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考分析

沈琴
  
启迪·下
2023年1期
安徽省望江县第二中学 2462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地位逐渐升高,而高中生物作为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仅有利于学生获取生命科学的相关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人文关怀。因此基于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优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较为片面化

我国在近些年来持续推进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就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资源分配尚不平衡,这就导致在贯彻素质教育方面我国的各个地区与地区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而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以考试和成绩的提升为教学目标的问题仍旧较为突出,并且高中生物在高中教学当中整体受重视程度相对基础学科来说较低。

(二)教学方式单一,创新性不强

高中生的课业任务相对较为繁重,各个学科占据的课堂时间也相对来说较为紧凑,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往往仍会以传统的授课形式进行课堂的开展,这就造成了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强的问题。教师课堂的丰富性以及形式的创新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形成,若是采用传统的较为单一的教学形式,则学生在课堂中将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知识的过程。

(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度不足

目前不论是中学教学还是小学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十分重要,学校和教师也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不断创新和进步。由于高中生物本身学科具有较为强烈的实验性、科学探究性以及理性思维和对生命、物质和现象的认识的特点,因此从高中生物学科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可挖掘内容还有很多,因此目前高中古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度仍旧不足。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落实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理性思维

高中生物是围绕现实世界当中的生物学问题而展开的,因此高中生物是一门接近生活的学科,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以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理性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以及实验的设计,并运用理性的思维以及科学的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行生物学知识的探索和讨论,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

高中生物的明显特点就是一门具有强烈的生命科学规律的学科,而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要通过探索和发现掌握生命发展的规律,因此这也决定了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质的学科。例如在高中生物中学习生物的遗传学规律时,课本上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作为引入,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进行推理假设,解释生物学的遗传现象,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实验探索过程,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验流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判断不同生物特征的遗传规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教学情境,将知识融入生活

情境教学法是目前教师丰富教学课堂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学生们在高中阶段面临着较为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大量待理解和学习的知识,因此利用较为丰富的课堂形式,充分展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将大大促进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生物学科是来源于生活的一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情境教学法在生物学科的应用上值得推广。而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应注重例如从生活中观察生物的遗传特性、生物的活动形式以及生态系统等相关内容,也需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引导。生物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因此通过将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识别生活中的骗局,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三)以学生主导课堂,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不论是传统的教学形式还是目前教师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最重要的目标即为保证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生一直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目前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以及翻转课堂的方式全方面培养学生倾听、探索、合作、学习、口才等多方面的素质,并具有了初步成效。但教师仍需要拓展各种课堂形式,减少课堂效率难以真正发挥的问题的发生。从生物学科的教学本身出发,具有实验性质的生物学是需要学生们亲身感受和体验的,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式进行科学探究将有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在新的时代下,社会需要更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形式也更加丰富,而高中生物作为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采用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观、探究探索欲、理性思维方式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仍需要拓展教学途径,落实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新富. 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现状及优化建议[A]. 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22:1774-1777.

[2]寇夏荷.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多元化教学的实践探讨[J]. 读写算,2022,(27):10-12.

[3]丁江涛. 浅析高中生物创新化教学手段[J]. 求知导刊,2022,(26):56-5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