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转化“潜能生”

柏小娟
  
启迪·下
2022年11期
安徽省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 230601

摘 要: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关注优等生,更要关心“潜能生”。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调动“潜能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潜能生 ;转化策略

所谓“潜能生”,是指自控力差,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不良,但是具有学习潜能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经常会在我们的课堂中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如:做鬼脸,找同学讲话,扔纸屑,随意下座位等,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同学听课。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一般老师或是点名批评,或是惩罚学生面壁思过。这样虽一定惩戒效果,但却效果微弱,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化“潜能生”,让他们能在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逐步提高呢?下面笔者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体会。

一、优化教学设计,增加教学互动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天性爱玩,对学习概念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基本谈不上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优化教学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学设计中多增加互动环节、游戏环节、讨论环节等,能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激发“潜能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针对生字教学我设计了“走迷宫”的环节,把本课所学生字藏在迷宫里。课堂上学生们学习兴致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小越同学语文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课堂上不是玩文具就是东张西望,这节课我发现他也悄悄举起了小手,多么难得呀!于是我为他搭配了一位最优秀的学习伙伴,在伙伴的帮助下,小越同学成功走出了迷宫,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成功的喜悦立刻涌上了他的心头。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中,小越同学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多,对语文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兴趣,学习成绩也在逐渐提高。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潜能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最终将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吸引注意力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预设,在实践教学中还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吸引“潜能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教学《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时,课前我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段动画视频——《好伙伴》。课堂中,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环节时,我发现平时注意力就不集中的小茗在玩橡皮泥,根本没有听课,于是我便提高嗓门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来一段配音秀,名字叫《好伙伴》。”接着便播放动画视频《好伙伴》,小茗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我接着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对好伙伴,它们在遇到困难时相互帮助,有哪两位同学能为动画配音?”我发现小茗此刻兴致很高,也和同学们一起举起了手,我便邀请她和另外一位小伙伴合作为动画视频配音。虽然整个过程不太流畅,效果也不太理想,但是,我仿佛看到了小茗脸上流露出喜悦之情。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对吸引“潜能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三、适时表扬与激励,增强自信心

“潜能生”之所以学习困难,往往是因为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对语文学习缺乏自信心、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发现“潜能生”的优点,即使是一个标准的坐姿,一次整洁的作业,一个弱弱的声音都应该给予表扬。在教学《中国美食》这篇课文时,上课之前我先问学生:“同学们最喜欢哪种美食?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吗?”,大部分学生积极举手示意,这时,坐在第二排的小溪也悄悄地举起了右手。小溪由于天生口齿不清,说话不太流利,课堂上很少举手回答问题,语文学习也很吃力。当我发现这只特别的小手时,毫不犹豫地叫出了小溪的名字。小溪慢吞吞地站起来,用微弱的声音向同学们介绍了妈妈做的饺子,虽然声音还不够洪亮、表达还不够清楚,但是他能勇敢地举手发言,这就是最大的进步。我说:“老师相信大家都爱吃饺子,小溪同学不仅爱吃妈妈做的饺子,而且能详细介绍饺子的制作过程和香香的味道,同时能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真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同学们听了不约而同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较少听到表扬的他非常激动,自信的种子就这样悄悄地种在了他得心田。渐渐地,课堂上,小溪的发言变得格外积极,每次老师提出问题,他总是抢着回答,对语文学习也越来越感兴趣。每一个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哪怕再差的孩子。点燃孩子内心向上的愿望,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他们才会拥有前进的希望和无穷的动力。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唤醒。”如何激励学生呢?其实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老师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思考、充满爱意的心灵,去寻找教育孩子的契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潜能生”群体,运用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激发“潜能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杨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才智,2017(3).

[2]王君.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J]读书文摘,2016(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