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家庭教育中父母情绪管理的意义和对策
摘要:家校共育是新时代教育主旋律,发挥好各自阵地作用,凝聚合力、携手并进,方能打造更为优质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校共育视角下,父母情绪表达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效能,如何进行情绪“风控”,亦成为所有父母皆应思考的问题。为此,现立足家校共育视角,分析家庭教育中父母情绪管理的必要意义,提出适切的情绪管理对策,以期打造家庭教育新样态,助推家校共育和谐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母情绪;管理
就小学而言,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两方阵地的同力和聚力,其中家庭教育效能不容忽视。但受传统家庭教育文化的影响以及专业家庭教育知识的缺乏,很多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普遍难以找到适切的情绪表达方式,父母的爱意表达内敛,孩子的关怀缺乏感性,“棍棒之下出孝子”、“捧在手心怕化了”等教育现象屡见不鲜,家庭教育面临情绪管理困境。父母在家庭教育时展现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内心感受和外在行为,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学会管理情绪,方能办好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中父母情绪管理的重要意义
孩子一生的成长,家庭教育始终伴随左右,从某种角度而言,家庭教育价值甚至超越了学校教育价值。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情绪管理即是一种教育艺术,又是一种教育方式,积极稳定的情绪表达,对于提升家庭教育效能具有直接的意义。
1.利于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实施家庭教育时,父母若是拥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无论面对怎样的问题都可以做好情绪“风控”,这对孩子而言,其眼中的父母永远是和蔼可亲、易与沟通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虽朝向成熟发展,但依然缺乏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我、叛逆是常态化问题。在对待孩子的错误问题时,父母若是经常将诸如暴躁、愤怒、伤感、郁闷等不良情绪表达于孩子面前,会直接导致孩子自我、叛逆等问题加重,不利和谐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同时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而做好情绪管理,善于表达积极情绪,经常把和蔼可亲、易于沟通的一面留给孩子,这对于拉近亲子关系、解决诸类家庭教育问题皆有裨益。
2.利于内塑孩子健康心灵
从家庭教育的层面而言,家长不仅仅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的老师。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父母作为老师的身份实施家庭教育,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无论是面对顺境和逆境,情绪稳定、有机调控能够为孩子带来直接的感受,能够对孩子带来积极的正面影响,潜移默化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内塑孩子健康心理的长远目标。反之,不良情绪面前,孩子会将父母作为错误范例,取得成绩时骄傲、遇到难题时暴躁、受到委屈时崩溃等等问题都会接踵而来,久而久之,这会严重影响孩子长远发展,甚至影响其一生的成长。基于此,学会情绪管理,做好家庭教育,塑造孩子健康健全的心灵,是每一位父母皆应掌握的家庭教育艺术和教育能力。
二、家庭教育中父母情绪管理的有效对策
1.加强认知,革新观念
对于家庭教育,父母方面需加强对情绪管理的认知,知道自我情绪表达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革新滞后、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善于反思和自醒,慢慢改变自我情绪表达方式,提高情绪“风控”能力,彰显家庭教育艺术价值。一方面,父母负面情绪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可分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直接表现出来,例如,暴躁情绪主导下实施家庭教育,孩子多会立刻表现出害怕、沮丧、不爱说话、交流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家庭氛围陷入僵化、不和谐境地。又如,父母爱发脾气、说脏话、爱生气,也会日积月累的影响孩子心理认知,易于导致孩子效仿,并将学习到这种不良情绪反馈到周围环境当中,造成亲子关系疏离、同伴相处困难等问题。父母要从孩子的细节表现认识到不良情绪主导的教育危害,尽可能规避不良情绪在孩子面前的展现,为孩子树立正面积极的榜样。另一方面,父母要善于反思和总结,如因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愤怒的批评职责,释放不良情绪过后,需学会向孩子“道歉”,并有效帮助孩子宣泄和疏导不良情绪的影响,过后积极反思同类问题的正确处理方法和情绪表达方式,提示自己相同的错误不可再犯,以此慢慢加强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2.相处有道,营造氛围
环境影响行为,氛围决定关系,亲子相处之道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加强情绪管理,实施正面教育,父母需建立起与孩子独特的相处方式,营造有爱、有序的家庭良好氛围。其一,尊重之道,求同存异。小学生目前已具备一定个性,父母不能再将之作为“不懂事”的小孩对待,在家庭教育中,若是出现意见不一致时,不能让孩子无条件的顺从自我意志,家是爱的港湾,而不是泯灭个性的场所,父母需学会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给予其表达自我个性的机会,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教育孩子,这会让亲子双方情绪皆可以在商量中趋于稳定。其二,温柔之道,不吝表扬。爱可以感化一个人的心灵,父母的温柔对孩子而言是弥足珍贵的礼物,当孩子犯错时,温柔的坚持纠错,压制不良情绪的滋生,更易让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当孩子取得进步时,不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温柔的给予适当奖励,这利于孩子树立自信、收获荣誉,促进其心灵朝向真善美的方向升华。其三,放手之道,逆向教育。很多家庭教育,过多的关怀和爱意也会成为孩子的束缚,有时放手也是一种尊重和信任,让孩子自己遵循内心去做出选择,在碰壁时再干预引导,这种逆向教育不仅可避免不良情绪的滋生,还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赢得孩子的信赖。
3.坚持学习,提升自我
家庭教育中父母情绪管理是一门学问艺术,即是学问,那便需要坚持学习。一方面,家长需将情绪管理视为一项终身学习任务对待,从更多科学的渠道汲取营养知识,比如,有关情绪管理的书籍、网络中的家长课堂、线下培训机构等等,从中学习情绪管理的系列知识,反思自我家庭教育时情绪表达的不足,并于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作为专业教育人员,班级中学生众多且个性不一,教师需有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方可做好教育。基于此,立足家校共育视角,父母可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与链接,向其“取经”,一是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孩子的一些隐性表现,二是能够学习到更多情绪管理知识,借此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这对于优化家庭教育效能而言不失为一个高效举措。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中,父母情绪展现对孩子学习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情绪管理作为一种教育艺术和方式,是每一位家长皆需掌握的能力。父母需认识到情绪管理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革新传统教育思想,加强情绪影响认知,并善于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坚持终身学习,发挥情绪管理在家庭教育中的正面媒介作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国庆.家庭教育中家长情绪管理的重要性[J].当代家庭教育,2022(15):10-12.
[2]乔能俊.情绪管理,父母和孩子共同的课题[J].新班主任,2022(0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