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教育教育学领域也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出了新的态势,要想在人工时代背景下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需要全面认识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中小学语文教学,促进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本文将首先对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接着分析人工智能为中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对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工智能;中小学;语文教学;挑战与机遇
一、人工智能概述
小学是学生语文思维培养以及学习方法掌握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用于模拟、延伸以及拓展人的智能的技术,将人工智能运用到中小学语文课堂能够实现教学资源高效整合,有利于高效、趣味化语文课堂的构建。目前,人工智能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依旧处于初级阶段,传统教学模式仍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主流。
二、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既使中小学语文教育迎来了机遇,也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挑战,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的两面性,积极应对挑战,推动人工智能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课程改革的进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个性化与即时化,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使学生获得了语文知识与情感体验的丰富,强化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中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适应了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也给中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挑战,人工智能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智能发展,教学价值容易呈现出单一的取向,会影响学生认知的发展,除此之外,人工智能还使师生关系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这就需要教师在利用人工智能开展语文教学时做到“以生为本”,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三、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师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语文教学时应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不局限于学生的智能发展,而是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持续成长,丰富人工智能技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一方面,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应立足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目标与合理高效与语文教学方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积极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一课的学习中,语文教师不应仅仅关注学生的背诵成果,还应让学生切实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从古诗词的用词以及韵律上感受古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风貌,切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创建情境,强化语文学习互动性
中小学教师在利用人工智能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创建趣味化的生活情境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情境中观察现实世界、探究知识世界,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虚拟情境的构建,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给学生提供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的机会,并通过与虚拟环境、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强化学生的真实感,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例如在《秋天的怀念》一课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对史铁生的生平进行介绍,让学生对作家的生活经历有初步的理解,接着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出虚拟的秋天情景,让学生能够通过人工技术实现与作家的交互,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使学生能够切实理解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对母亲的爱与怀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整合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在传统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各个地区和学校的语文教学资源分配相对不均,教师能够掌握的语文教学资源也相对有限,语文教学的开展大多依赖语文教材与语文习题,学生的语文知识未能够得到有效丰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中小学语文教学突破了课本的限制,开拓了学生语文知识视野,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教学资源的检索与整合,使教学资源能够符合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与认知规律,促进高效智慧语文课堂的构建。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杨振宁的《邓稼先》一课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技术搜集与邓稼先先生与杨振宁先生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并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激励自己,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做出贡献。
结语
总而言之,提升中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需要强化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丰富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创新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不断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智能化、信息化,使中小学语文课堂能够朝着互动性和个性化发展,不断提升中小学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学校与教师应意识到人工智能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利用人工智能教学时应注重规避问题、改善教学,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不断促进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邝春燕. 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空中美语,2021(2):342. DOI:10.12255/j.issn.1672-6677.2021.02.290.
[2] 沈保顺. 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策略[J]. 新课程导学,2021(27):34-35.
[3] 张颖. 小学语文课堂中人工智能助教机器人运用的实践探索[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z1):19-21. DOI:10.3969/j.issn.1674-2117.2021.z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