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原始舞蹈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国家,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在它五千年的文明道路上,每一步都踏着舞动的脚印。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舞蹈以其独特的形态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生命与活力,中华文明也因舞蹈而更加绚丽多彩、气势磅礴。“从原始时代的狂热率真的图腾舞蹈,到夏商时代的销魂女奴音乐;”从西周庄严虔诚的雅舞,到汉代豪拙舒张的百戏舞蹈,魏晋时期清丽脱俗的清商风骨;从唐宋雄浑精致的燕乐舞,到元明清形象鲜明的戏曲舞;从现代为生活而舞蹈的新舞蹈,到当代欣欣向荣的剧场舞蹈,无不彰显着中华舞蹈文化的文明程度之高。
【关键词】图腾;部落;祭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战国,一统秦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革,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结束”这首朝代歌曲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提到朝代歌曲之前的原始社会,整体感觉还是很模糊的,更别说伴随着原始社会前后的原始舞蹈了,下面我就带大家走近原始社会,了解一下原始舞蹈到底有哪些?
一、原始人与舞蹈
本来人类不是为了追求美而跳舞,而是为了生存。原始社会中的狩猎生活、宗教祭祀、男女相约、生殖崇拜等都是人类舞蹈的起源。这些在我国很多崖画舞蹈中都有记载,崖画舞蹈顾名思义就是将舞蹈的内容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在山洞里或者石壁上。在中国发现的崖画舞蹈中,有关图腾祭祀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始人认为自己是从自然界中的某种动物和植物转化而来的,并且和他们有血缘关系,受到他们的保护,因此这些动物和植物大部分被原始人认为是神一样的存在。刘尧汉在《云南哀牢山彝族十二神兽舞蹈表演赏析》中描述了十二兽的降临,其表现形式是以引领的巫婆领头表演,效法十二兽的声响和动作,象征纪念十二兽的降临。从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原始人对于图腾的模仿是非常相似的,当然从中更能看出它对于信仰的虔诚。
在原始人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繁衍后代成为一大难题。人们面对未知的大自然,面对凶恶的野兽,一定要壮大自己的族群,以达到保护自身安全的一个目的,于是,就有了生殖崇拜。在阴山崖画的记载中,原始人在性结合之前和之后都会跳一种舞蹈,舞者多为女性,她们有的双臂平伸屈膝,摆出待产的姿势;有的则模仿女性怀孕时的状态,以此表达对生育的虔诚。由于原始人的特殊思维方式,导致在许多崖画上的舞蹈场景中,生育也与动物、植物、巫术意识发生关联。其中尤以广西花山崖画最为突出和显著。
由于原始人的生活离不开打猎,因此打猎也是其舞蹈表演的主要内容。打猎归来时,原始人常围着篝火,敲打石头,跳舞庆祝打猎成功,有的甚至重现打猎过程。甘肃黑山崖画中有一幅武士操练图,表现的内容是先民习武、练兵的威武场面,整个形象也体现了原始舞蹈武艺合一的特点,供人们学习、思考。
二、部落舞蹈
在古代传说中,每个时期的不同部落都有自己的音乐和舞蹈,比如歌颂扶来发明渔网、教民渔猎的“扶来”和歌颂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耕作的“扶犁”,下面我就带你走进原始部落,学习丰富多样的部落舞蹈。
相传,黄帝时期的乐舞名为《云门大卷》,简称《云门》,又名《承云》,据《左传》等记载,其名称与皇帝即位时出现在天上的瑞云有关,黄帝即位后,便视云为自己部落的图腾,以此表示自己的虔诚,对他已有褒扬之意。
舜的乐舞《大韶》是古代的一个著名乐舞简称《韶》,它还有着许多异名,如《九韶》《箫韶》等。《史记》对它的描写很多,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段充满想象力的浪漫多彩的舞蹈。后来经过周代的加工,这一乐舞成为后世文舞的代表作品,孔子对它十分推崇,评价它是一件完美无缺的作品。
三、原始舞蹈的特征
我们从各种史籍崖画的记载和远古神话传说以及今天部分民族保留下来的原始舞蹈遗风中,了解到了许多与原始舞蹈有关的知识。我们知道,原始舞蹈的主要表现内容是原始人的生活,其中,一些生活中的习惯、动作,经过几次反复、提炼,渐渐有了它所代表的含义,变成舞蹈语汇,由原始人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在原始舞蹈历经时间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其特点变得丰富多样,下面我就原始舞蹈的几个特点和大家分别谈谈:
(1)强烈的功利目的:对原始人来说,美并不是他们创造舞蹈的目的,虽然原始舞蹈在我们眼中有其独特而永恒的魅力,但不可忽略的是,原始人完全是出于实用的需求而创造舞蹈。前文提到的狩猎舞蹈、生殖舞蹈、战舞和部落舞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目的。简单地说,原始舞蹈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通过舞蹈的实际功能,有效地推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高度的生活情调:为了达到人的生活本质,感受生活的真实和伟大,原始人创造了舞蹈。舞蹈,是它在人类生存发展目标的刺激下,最直接、最热烈、最纯粹、最充分地表现,它并没有因为其他的味道而充分感受到生命的生命力。
(3)热情的全民性:原始人在跳舞的时候,男女老少混在一起,手拉着手,脚跟着脚,所有人的动作在音乐的感染下整齐划一,有一种单一有机体的感觉。在舞蹈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获得比自己单独进行舞蹈动作时更强烈的快感,同时也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这让每个原始社会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按捺不住地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
(4)完全的娱神性:信仰是原始人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无论哪种舞蹈出于何种目的,最终创作舞蹈进行舞蹈的原因,都在于其信仰的虔诚和纯朴。
原始舞蹈在舞蹈的历史上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原始舞蹈打下了良好有力的基础,舞蹈家们才有了现在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也正是原始舞蹈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些辛酸,那些艰辛,那些苦与乐,才有了今天的强大感染力,才让我们在舞蹈作品中沦陷。原生态的舞蹈,是原生态审美感受最真实、最有力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张娇娇.原始舞蹈微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6):4..
[2]毛伟元.浅析原始舞蹈的文化特征——以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为例[J].艺术评鉴,20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