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开展小学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方亮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2022年36期
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 235300

摘要: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肩负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等重大任务,只有持续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才能使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本文就目前思政教育中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从教师的榜样作用、寓教于乐、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等几个方面,对新时期小学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思政;教育有效性;教育策略

前言

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和变革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对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剖析,则是要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思想,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全方位、全方位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思政教学体系。

一、当前小学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教育发展阶段,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取向应该有所转变,但目前我国思政教育还面临着观念陈旧、方法单一等问题。首先,学校和老师对思政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提高理论教学质量上,而忽略了思政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导致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方式不新颖,制约了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我国目前的教育途径和途径都比较单一。多数学校把思政教育直接等同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仅在课堂里进行,使思政教育的途径受到限制,使学生只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接触思政知识和理念,导致思政教育的成效与预期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等方面也是停滞不前的状态。

二、新时期小学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言传身教,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老师,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发挥好老师的表率作用,就要把“言传身教”这个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在老师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因此,教师可以从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改变思想认识、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他们的优秀思维品质,由此,教师的榜样作用就能得到体现,思政教育也会一改低迷的状态,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二)寓教于乐,创新思政教育形式

对于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都较弱的小学生来说, 环境和氛围会对他们产生极大 的影响。在积极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教育理论的接受与了解也会随之提高。因此,要活跃思政教育的气氛,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在课堂教育中不断地渗透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活动中分析和理解思政理念,促使他们在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践行道德思想,由此,学生就能在寓教于乐的模式中提高个人素质。然而,目前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是通过口头解释、说教等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要求他们把理论知识背下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真正深刻地领会到它的深刻内涵,把它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针对目前思政教育氛围不活跃、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教师可以遵循“传统型”的教学理念,通过组织游戏、角色表演等多种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体验”、“活跃”的氛围,助力他们深入理解思想道德知识和其具体表现形式,由此,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思政教育理论的理解,也会在实际工作中将思政理念付诸实践。

(三)善用网络,拓宽思政教育渠道

要把握新时期小学思政教育的实效,立足于互联网深入基层教学环境,加强对网络的应用,拓展思政教学的途径。这是由于目前小学思政教育渠道较为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导,但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效果有限,学生思政能力提高缓慢。而在网络的支撑下,拓展了教学途径,教师可以利用开放式的网络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进行思政知识和实施思政教育,教育持续性提高,学生受到的思政积极影响在无形中增多,思政素养得以提升,小学思政教育有效性随之提高。然而,在当前的阶段,由于缺乏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使得小学思政教师的教育渠道往往受阻,难以有效地拓展思政学习、持续强化教育的成效。为此,教师要积极参加网络思政教学,加强思政教学系统的建设,加强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伴随着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完善,有效地拓展了小学思政的途径,学生们可以通过新的途径来获得更多的思考,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感悟,思政知识的储备和情感体验同时实现良性发展,教育有效性定然提升。

(四)挖掘学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学科教学是传播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手段,通过教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所学到的知识和素质,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化自觉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充分利用学科的教学与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把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等融入到学生的个人修养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应坚持文以载道的教育理念,通过挖掘学科教学资源,探索不同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连接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优秀品德。

(五)身体力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新的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增强思政教育的成效,就要通过组织社团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思政教育,从而使他们对思政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此,教师应从社会热点入手,通过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体验活动等活动,深化思维品质,提高道德修养。同时,引导同学们到历史博物馆等社会实践活动场所进行学习。通过参观感受人文情怀,探究所见所见所思所思,在加深感悟的基础上加强思政学习,教育效果也可以得到提高。

三、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可以看出,要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必须在现行思政教学体系中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思政教学的完善,为小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的引导,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实施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示范和表率,对学生产生正面的正面影响,逐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思想。

参考文献:

[1] 彭静.小学班主任“以生为本”的思政教育工作探析[J]. 课外语 文(下),2020(5):141.

[2] 陈宗龙.新时代小学思政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广西教育(义务 教育),2020(5):38.

[3] 朱国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中小学思政教育水平[J].华 夏教师,2020(33):85.

[4] 翟敬国.小学思政教育的实践分析与创新探索[J].新课程(上 旬),2019(11):18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