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误区探究

王舵 王菁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2022年33期
西安文理学院 710065

摘要: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肩负着民族的重任,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当代大学生正确学习观的形成息息相关。功利性学习是当代大学生畸形学习观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功利性学习者来说,只会去学习容易得高分、将来好就业的知识,而那些有难度、实用价值不高的知识则是可有可无的。学习只是为了满足私利的一种必要手段,这与学习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功利性学习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并不是个例,这种学习观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总结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表现,分析出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产生原因,找到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应对策略,以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优化高校学习氛围,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关键词:大学生;功利性;学习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技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大学生群体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他们在大学里形成的学习观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有极其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一定冲击,使得他们在生活中,尤其是学习中越来越注重自身既得利益,学习不再是纯粹获取知识的一个过程,反而越来越成为他们获取现实利益的一种工具,期望通过学习获得物质上的回报,长此下去,大学生的价值观必定扭曲,因此大学生的学习与物质利益联系密切的问题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含义及表现

功利性在现代社会多含贬义,被理解为功利主体当下在物质方面所追求的功效和利益,只片面重视效益的最大化,看重物质方面的利益得失,多与功名利禄相联系。功利性学习是当代大学生畸形学习观的一种体现,是功利思想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渗透。

功利性学习是指学习主体仅将学习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或工具,而非单纯为满足求知欲从而满足精神需求、丰富精神世界的一种行为模式。理性正确的学习模式应该是追求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最终学习目的的统一,在学习的过程中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就该是愉悦的,同时也得到了想要的学习结果,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即学习本身。功利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学习获得一些附加品,学习就会被功利所绑架,显而易见功利性学习模式就是一种畸形的学习模式。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功利性学习者的学习并不单纯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知识而充实自己,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利益而去学习,不再是为了自身的升华去学习,而是因为学习的是对自己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功利性学习者多将知识分为有用的知识和无用的知识,亦或是简单易学的知识和复杂难懂的知识,有用的知识再难都会去学,无用的知识则是可有可无,弃之如敝履,简单易学的知识便于拿高分会抢着学,复杂难懂的知识则看都不看一眼。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只是便于在短期内获得名利的一种手段,同时屈服于当下的现实而进行学习,只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功利性学习。

二、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产生原因

(一)传统文化中功利思想的影响

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极其重视传统继承的国家,其中就包括一些传统观念的传承,这些传统观念某种程度上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人心底的,因此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但是时代已经变换了,时移世易,况且对于传统文化本就得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学而优则仕”“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等观念本就是在以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封建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在那时士农工商等级不同,各个行业的地位本就不对等,为仕途而学习本身就是为了追逐仕途所代表的名利,这样的学习动机本就不纯,况且那时的知识分子学的知识本就是为进入官场做准备的。反观现在的社会环境,各个行业并没有明显的地位划分,但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因为看重学优之后的优渥生活,多数奔着好好学习之后能进入上等阶层收获名利的阳关大道,在多数大学生眼中,学习成为他们真正“改变命运”“得以进步”的锦绣之路,在他们心里已经根深蒂固地把学习当作改变当前现状获得更大利益的唯一渠道了。只要学习好了,那么就可以进入名牌大学,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也意味着有了进入上层社会的资格。只要考上了公务员,进入了编制,那么就相当于真正稳定下来,有了一份“好工作”。毕竟这相当于拿到了铁饭碗,长期以来这样的观念一直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骨子里,难以改变。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确实释放了市场的活力,极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国综合国力,但是凡事具有两面性。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更加强调的是效益的最大化,人人都身处于名利场上,每个人都被胁迫或半胁迫地参与到物质利益的疯狂角逐中,因此对于半只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也就被卷入了追逐利益的浪潮中了,风吹浪涌,大学生身上也就会有明显的拜金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显现。社会舆论的影响下,他们只认利益,在他们看来收获了物质利益就是收获了幸福,成功的定义就是能够通过学习获得高薪职业过上优渥生活,这也是他们大学阶段最大的“梦想”。同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也对我国本土文化进行渗透,比如西方盛行的利己主义思想也随着全球化浪潮涌入我国,利己主义强调个人利益优先,并不重视个人身处的社会整体利益,通过现代发达的大众传媒手段,利己主义思想快速传入当代大学生群体,这种文化侵略势必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产生影响,进而在学习方面也就产生了功利性误区,使得他们通过学习这种“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获得物质利益,从而改变自身现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家庭教育策略的偏差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个体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可以说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大都望龙成子,希望子女能够成才,可以说多数大学生身上都背负着父母的期冀,学生身上是能够折射出父母教育观念的,虽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自主性很高,但是也并不是能够随心所欲的,往往他们得考虑家庭方面的因素,在做出选择时会听取父母的意见再权衡利弊,那么家庭教育的影响此时就显现出来了,家长的部分思想观念就会进入子女的价值观中。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面临的环境,社会环境变化了,父母的观念却没有变换,认为子女只需要成绩优异即可,对于子女的综合素质并不作要求,忽视孩子的性格培养、心理健康和道德水平,同时对于社会需求的认知度不够,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并不能传递出正确的信息和理论,还有可能因为虚荣心作祟,针对子女成绩互相攀比,通过子女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教育的成功,因此大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单纯为了学得知识技能发展完善自己的活动过程,这就在无形之间形成了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三、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应对之策

(一)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摒弃陈旧观念

不同时代有不同环境,不能拿一套答案去问答所有问题,既然大环境变了,那么过去的“学而优则仕”、“只要成为公务员就有了铁饭碗”诸如此类的老观念肯定也就不适用了,现在各个行业之间都是平等的,并不存在真正的铁饭碗,只要有能力大学生就业从不是难题,在哪个行业都能有一席之地,都能有一番建树有所收获,一群人扎堆考公考编只会使竞争更加激烈。现在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那么密切,根本不存在哪个行业不重要哪个行业更重要的情况,不管学习何种专业从事何种工作,都是能够熠熠生辉,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对于顺应时代趋势发展的传统文化我们就可以继续发扬光大,如“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君子”中蕴含的求知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爱国精神等等,这都体现出学习并不是为了获得一些物质利益,也可以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国家的热爱。君子当自强不息,放在现代也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自食其力,自己依靠自己,不四处钻营投机取巧,肯定就能有所获。所以对于有的传统观念能留则可留,而有些观念则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和时代不符,就应该及时改变,力求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使得当代大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二)改善家长教育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为了矫正当前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功利化倾向,不止要从社会和高校入手,更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在学生正确学习观的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父母的言行对于孩子的行为选择有很大的影响,要想改变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功利思想,当然也得改变家长们的陈旧教育观念,“学习并不是只是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上大学并不是只是为了找到一份体面工作”,家长们一开始就应该端正孩子的学习动机,将学习纯净化,培养孩子单纯的求知精神,同时应该紧随时代步伐,多多关注社会主流意识,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传递正确的学习观念,将功利思想对学生早期学习观的影响降至最小。在家长教育观念得以改善的基础上,势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可以一心一意学习,不用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应付考试,不用为了就业而毕业,不用为了优渥的物质生活而上大学,从而能够从知识的海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从总体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家长教育观念的有效改善从而提供给学生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当前大学生的功利性学习模式有一定矫正作用。

(三)培养大学生正确学习观,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只有大学生自己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才有可能转变在学习上的功利性倾向。要让大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不能投机取巧的,为了应付考试,对知识浅尝辄止,虽然就能通过考试达到自己的目的,对知识的学习浮于表面,那么肯定基本功就不会扎实。基本功都不到位,就更不用提对知识学以致用了,所以还是应该在学习上勤奋刻苦,不要想着偷懒去走捷径,在大学这段黄金时间里踏实努力抓好学业,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才能为进入相关行业做好准备。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也不能松懈,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每个人都绝不是一个个体,都或多或少与周围事物有一定的联系,历史告诉我们整体利益得不到保证,个人利益就更不会存在,个人利益的获得是建立在社会利益的保障下的。同时对于“考上大学就能有工作”“考上公务员就是铁饭碗”的观念予以纠正,教育学生确立更远大的目标,不将自己置于温室中,对自己进行长远规划,并为之坚持奋斗,跟上社会主流意识并将其内化于心,树立正确价值观,怀着乐观心态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四)培养大学生正确学习观,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只有大学生自己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才有可能转变在学习上的功利性倾向,学习是不能投机取巧的,为了应付考试,对知识浅尝辄止,虽然就能通过考试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学习是学了多少就能掌握多少的,对知识匆匆一学,那么肯定基本功就不会扎实,基本功都不到位,就更不用提对知识学以致用了,所以还是应该在学习上一步一步走到位,该学的就学,不要想着偷懒去走捷径,在大学这段黄金时间里踏实努力抓好学业,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才能为进入相关行业做好准备。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也不能松懈,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每个人都绝不是一个个体,都或多或少与周围事物有一定的联系,历史告诉我们整体利益得不到保证,个人利益就更不会存在,个人利益的获得是建立在社会利益的保障下的。同时对于“考上大学就能有工作”“考上公务员就是铁饭碗”的观念予以纠正,教育学生确立更远大的目标,不将自己置于温室中,对自己进行长远规划,并为之坚持奋斗,跟上社会主流意识并将其内化于心,树立正确价值观,怀着乐观心态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技大学的讲话》,北京:中国青年报,2020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4(10):6-9.

[3]种鹃.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误区浅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4):40-43+57.

[4]宋岭.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16(02):114-1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