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索

潘宁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2023年3期
金华市湖海塘小学 321000

摘要:在大单元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有效地将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对单元学习过程进行规划,进而指导学生挖掘单元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所以,从大处下笔,统筹全局,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从而明确出一个教学主题,用明确的教学逻辑来设置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活动,并做好单元教学的评估工作,让理论在前,实践在后,才能打造出一个出色的小学德育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大单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引言

在大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对知识的内容和联系有较好的把握。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积极尝试开放化、趣味化的教学活动,从更加轻松、自然的角度来对教学核心问题进行解释,从而让小学生可以更快地吸收消化新知识,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单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标准及学习主题,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带领学生进行结构化学习的过程。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完整性原理

正如其名所示,大单元教学指的是将单元视为整体,对单元的学习目标进行设定,对单元的学习活动进行计划,让学生在具有很强关联性的学习议题中,可以一层一层地深入到单元的核心知识,并不断地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完善和补充。在具体的单元教学中,老师们应该恪守整体的原则,抓住单元中的核心内容,并以这一内容为中心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一步一步地推进,从而使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螺旋式的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少而精”,要注重学习材料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有条理,要有规律,要有系统,有利于学生提炼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1.2差异性原理

在进行单元教学的时候,老师们要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他们的心理偏好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设计出能够让他们的学习需要更多更丰富的学习活动。具体地说,老师们不仅要利用具有很强讨论性质的话题来让小学生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还要利用具有很强趣味性的环境来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同时,老师们还要走出课堂,走到更多的社会生活之外,在精彩的学习经历中,培养出了优秀的思维品质和开阔的眼界,从而让他们拥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健康地发展。

1.3本真原理

为了能够打动学生的内心,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要坚持“真实”的原则,努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真实学情、真实想法和真实生活相接近。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确立单元核心知识和进行单元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扪心自问:到底学生的实际学习是怎样的?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学生有什么真正的人生经历?进而,准确地选择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案例、学生群体间热烈讨论的社会新闻,设计出学生们愿意参加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二、大单元设计视角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对策

2.1整合重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

教学目标的设定对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制定有直接的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的时候,老师们不应该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单元知识内容上,还应该将班上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都纳入到自己的考量之中,让学生们有兴趣、有动力去完成这些目标。此外,因为单元学习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为了避免将教学目标设定得太高,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设置阶梯式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学习自信心,并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地掌握单元核心内容。

例如,在部编版课本以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本上册的第1单元第2课为例,这一节课的主题是“如何与人交往”,这一节课关系到五年级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课本上的知识都是很有理论性的,很难让人产生共鸣和深思。在上课之前,老师将课堂上所讲的“沟通方法”和“沟通语言”结合起来,通过“问路”、“向朋友请教问题”、“团队协作交流”等生活情景,在课堂上将课堂上所讲的各种“对话情景”结合起来,使课堂上所讲的“对话情景”成为“对话情景”,从而使课堂上的对话情景更加生动生动。然后,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分组,选择一种剧本,在剧本中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角色的语言和动作进行评估,谈谈自己在表演结束后对“沟通交流”的感受,试着说一说该怎么做。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尽量的与舞台人物的角色融合,通过对人物和事物的看法的表达,体会到了不同的沟通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了解了礼貌沟通、和谐沟通的重要意义,帮助同学们掌握了这一节课程中比较深奥的“沟通”的基础理论,并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沟通能力。

2.2实施趣味多元的单元教学活动

在单元教学主题与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应该设计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将其重点放在活动的趣味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上,让学生在新颖、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产生探究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从而可以将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完全吸收,同时还可以对自身的思维品质进行锻炼。

例如,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共同生活》教学为例,将规章制度传达给学生,培养他们对规章制度的认识和认识,培养他们对规章制度的认识和认识。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器,将学生在学校里“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场景,以此为材料,创设一个“鲜活的规则”情境,并提问:“在学校里,规则是什么?这是什么规则?遵守了会发生什么?违反了会 发生什么?遵从与违背,最后会有怎样的后果?”这样就可以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进行观察和思考,并将“规则的作用”、“为什么要遵循规则”等内容自己讲出来,从而对规则产生一种深刻的认识,并自己对应该怎样去遵守规则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促进规则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2.3重视对整个单元的思考和评估

教学评价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并通过全面考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据此改进自身教学工作,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老师们要做到公平、客观,既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也要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在各种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进行评估。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针对一些基本的考察方面,

例如,在部编版课本中知识理解程度、问题探究能力,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并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从而将学习障碍清除干净。其次,教师要合理运用激励手段,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进行肯定,建立起他们对德育和法制教育的正面情绪。例如,当学生有了进展时,老师可以使用诸如“你真棒”、“你很聪明”之类的激励话语;在学生陷入学习瓶颈的时候,老师要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纳和思考,从而对他们的学习方式进行改进,扩大他们的思维范围,并说出“加油,你能行”、“别怕,只是个小问题”等话语,来对学生进行安抚和鼓励。

三、结束语

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小学德育教学具有体系化和结构化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时候,用对单元教学主题的精确把握、科学地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实施趣味多样的单元教学活动,并重视单元整体的反思与评价等策略,对学科教学效果进行优化,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少瑜.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材拓展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03):152-154.

[2]白天跃.小学道德与法治微课教学方式要点分析[J].智力,2023(03):119-1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