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情境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张博
  
启迪·下
2024年5期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尚德学校 130012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情境朗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关注和应用。情境朗读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声音、语调、表情等方式来朗读文本,以达到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本内容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朗读作为一种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生动、具体的语文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本文将对情境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情境朗读;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情感体验。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使用新颖而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其中,“情境朗读”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逐渐受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青睐。情境朗读不仅使学生在情景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更能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情境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情境朗读不仅是对文字的机械朗读,更注重在特定情景下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语气、表情等方式来朗读文本,以达到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本内容的目的。首先,情境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情境朗读,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情境设定适当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文字的情感色彩和语言风格,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学生在感受到情境氛围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涵,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其次,情境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情境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注意朗读的准确性,还要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语言情感的表达,以及角色形象的刻画等方面。这样的综合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语感。

二、“情境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选材合理,情境设置精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朗读"教学策略,选材合理、情境设置精准是关键。教材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相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朗读动机。同时,情境设置要贴近课文主题和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语言文字。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明园的毁灭》为例,这篇文章记述了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历史事件。在学习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精心设置相应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内涵。例如,教师可以先请学生观看有关圆明园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园林景观有个初步印象。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或多媒体呈现当年联军进犯北京的历史场景,诱导学生思考:如果当时是你,看到异国军队肆意焚毁自己国家的宝贵园林建筑,会作何感受?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分享想法。接下来,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虚构的情境:假设你是亲历这一历史事件的人物,面对眼前的惨状,你会如何诉说心中的愤怒与无奈?请学生朗读课文相关片段,注重语气语调的运用,生动地表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相关延伸情境,如让学生扮演圆明园内的雕塑、建筑物等,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当时所见所闻;或扮演战火中的平民百姓,讲述自己的遭遇感受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动机。通过恰当的情境设置,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把朗读语气语调自然地融入情境之中,从而使朗读表现力更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材设情,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语言、表达语言,提高朗读水平。

(二)角色分配明确,角色扮演生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朗读”策略,合理分配角色并生动地扮演角色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明确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扮演这些角色,身临其境地朗读对白、独白或描写性语言。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还能极大地提高朗读的表现力。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为例,这是一篇描写母子之情的散文。在学习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其中一个小组可以扮演慈祥母亲的角色,朗读文中关于母亲的描写部分,力求把母亲的温暖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小组可以扮演儿子的角色,朗读对白部分,努力展现儿子纯朴的形象。还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小组扮演旁白的角色,负责朗读文中第三人称的描述性语言,用富有感染力的语气展现当时的景象和气氛。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辅助表现角色的情感,如儿子角色可以适当加入稚气的动作和表情;母亲角色可以展现出慈祥和蔼的神态等,让整个朗读活动更加生动形象。此外,教师还可以对部分语句设计小情景。如母亲被问及为什么不种棉花而回答“孩子,我太忙了,忙着为你织布缝衣服呢!”时,可适当暂停,让扮演母亲角色的学生表现出忙碌而且牵肠挂肚的情态。通过角色分配和扮演,学生不仅能够对课文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语言风格有了更深入地理解,而且能融入角色,身临其境地朗读,使朗读表现力极大增强。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角色扮演,是“情境朗读”策略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宋辉.“情境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苑教育, 2023(33):25-27.

[2] 尤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西教育, 2013(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