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双减”背景下融合兴趣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郑文镇
  
教学教研
2022年42期
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 362500

【摘要】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引导着教师做到课堂要有效率、作业要有特色、教学要有素养,同时,语文是集文学和人文性为一体的重要学科,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有效阅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本文立足于“双减”政策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为学生阅读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初中语文阅读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具有较高要求,在语文课程的阅读指导工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基于课文性质、作者、时代背景、艺术表现手法与情感因素等进行阅读分析,同时,在“双减”政策实行的背景下,教师在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考查、训练方式上,也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教学创新,使学生可以在当前阅读指导方式中得到较好的综合素养培育,进一步实现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丰富阅读内容,拓展学生语文视野

阅读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几本课本或某几本课外书,而是开放且多元的,教师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选择合理的阅读内容,不断丰富学生语文视野,只有学生沉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用心倾听文本的细枝末节,才能触发思考,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引导学生在学习了《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等新闻后,通过报纸、网络平台、电视等阅读时事新闻,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增强学生对时事、社会的关注,再如,在教授《背影》《紫藤萝瀑布》这样的传统名篇时,可以鼓励学生对朱自清、宗璞的散文做一个系统的阅读,去探索这一作家一贯的语言风格和思想锋芒。再如,在说明文这一单元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前布置学生预习,阅读一些药品、化妆品、家电的说明书,感受说明文的特质。其次,在文本类型的选择上,也要与时俱进,适当增加多重文本和混合文本,阅读内容可以延伸至广告、参考书、报纸等,甚至可以通过创建论坛、豆瓣社群、网页等,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感兴趣、有可读性的内容进行整合和分享,增加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互动,开拓学生视野,扩大阅读的广度。

二、结合问题阅读,强化学生理解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育还不完善,因此老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关注学生兴趣。课堂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老师在进行讲课时,必须要提前准备,以便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使学生能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同时,老师也要善于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指导并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最后一次演讲》这篇文章趣味性不强,主要是记述真实事件的,学生学习时可能无法调动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引导他们深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谁最后一次演讲?演讲了什么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背景,从而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了阅读兴趣以后,教师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他们彼此进行沟通交流,来学习这篇文章。交流之后,教师继续追问:最后一次演讲的含义是什么?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等。哪个小组回答问题最踊跃,教师一定要及时提出表扬,激发每个小组的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另外,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要查找文中的原生词汇,或采用查字典或资料本的方法搞清楚其发音与释义,然后,通过再次阅读课文使学生更加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并提出自己的感受,通过采用这种方法,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引导,从而一步一步培养其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优化阅读作业,提高学生完成效率

在“双减”政策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同样还离不开作业设计的优化,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还能够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内容,将学到的理论型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达到“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深化认识”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陋室铭》时,这篇课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文体,也是学生深入探究此类课文的重要依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简单讲解了“铭”的意思,即“铭”是古代一种刻在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警示自己或者歌功颂德,由此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明白题意。与此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设置问题式的课前导入,即“《陋室铭》的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怎样的深意呢?”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并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核心思想。学生结合注释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到作者通篇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述,极力形容陋室不陋,并点名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中心观点。而后为学生布置了与本文中心意思相关的阅读作业内容,即学生根据阅读体会,自拟题目进行作文写作,在作文中需要体现出对课文中心内容与核心思想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将学习成果以写作文的形式落到实处,不仅有效地深化了学生的学习认知,还体现了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完成效率的要求。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促进初中阅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不仅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是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必然结果。因此,教师要结合丰富的阅读内容,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创设问题阅读,强化学生文章理解能力;优化阅读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完成效率,要在“增质减负”背景下,促进学生阅读发展,在实践活动开展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表达和思维能力,全面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妹.初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2(34):170-172.

[2]陈艳."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2(24):35-3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