据史料记载,鼓吹乐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盛行,在山东西南广泛流传,鲁西南鼓吹乐也是在这一时期兴盛。许多现存的鼓吹社,都是从清朝延续下来,代代相传。
鲁西南鼓吹乐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区的菏泽市、济宁市一代,以菏泽巨野县、曹县及济宁嘉祥县为中心,辐射周边多地。菏泽市现有近两千名鼓吹乐表演艺人,数百支鼓吹乐队。如巨野县的“陈家班”、牡丹区的“李家班”、曹县的“孙家班”等都为鲁西南鼓吹乐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鲁西南鼓吹乐艺术
(一)乐器与乐队
1、乐器组成、
乐器分为:吹管乐器与打击乐器。吹管乐器包括:唢呐、笙、笛子、管子等;打击乐器包括:锣、梆子、镲等。吹管乐器作为主奏乐器,通过悠扬的旋律,来为民俗活动增加气氛。打击乐器的作用主要的掌控整个乐队的节奏、速度,增加音色。在山东地区民间流传一句俗语:“喇叭哇哇叫,笛子花音俏,捧笙来搅和,锣鼓凑热闹”,非常形象的概括了鼓吹乐队各乐器的特点及用途。
2、乐队组成
在鼓吹乐队中流传着:“紧七慢八,五六人轮乱抓”,意味着八个人的乐队是最好,如果少了则需要有人兼奏几件乐器。乐队组合形式灵活多变,常见的有二种组合形式:(1)独奏与乐队,唢呐主奏,其余乐器伴奏的形式,演奏曲目多为曲牌,如《笛搅》。(2)对奏与乐队,指两支唢呐对奏,打击乐伴奏,主要在柳子戏中演奏。
(二)演奏技法
鲁西南鼓吹乐的演奏技法最为突出演奏技术主要在唢呐。作为主奏乐器,常用的技法;泛音、打音、喉音、滑音等。但是在鲁西南鼓吹乐中有穗子、绝活、咔哨三种高超的技法。穗子:表演曲目中展开部分,最大的特点是即兴,对于艺人的气息控制、各种技巧的糅合具有挑战性。绝活:表演艺人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结合唢呐自身的特点,创造出许多独特的技法和绝活。如“二龙戏珠”“二龙吐须”“双鼻孔吹唢呐”等。咔哨:指吹奏唢呐使用的哨片取下,含在演奏者嘴里发出声音,一般是模仿各种飞禽鸟兽的声音。
三、鲁西南鼓吹乐活态传承的途径
鲁西南大平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活态传承就绝不仅仅是某个人或某一组织的功劳,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原有传承方式的基础之上,妥善构适应时代步伐的方式,让鲁西南鼓吹乐在时代的春风了焕发生机。
(一)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部分,对于鲁西南鼓吹乐的组织、宣传的作用。建立以传承人为主体的班社的合作模式,加强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共同促进班社的发展,互相借鉴之间的管理经验,举办鼓吹乐竞技比赛,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另一方面激发城市的艺术表演者们的热情。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传统技艺面临着传承无人的巨大挑战,为了保障传统技艺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建立统一的传承人数据库,把传统曲目、传统技艺等收入数据库中,同时积极响应传统艺术进校园的政策,让更多的学生亲身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二)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多种活动
1、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增强民众传承意识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社会的时代里,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离不开新媒体这个载体。我们要借鉴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民众知道鲁西南鼓吹乐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首先,可以与当地的电视台合作,组织开展鲁西南鼓吹乐专题活动,民众可以了解传统艺术,体会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其次,传承艺人可以进行免费网络教学的形式,让大家不家门就够学习到传统艺术,建立属于传承人的网络工作室,利用网络平台能力带动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
2、积极开展鼓吹乐比赛
鲁西南鼓吹乐是一中技术性非常强的演出形式,对于表演者的技术要求较高,这些艺术人一般都是从小学习器乐,甚至有人可以兼奏多种乐器。各班社也有自己的特色的表演,开展鼓吹乐比赛,不仅能够激发传承主义的竞争意识,而且能够促进鲁西南鼓吹班社更好的发展。
菏泽市在2013年至2017年,菏泽市广新局等单位就主办了五届鲁西南鼓吹乐大赛。比赛人数众多、全市200多个班社参与海选,为市民呈现出了一场又一场的高超技艺的表演,这样的比赛激发了班社的传承信。
(三)统筹资源,产教融合
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国家支持文化产事业和文化产业,贯彻发展先进文化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提高国民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产业环境因素的带动下,让鲁西南鼓吹乐适当融入市场因素,能够更好的促进它被更广泛的大众群所接受。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举办“文化惠民季”等政策扶持,鼓励居民买票进剧院观看演出,逐渐形成产业化发展体系。这样既能为传统艺术带来经济效益,又能扩大宣传统文化事业,是鲁西南鼓吹乐成为一个地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菏泽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位于三省交界处,又有中国牡丹之都的美誉,鲁西南鼓吹乐乐意借着牡丹花卉节的东风,设计一些关于牡丹优秀鼓吹乐曲目,不仅能够宣传牡丹。而且又能够展现土色土香的鲁西南鼓吹乐。
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还提到教育的重要性。鲁西南鼓吹乐班社可以与学校进行合作,传统艺术走进校园、传统人走进校园等活动。鼓励学校建立自己的艺术社团,由传承艺人进行授课,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鲁西南鼓吹乐是我国文化艺术历史长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祖先的生活的印记,对于我国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都是宝贵的资源,社会在进步,传统艺术的传承不能停歇,要让传统艺术“活态”传承下去。
基金资助:2021年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202110455021)。
作者简介:卢栋栋,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指导教师;周菲,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2020级音乐学专业,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