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近年来心理疾病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心理问题引发的学生抑郁、厌学甚至伤害自己的事件频频爆出,孩子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教育领域的从业者对此尤为重视。孩子不仅关乎自身生命,还关系着一个家庭的美满,关系着社会与国家、民族的未来,因此必须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格外重视。很多成人心理问题的产生多是由于童年时期的阴影,幼儿虽然年纪较小,但并不意味着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大班幼儿为主,分析幼儿较为多见的心理问题,并根据幼儿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幼儿;大班;常见心理问题;对策
如果把人比喻成一座建筑物,那么幼儿时期就是筑基期,只有在幼儿时期将地基打好,才能够建造出能够迎风抗雨的高大建筑。幼儿想要将“地基”打好,必须以健康的心理状态作为“地基”的支撑。幼儿在幼年时期能够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在日后成为更加健康的人。据了解,大多数成年人的心理疾病都来自于幼儿时期的阴影,这些阴影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抹去,甚至随着幼儿逐渐长大也越老越严重。幼儿是我国的明天与未来,是一个家庭的珍宝,分析幼儿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能够让幼儿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成为更好的人。
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为了调查幼儿的心理状况,幼儿园在大班中发放了100份幼儿心理调查问卷,并全部回收,主要是从幼儿的情绪状态、行为表现、认知状态、社交状态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分析的数据,得出幼儿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以下几点:
(一)情绪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大班幼儿还不具备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一些幼儿会对新环境感到焦虑,即便已经在幼儿园上了几年学,但是在寒暑假结束重回幼儿园时依然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1]。
(二)行为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幼儿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攻击其他幼儿、厌食、好动、啃咬指甲等方面。其中好动是最主要的问题,很多幼儿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很难保持静坐,一旦静坐就会忍不住动手动脚。有的幼儿在活动时会以为抢占活动道具而引发矛盾,并且会出现推搡其他幼儿、用手拍打其他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三)认知问题
很多大班幼儿在认知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表达困难,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无法倾听,不能集中注意倾听老师和其他幼儿的话;没有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没有兴趣,不乐意对周边环境进行探索。
(四)社交问题
很多大班幼儿在班级中不愿意和其他幼儿交流,不愿意结交朋友,一些幼儿内向问题比较严重,出现不愿意跟他人说话的情况。此外,不说礼貌语是最常见的问题,很多幼儿在社交中不会对他人说“谢谢”、“对不起”等礼貌词。
二、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幼儿的心理问题是综合而成的,这其中综合了多种因素,包括教师与幼儿园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要进行逐一分析。
(一)幼儿园原因
环境是因为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幼儿园的布局、陈设、教育教学理念都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多影响,尤其是很多幼儿园设施不完善,很容易出现活动道具不足的问题,一些幼儿之所以出现攻击行为,就是因为道具不足,而这不但会让实施攻击行为的幼儿产生心理问题,也会让被攻击以及其他围观幼儿的心理受到影响,因此还需要幼儿园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环境[2]。
(二)教师原因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到了纪律、秩序或者知识的学习,没有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导致幼儿的心理教育缺失,很多幼儿不受老师关注或过分受到老师关注,都会或多或少出现心理问题。
(三)家庭方面
一些家长因为缺乏教育意识,认为幼儿尚不懂事,在对待幼儿的请求时态度比较敷衍,片面认为幼儿不会出现心理问题;不能平等地和幼儿对话,一些家长易怒,容易把情绪宣泄给幼儿,一些幼儿会因此受到心理伤害。
三、提高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要加强幼儿园环境及设施的建设,将幼儿园布置成幼儿学习和玩耍的乐园。很多幼儿不爱收拾物品,幼儿园应当将幼儿园的活动道具、设施摆放规范,无形中让幼儿养成收拾物品的习惯,将学校和教室的墙面重新设计,选择亮色系、暖色系的墙色,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温暖、光明;可以选择一些花卉、植物种植在幼儿园中,增强幼儿对幼儿园的探索兴趣[3]。
(二)家庭方面
家长要与教师加强联系,了解正确与幼儿相处的方式。在家中要以平等的态度和幼儿对话,让幼儿获得被尊重感,家长要学会在家里控制情绪,使用文明词、礼貌词,从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
(三)教师方面
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用平等地态度看待每一位幼儿的成长,以合作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分歧,友好的与他人交流,能够通过游戏积极思考问题,对生活和学习产生良好的兴趣,鼓励幼儿表达自我和倾听他人,从而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的养成。
结语
幼儿作为个人值得被尊重,幼儿的心理问题也值得重视,这不仅仅需要幼儿园及老师的重视,还需要家长的充分关注,只有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找到产生心理问题的根因,并采取积极地措施,就能够让幼儿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陶悦.幼儿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J].幸福家庭,2021(01):29-30.
[2]周忭珺.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纠正措施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5):54.
[3]倪丽.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诊断与教育[J].考试周刊,2018(5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