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之评价方式设计

麦福妹 陈铁娣
  
启迪·下
2022年25期
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 513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语文课程评价要综合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语文大单元教学评价应由传统评价学习结果转向评价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转变,重视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性评价。本文以统编必修上册大单元教学为例,重点探究几类有效、高频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表现性评价方式。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评价方式;预设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大单元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把每个单元视为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将单元教学组织成一个具有情境、任务、活动、主题、评价的一个完整的学习事件。【1】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融合多种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各种评价方式相辅相成,发挥效用,通过多重评价判断学生对单元学习掌握的情况以及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很多时候,传统教学评价内容多停留在对知识、技能、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等认知领域的层面上,很少涉及到性格、思维、注意、意志等情感领域、心理运动态度、综合能力、素质发展的评价,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语文大单元教学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评价任务的落实应贯穿于在单元学习全过程,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结合当前教学现状,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全力推进下,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方式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初步探讨出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几类有效的评价方式:

一、预设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根据课程要求要求、课程特点以及学生情况通过观察、交谈、问卷调查、课前检测等形式对学生能力素养进行初步的评估。如在各单元教学开展前,可以进行相应的课前检测。此评价方式能及时客观反馈学情,从而促进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与情境任务。

二、表现性评价

语文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是指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或问题解决、任务完成中,运用核查表、表现清单、评分规则等评价工具观察学生言语活动的过程及产生的成果,以此评价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状况的方法。【2】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中,表现性评价是大单元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表现性评价”的要求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形成多样化的学生成长记录,全面而科学地衡量学生的发展。”【3】表现性评价更关注动机取向、学习兴趣、努力程度、学习策略、意志品格、人格个性等,更能实时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与学生素养的提升,很好地弥补总结性评价的缺陷。表现性评价具有评价内容的真实性,评价标准的多重性,融于过程评价的即时性,结论的模糊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性化的评价方式。其中高频使用、效果显著的又集中在以下三类:

1.清单式量化表评价方式

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往往需要对单元同一人文主题的多篇文章进行整合,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和速度,快速、准确、直观、有效地整理出知识点,凡是对文体知识与文本解读、方法概括等文本知识,都可以利用清单式量化表进行评价。此方式能让学生系统、高效地把握文本内容及手法、主旨情感等知识,或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量化表的评价方式进行进阶式学习,更能让学生的语言构建、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如在开展统编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时,笔者利用清单式量化表评价方式让学生课前借助教材中的单元说明、注释、学习提示以及课题组提供的资源集了解诗歌发展历程,查阅本单元八首诗词创作的背景,诗人生活的时代及特点,作者个性特点、代表作品及风格等。用一课时分享交流,整合完善表格,高效地让学生对八首诗词的创作者及相关情况有了系统的认知。

2.思维导图评价方式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是一种直观易懂的图形技术。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快速、直观、清晰、高效地整理出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凡是文学作品类、论述类(专著)、说明类等类型文章或整本书阅读都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评价方式来进行评价。此方式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如在开展统编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学时,笔者让学生阅读《长老统治》部分,为《长老统治》绘制思维导图,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3.体验性评价方式

体验性评价方式,往往与教学活动中的“演、辩、诵、画、写”真实情境融为一体,其形象直观、生动,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架构起学习中学生与文本的桥梁。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体验性活动可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的需要,将教学内容模拟、直观再现,从而将教学内容立体化、形象化,直达教学内容的核心。凡是文学作品类、思辨性类型,以及大单元教学后的成果展示课都可以利用体验性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此评价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等核心素养。

在开展统编必修上册第六单元鲁迅的《拿来主义》教学时,笔者利用体验式评价方式,情境任务为依托,以辩论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2019年,故宫官方咖啡馆“角落咖啡”在故宫博物院西排房正式开业。咖啡馆以《千里江山图》为主要装修元素,咖啡上的印花是“如朕亲临”“朕心甚累”“母仪天下”等独具宫廷特色的词语,馆内专门开辟了一个展区,摆放《千里江山图》扇子、故宫日历等文创产品。咖啡馆一开张就引起广泛关注。诸如:当地居民:咖啡也好,文创也罢,都不伦不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主要为了“圈钱”;文创设计者:这里的咖啡注入了有趣的灵魂,富有人情味,它不再是冰冷的文物与建筑。

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本市第一中学悬河辩论社将举行辩题为“故宫该不该开咖啡馆”的辩论赛。

又如在第三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本市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某乡镇某村民有八间闲置的房间,想要改造成民宿。现在有品位的游客越来越喜欢住一些带有诗词韵味、格调高雅的民宿。这些民宿备受欢迎。请你以本单元的八首古诗词意蕴为主题,给民宿的每个客房命名。

请依据提供的八首古诗词,选择或组合词语,给这八个房间各取个诗意的名字。要求如下:

1.室名以二字、三字、四字为宜,不可太长,读来要朗朗上口。

2.请给每个名字写出50字以内的内涵阐释,这些阐释将与室名一同被制作在门牌上。

室名1内涵

室名2内涵

室名3内涵

室名4内涵

室名5内涵

室名6内涵

室名7内涵

室名8内涵

设计说明:

通过“取室名”这一活动,完成对八首古诗词的初读感受学习,了解词作的基本内涵,关注富有情趣的语句,室名的筛选、组合,必须考虑词作的情感倾向、场景特点,形神具备为最佳。

学生通过完成相关情境任务,已发生角色的代入,不仅把相关文本知识读懂,也把相关语文素养展示出来,此乃体验性评价方式的初衷。

三、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个学习阶段(章节、单元、学期、学年)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全面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方式。【4】它可分为以单元检测评定的单元终结性评价,以知识类竞赛评定的专题终结性评价,以中段考试成绩评定的学期中终结性评价,以期末考试成绩评定的学期末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大单元语文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实施时一定要结合单元目标、人文主题、核心素养,以“情境+任务”的形式来命制检测题,以到达教学评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下的表现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不仅可以为单元目标是否落实提供评价依据,也可以指导学习过程中语文实践活动的展开,进而实现教学引导、学习落实与评价的一体化。聚焦真实情景下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整合教材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整合教学与评价,从而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在单元设计时,必须与目标课堂教学评一致,甚至可以前置。课堂上“教什么”“学什么”就应该“评什么”,最终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学评一体化”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允郭.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2):11-15.

[2]林荣凑︱语文教学中表现性评价运用的误区 [J]语文建设,2021(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6.

[4]教育部基础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编写、王宁、巢宗祺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