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浅谈

覃丽群
  
教学教研
2022年16期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大新中学 532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因此,本文将针对现阶段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现状尝试找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开展核心素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教学现状;教学方法;核心素养;学习现状;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容,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并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汲取文化营养,促进多元思维,塑造良好品格,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确保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终端,是向高等教育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摇篮。只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使之适应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然而农村高中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为核心素养落地实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些能力,并在教学实际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呢?笔者从分析英语教学现状、尝试了对应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教学现状分析

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堪忧,教学模式停滞不前。2018年我们通过了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验收,脱离了“一支粉笔+一个录音机+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学设备还很单一,大多停留在“白板+ppt”的模式,有时会插上一段视频或者自制的微课等一些营养文化餐给学生,但这些远远不够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教师属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上小学初高中教学的脱节,生源素质等造成了高中更多学困生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中很难有成长的空间。他们对英语丧失兴趣,听不懂、不合作,学习态度随意,信心不足,不参与课堂活动让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能力目标难以实现,更不用说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在面对这样的教育群体不能简单应对,要做到耐心引导,因材施教,否则很容易遭受教学中的挫折,继而引发推行核心素养的倦怠,失去应有的动力和创新精神。那样学生只能被动学,被灌输知识,长此以往,既不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养成。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利用有效的课内外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概念到行动,从“知识至上”转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视野。

二、教学策略初探

(一)激趣,构筑学习氛围,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语言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关键。如何激发兴趣,关键是要调动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利用“听一听,填一填”设计一些有趣味的练习。可以是播放一些简短有趣的故事,然后设计难度较为简单的单词填空练习,利用早读,通过听来填写。通过这个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还可以还举办“英语戏剧大赛”“英语晚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或者在教学高一英语教材第一单元必修1Welcome Unit这一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要求每一位学生试着用几个英文单词进行自我介绍,也可以描绘出自己在班上结交新朋友的特征,并让同学们试着根据学生所提供的单词试着猜一猜是哪一位同学;还可以让每位同学用一个单词来形容自己高中第一节课的心情,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更好地适应高中英语的课程教学,让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同时,通过听课、教学设计比武等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在课堂中创设语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使用交互式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把教学的“主场”真正交还给学生,促进他们在语言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

(二)分层次教学,设计有梯度的课堂作业,让学困生也“吃得舒服”,形成有效合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实现能力培养,形成素养。对于多数的学困生,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

(1)用真情感化学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亲其师,信其道”。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现在的“学困生”之所以学困,除了基础差,听不懂等外,有的学习状态不好,上课睡觉;有的害怕别人嘲笑与责备。他们表面随意,实则自尊心强,他们往往心怀戒备,对别人的语言和眼神较为敏感,主观认为别人总是轻视自己、厌恶自己,导致他们产生消极意识,常常对老师和班级同学采纳回避态度,破罐破摔。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给予精神上的支持鼓励,给他们学习动力。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可以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提高学困生的信心,转变学习的态度,激发出学生积极向上情绪。所以,作为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教师的善心和诚意,从情感上认为老师可亲可爱,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接受教育。

(2)因材施教,进行层次性教学。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针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施教,才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由于小学与初中脱节,初中又与高中脱节,造成学生的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好与初中教学知识的衔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鼓励他们多听听多开口放声朗读。例如可以利用一些简短有趣的故事播放,设计难度较为简单的单词填空练习,利用早读,通过听来填。或者利用听“英语儿歌,我来填”的活动,曲目可让学生自行推荐,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要求边听边填写歌词,这样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举办有趣的“英语角”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朗读角”,让学生通过朗读文中的词、句、段、然后模仿说话。同时注意鼓励,只要有点滴的进步,都给予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中把立足点放在帮助学生认识初高中学习的差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学生既得到情感的激励,又有语言学习的体验,有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英语核心素养,就会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学理念,与课改齐头并进

正确教育观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观不再以高分数、高升学率为主旨,而是以学生素质拓展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己任。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是学生一生的奠基阶段,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教师要让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1)转变教学理念,不要做只教书不读书的教师,要得多读多学提高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素养。

在教学中要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调整知识结构,加强学科整合能力。不依赖教参和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从被动接受知识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格和文化素养。

(2)转变课堂角色,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中,让自己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自身的英语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3)强化教学团队,形成教研合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进行听课,评课,微课,说课,磨课等多方式的探讨和交流。让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有效整合;让教学目标与学生学情有效衔接;让精选和优化教学目标有良好的落实载体;让精心设计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努力让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与主动。通过多种集体备课实践活动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新教材和高考题,结合学校学生学情,为共同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而努力,最终得到整体上的教与学的提升。

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新生代的教育工作者,一定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教书育人,培养出能担起民族复兴使命的新一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策略初探》作者叶晓群,基础教育研究校园英语,2018年33期总第421期:

[2]孙起华《培养英语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探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8(02):57-61.

[3]唐田发.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渗透效果的调查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第一中学为例[J].英语教师,2017,17(01):37-43+51.

[4]《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文本来自百度文库

[5]《普通高中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文本来自百度文库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