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的策略思考

计晓平
  
启迪·下
2022年30期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幼儿园 215228

摘要:儿童的发展学习都是从幼儿园阶段开始,特殊教育也是如此,为了使特需幼儿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其提供一个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相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融合教育的概念。并且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融合教育工作也取得了显著发展,本文基于融合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发展状况,利用个例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融合教育进行探讨,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融合教育;实施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最大程度上的追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各界共同的目标,特殊教育作为教育公平的一大方面,国家对其重视程度也在逐渐上升,融合教育满足国家对教育公平这一目标的完善,同时也能更好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特殊教育的儿童在生理或者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发展障碍,大部分无法与普通儿童一样正常交流与交往,但是和普通儿童一样,他们都是完整且独特的生命体,是社会的公民,因此,普通儿童的权利特需幼儿也同样拥有,但由于我国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发展仍不完善,部分特许儿童不能正常进入幼儿园,同时幼儿园内的融合教育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进行融合教育相应的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基于此种原因对此课题进行选择。

一、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能力存在不足

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师对特需幼儿的突发行为无法做到有效应对、教师的行为管理方法运用的较为单一的方面,其中,无法对特需幼儿突发状况进行有效应对具体表现为在特需幼儿突然出现扰乱秩序的行为。不同类别学生的管理方法是不同的,甚至同一类别特殊儿童的不同个体之间的问题行为也有众多差异,因此在进行管理之时不能只用一套方法来限制所有学生,特殊儿童的行为管理方法有很多,但是在实际教学管理中,教师采用的一般是见效较快、操作简单的惩罚法,这一管理方法往往并不利于特殊儿童的成长发展,只能暂时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压制,一旦环境或者对象发生变化,行为极有可能发生反弹。总的来说,教师在对特殊儿童进行管理之时,需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问题行为之时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若专业能力不足,极有可能会造成教师出现对儿童的问题束手无措从而产生焦虑的情形出现。

(二)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并不顺利

因为种种原因,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并不顺利,可以大概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家长并未积极配合教师工作,因为特需幼儿的特殊性,在进行幼儿园活动的时候,特需幼儿的家长在面对学校举办亲子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排斥心理,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涨,还会因为担心自己孩子由于能力较为薄弱而发生安全事故或其他状况,因此选择避免这种活动,还有部分家长在教学方面没有与学校保持一致,这就使得在学校养成的习惯在家中得到破坏。其二,特需幼儿家长面临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从而对幼儿教师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使得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三)幼儿园缺乏专业团队的支持,专业培训并不到位

在对学前融合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园中专业教师人员极其紧缺,融合教师不能专注融合教育,也没有影子教师陪伴特许儿童,甚至有学校并没有融合教师或者融合教育资源室。不管是哪种情形,都不利于融合教育的发展,因为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专业团队的支持,团队成员也是丰富且多样的,不仅有特殊教育教师,还有康复师、心理师等,没有专业团队的支持,教师在遇到突发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处于无措阶段并且不能及时实施有效的安抚措施,反而有可能使事件变得更加不可控,长此以往,易使得教师的教学热情变得消退。

二、针对研究所提出的建议策略

(一)幼儿教师提高相应的教育专业能力,为融合教育发展提供前提

幼儿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教学能力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专业素养的提高:其一,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寻求相关学习资源,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如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共享也成为了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以及是教学进行教研工作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教学案例,或者借助一些权威的融合教育自媒体人在网络平台的分享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其二,利用阅读书籍进行相关学习,所有教学实践都是依据于理论而进行的,从事融合教育工作者需要阅读专业的书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所用,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融合。此外,还可以参加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幼儿园完善管理制度,为融合教育工作提供支持

幼儿园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分别是专业人员的支持和进行专业培训两方面,其一,专业人员的支持,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因为教师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日常教学任务较为繁重,留给特需幼儿的精力难以支撑教学过程的进行,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可以为特需幼儿提供专业特殊教师的支持,即在班级教师的指导以及督促之下,为其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帮助特需幼儿适应环境,专业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幼儿教师面对突发状况时的解决方法提出建议,在教师无人咨询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帮助。其二,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一是教学理念的培训,首先要矫正幼儿教师不当的教学理念,对所进行的融合教育做到基础的理论掌握。二是对特需幼儿行为管理方面的培训,首先对幼儿教师讲解每种方法的概念以及具体操作过程,接着让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中逐渐矫正幼儿的行为动作,可以利用正向行为支持、消退法、关键性反映训练等方法进行。

(三)幼儿园举办相应的融合活动,营造和谐的共处氛围

在进行融合教育的过程中,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和谐相处是进行融合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使其达到轻松状态,学会与普通人交往也正是融合教育的目的所在,因此,帮助特殊幼儿融入普通群体是教师的重点考虑对象,除了向普通儿童教授和谐相处的理念之外,教师也可举办一些主题活动供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

(四)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发展

国家可以通过健全相关法律和出台相应的政策从而为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法律是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幼儿园融合教育作为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领域内新产生的概念理念,其发展完善需要相应法律的支持。目前我国已发布的一些相关的政策文献对融合教育的保障支持比较局限,并且目前仍没有出台专门的学前融合教育的法律法规,即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与发展还没有强制性、专门性的法律保障,因此,在学前融合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应充分发挥司法部门的力量,充分考虑学前融合教育中所面临的各类状况以及各种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听取家长以及教师的需求,政府也要设置专门的部门负责监督和追踪融合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为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五)在学校增设学前融合教育专业,完善融合教育教师认证制度

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特殊教育发展中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不少省份已经开始了融合教育的试点工作,例如某省教育厅于2020年8月份将全省182所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的名单进行了公布,也就是说很快将会有大批的特需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中生活和学习,从而学前融合教育的教师需求量也会相应增大,因此,师范院校可以将学前融合教育设为一个专门的专业,将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综合培养,相应的,教学设备以及课程设置也要及时的增设,除此之外,由于学前融合教育专业很强的实践性,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高校要加强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得幼儿更多地进入到幼儿园学习,转变一样的以理论指导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幼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长幼儿的技能。

结束语:本文对幼儿园中融合教育的实施及相关策略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与反思,融合教育不只是学校一方面的责任,家长、国家政府、社会等多方面需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其发展。研究方法也可以更加多样化,例如利用教育叙事法等来促进相关融合教育的研究,有效丰富融合教育教师理论、指导其相关工作实践。

参考文献:

[1]郑美妮. 幼儿教师融合教育观念与态度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