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小幼啦啦操一体化课程建设和多元评价刍议

占小芳
  
启迪·下
2023年10期
武夷山市第三中学 354300

本文系2022年武夷山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幼校园啦啦操课程衔接的探索及效果评价”批准号(wysjxzj2023008)研究成果

摘要:啦啦操是一项集体操、舞蹈、音乐、健体等为一体的普及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可以有效锻炼体质、磨练意志,涵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操,啦啦操对比其他运动项目技术简单、容易上手,所以在中小幼体育教学中均有涉及。在国家强调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出“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的大背景下,现围绕如何推进中小幼啦啦操一体化课程衔接建设、完善多元评价机制展开相关研究,以期优化体育教学矩阵,提升啦啦操教学实效,为相关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啦啦操;中小幼一体化;课程建设;评价

中小幼啦啦操一体化课程衔接建设,原则上遵循一体化体育课程整体建设实施,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园、小学、初中啦啦操课程的良好衔接和有效实践,系统建立学生习得啦啦操运动技能的顺畅通道,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啦啦操学习达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运动目标。同时,在啦啦操一体化课程建设中需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化评价体系,以完善的效果评价监督孩子们在啦啦操运动中健康快乐成长,实现全面体育发展。

一、课程目标一体化衔接

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目标提出“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要求,在此导引下,中小幼啦啦操课程目标设置需凸显出启蒙期、基础期、发展期三个阶段特征,具体设置可参考如下标准:启蒙期:以啦啦操游戏化学习为主要目标,集中在幼儿中、大班开展,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认识啦啦操运动,初步学会1-2套简单的啦啦操动作组合,形成良好体验。基础期:以啦啦操趣味化学习为主要目标,细化为基础前期和后期两个目标模块,基础前期集中在1-3年级开展,主要引导6-8岁学生再次认识啦啦操,进一步丰富啦啦操游戏内容,掌握啦啦操基本功,实现技能、体能双发展。基础后期集中在小学4-6年级开展,在前期基础上,深化对啦啦操的认识,知晓啦啦操的项目结构,熟练掌握啦啦操基本手位、体位动作,详知啦啦操技术特点,提高体能的同时掌握2-3套啦啦操基础动作套路。发展期:以啦啦操多样化学习为主要目标,集中在初中阶段开展,要求学生可以掌握啦啦操的核心理论知识,熟练掌握3-4套啦啦操技术动作,并且可以实现对技术动作的灵活转换,生成更加丰富多彩的啦啦操展示套路。

二、课程内容一体化衔接

内容衔接是中小幼啦啦操课程一体化衔接建设的中枢纽带,啦啦操课程内容不仅要实现在中小幼各学段合理分布,而且内容设置还需遵循“板块式”设置原则。具体而言,根据啦啦操运动特征和学生学习需求,一体化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啦啦操文化、动作技能、体能、健康教育四个板块,并将四大板块内容依据各学段学员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运动水平进行合理划分,每一类板块内容均要实现中小幼的有机衔接,不断层、不越位。例如,幼儿学段的啦啦操文化知识教学,主要以认识啦啦操的运动魅力为主,潜移默化渗透啦啦操文化价值,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小学学段则向学生传输啦啦操的起源、内涵和分类,初步实现啦啦操体育文化的传递涵养。中学学段则向学生普及啦啦操比赛文化、观赛礼仪、价值、术语等知识,进一步强化学生文化传承意识。

三、课程评价一体化衔接

课程评价是中小幼啦啦操一体化课程建设和有序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具有检验、反馈、调整、促思、引学等诸多功能。中小幼啦啦操课程评价体系可遵循维度相同、强度渐进的原则,以及终结式评价、过程性评价相统一的方法进行一体化衔接建设。具体来说,评价要建立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基础上,从学段、课堂和能力三个层面构建立体化评价标准,学段层面评价聚焦知、能、行、健四个要素,课堂层面评价聚焦学、练、会、赛四个要素,能力层面评价聚焦运动能力、专项能力两个要素。同时,幼儿学段评价力度要适当放松,更多关注幼儿啦啦操运动表现情感,以评价树立幼儿学习自信,培养其啦啦操运动兴趣为主要目的。小学阶段除了关注对学生啦啦操学习情感、态度、合作表现评价外,还要依据立体评价体系,精细化设置运动能力、健康行为、比赛展示等级评价标准,以评价监督学生2-3套啦啦操动作套路习得情况,针对性优化教学策略。初中学段评价在小学评价方法上,着重加强学生自评、自检策略的实施,适当加大评价约束力度,以评价为驱动,促进学生被育向自育的转变,以此提高学生啦啦操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多样化学习目标的落地,呈现更为精彩纷呈的比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足国家体育课程大中小幼一体化建设文件精神和要求,从课程目标、内容、评价进行中小幼啦啦操运动项目的一体化教学衔接,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啦啦操项目教学矩阵建立,优化啦啦操教学周期,实现教学质量改善,还能够有效助力啦啦操运动项目的普及发展,助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提升。中小幼啦啦操课程的一体化衔接建设还有很长的路途要走,需要各方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践行初心,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方奇,方千华,李萍,何小梅,周建社.一体化理念下大中小幼啦啦操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J].体育学刊,2020,27(06):103-110.

[2]钟明秀.啦啦操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及实践探究[J].科普童话,2020(19):13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