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探究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依赖的语言技能。阅读被强调为学习者获得的最重要技能之一,因为掌握技能已被证明对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传统的写作课中,写作问题分别与提供的词汇和句子练习一起设置。然而,失去语境的独立写作通常会使学生失去动力,因为学习模式相当固定,学生很难找到详细的信息和证据来支持他们的想法。相反,具有精心设计的任务的综合读写可以从阅读文本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灵感。本文通过转变教学模式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模式的案例研究,以沪教版七年级上Unit 4 Reading & Writing 的教学设计为例。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读写整合 教学模式
一、引言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制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并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新课标(2017年版)》明确提出,我们要培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具备“情怀”、“视野”和“能力”三要素。课程总目标的实现要靠具体目标来落实,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通过英语课堂学习以及自身的各种实践与活动认识,获得与英语学科相关的各种基础知识、技能、情感、品质与观念等。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二、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探究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究
以读促写必须要以阅读为铺垫。阅读材料的解读是读写整合的起点。文本的解读需要多层次,多维度。解读的层次包括语言(词汇,语法,结构)、内容(话题,主题,信息)以及思维(篇章,角色,修辞),甚至包括情感与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纯粹的写作训练会有很大的难处,因为写作最需要关注的是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方式。写作的内容清楚了,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那就要明确到写的主题和内容。那内容是需要语言支撑的,我们就需要模仿、仿照,参照一定的词汇、语法结构。如果有阅读文本可供参考,我们就可以从阅读文本中学到这些,就可以清晰地表达内容了。所以,在写作之前,进行阅读,所读的文本就为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就好比从读的材料中“模板”进行仿写,这就是“以读促写”。本文通过转变教学模式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模式的案例研究,以沪教版七年级上Unit 4 Reading & Writing 的教学设计为例。
(一)教材分析:
1.阅读一篇关于四季的文章,了解四季的气候特点、自然现象和人们在不同季节中的常见活动;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形容词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并初步了解“It+ 形容词 + 动词不定式”的句型。
2.以“我最喜爱的季节”为题, 完成一篇短文。利用所给范文构思文章的结构和具体内容。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七年级(7)班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以读促写的授课模式。该班43人,刚刚成立学习小组不多久,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薄弱,阅读理解能力一般。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能发挥能动性。但是部分同学比较害羞,不敢大胆表现自己,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
1)掌握单词footprint, grandparent ,picnic, blow, kick, shine, dry, snowy, wet,fly kites, go on a picnic,make snowmen, take a trip的意思并基本掌握其用法。
2)掌握表示天气的形容词:wet/cold/hot/cool/sunny/rainy/widy
3)初步掌握句型It’s + adj.+ to do sth.
2、学习能力
通过学习四季的天气以及每个季节适宜进行的活动后,以读促写表达自己对某一季节的喜好和原因。
3、思维品质
运用学习表示天气形容词的用法和“It is + 形容词+动词不定式”这一句型,表达对某一季节的喜好。
4.文化品格 关注气候的变化,了解四季的差异,培养热爱自然和善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同时了解每个季节里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和活动。
(四)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通过一些阅读技巧理解课文和表达对某一季节的喜好。
(五)教学难点
1.学习表示天气形容词的用法和“It is + 形容词+动词不定式”这一句型。
2.表达对某一季节的喜好。
(六)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熟悉四个季节名词、12个月份以及每个月份相关的节日。
(七)课的类型 阅读和写作课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环节一:热身及引入(4分钟)
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引出四季并运用形容词来介绍季节。(2分钟)
运用到的句子: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wet.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at are they?
They are spring, summer,autumn and winter.
When is spring?
It is from Feburary to April.
设计意图:老师通过介绍当天的天气,利用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熟悉四季以及每个季节分别是哪几个月份。
环节二:Gesing Games呈现一首英文诗歌,猜季节。(2分钟)
活动 2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引出描写四季气候特点的英文诗歌,让学生猜每一首诗歌分别描写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四季气候的变化以及每个季节的特点。
环节三:完成阅读任务(30分钟)
活动3 通过快速浏览课文45页的图和小标题,回答下面四个问题: (5分钟)
1.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2.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in summer?
3. What do people like doing in autumn?
4.What do children like about winter?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微技能扫读,让学生快速阅读,掌握微技能浏览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活动4谈论天气 (3分钟)
(1)呈现不同天气情况的图片,通过句子谈论天气情况,并归纳出部分名词+y变
成形容词的规律。如:
The sun is shining brightly. It’s a sunny day.
(2)通过对话练习,掌握如何询问和回答天气情况的句型。如: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
---It is sunny and hot.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天气”这个话题的具体情境中学习n+y变形容词的变化规律,以及形容词做表语的用法。
活动5 谈论四季 (5分钟)
(1)教师展示四季的图片,并以春季为例,呈现如何使用形容词描述季节。
Spring is a warm season.
We can see green trees.
It is easy to see the rain.
(2)学生仿照教师的例子,用形容词描述夏、秋、冬三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季节这个话题的具体情境中学习形容词做定语和做表语的用法。
活动6 谈论感受 (2分钟)
(1)教师以课本句子及图片为例,展示如何使用It is adj. to do...来描述对事物的感受。如:
It is ________to go on a picnic in autumn.
_________________ make snowmen in winter.
(2)学生仿照例子描述在不同季节中做不同事情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季节”这个话题的具体情境中学习句型It is adj. to do...的用法。
活动7 谈论最喜爱的季节以及每个季节的节日。 (10分钟)
(1)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为例子,展示如何通过问答,描述自己的以及了解他人
最喜爱的季节和这个季节的传统节日。
A: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B: I like …best.
A: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B: It’s … and ….
A: What can you see in ...? B: We can see...(adj+n)
A: Why do you like …? B: Because it’s …(adj.) to … in….
A:What festivals do we have in this season? B:...(the Mid-Autumn Festival)
A:What do we usually do or eat at each festival? B: We usually eat mooncakes.
(2)学生两两对话,综合运用活动3、4、5中所学的内容询问对方最喜爱的季节及细节,并记录下来。
(3)学生将所记录之同伴的最喜爱的季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形容词做定语、做表语以及It is adj to do...句型来进行对话。
环节四:回顾与总结(5分钟)
活动8 教师通过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来回顾与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My favourite season
My favourite season is ________________.
It is________and sometimes__________(weather). It is ______ to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tivit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s in________(festival).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tivity).
设计意图:紧扣本节课主题“Seasons”在语境中回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所学内容。
环节五:作业与巩固(1分钟)
仿照范例,写一篇小短文,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题为My favourite season的小短文。
板书设计
Using adjectives 形容词的使用
1.Adj.+ n cold/wet/hot/rainy
2.be+adj. easy/interesting/good
3.sun--sunny wind--windy
4.It is adj to do... It is exciting to take a trip in Spring.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基于核心素养的读写课,教学中结合本单元的话题 “Seasons”,了解四季、天气、活动等的情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本节课先从介绍天气和英文诗歌开始引入天气和四季形容词的使用,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再创设利用图片帮助同学们了解天气、季节、活动等的情境,设置了谈论天气、谈论四季、谈论活动感受以及谈论自己最喜爱的季节等四个学习任务,难度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将今天所学的形容词运用到学习任务中去,基本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节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和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学习热情较高,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对四季天气的描述以及每个季节相关的节日活动,也能表达对某一季节的喜好和说明原因。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前面导入用的时间较长,导致后面写作之前口头表达练习的时间较少。学生对句型“It is +形容词+to do sth. ”掌握仍不够熟练,下节课还需要继续强化训练。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薄弱,阅读理解能力一般。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能发挥能动性。但是有小部分同学比较害羞,不敢大胆表现自己,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教学设计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练习,尽量照顾每个层次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朱晓燕 2017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邵惠娟 2019 读与写整合,教学相长 湖南师大附中国际部
[3]葛炳芳 2014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写整合:铺垫与输出 浙江大学出版社
[4]滕江 2018 思维导图教学法对初中英语读写成绩的影响 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