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家园共育视域下幼儿园入学准备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黄婉松
  
启迪·下
2024年7期
陆川县古城镇中心幼儿园537719

摘要: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教育生活存在较大差异性,幼儿刚进开始小学教育时会存在不适应的情况,科学做好幼小衔接能够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更好地完成身心状态的过渡。这就需要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工作,设计相关课程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家长也要发挥协同作用,协助教师共同完成入学准备工作的推进。本文就家园共育视域下幼儿园入学准备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展开如下论述。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园;入学准备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1]。可见幼儿园入学准备课程的建构并不仅仅是幼儿园一方的责任,家长作为幼儿的监护人,也应当肩负起教育责任,对幼小衔接产生正确的认知观念。幼儿园与家长必须相互配合,促进家园共育,共同做好幼小衔接,使幼儿能够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一、培养生活能力,灌输独立意识

幼儿要想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差,在幼儿园由教师负责幼儿的饮食起居,在家中还有家长进行代劳,这样不利于幼儿的独立。小学阶段的教师只负责教育和管理,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递进,像是穿脱衣服、吃饭、洗手、上厕所等都要培养幼儿自己完成,向幼儿灌输独立意识。在家园共育视域下,家长也不能过度骄纵孩子,要引导幼儿自己去完成。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体会劳动价值,比如摆放碗筷、收碗洗碗等,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劳动时的愉悦感,让幼儿逐渐形成独立劳动的意识。

二、启发幼儿思维,提升学习能力

幼儿阶段的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娱乐性和自由性较强,幼儿获取知识大多是通过直接经验,幼儿缺乏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的思维[2]。而进入到小学阶段后,教师将开始结合教材进行规范的知识讲解,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深入思考,完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故此,幼儿园在入学准备课程中要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首先是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过程应更加严谨,教学内容要更加具有条理性,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文字等,引导幼儿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考,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在家园共育视域下,家长也要注重对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多陪幼儿阅读绘本,使幼儿对文字学习逐渐适应,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要多引导幼儿探索,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答案。

三、树立时间观念,增强秩序认知

时间和秩序是幼儿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前提,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时间观念能够让幼儿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做到守时、惜时,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幼儿做事不拖沓、不偷懒。而秩序认知则能够让幼儿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提醒幼儿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语言,积极遵守社会秩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入学准备课程要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秩序认知。比如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用计时器或钟表定时等规定完成时间,按时完成将会获得表扬或奖励;而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共同整理活动材料,按照秩序进行摆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规则,增强幼儿的秩序认知。在家园共育视域下,家长也要配合幼儿园的课程观念,与幼儿进行游戏或者学习时也要设定相应时间范围,带领幼儿到公共场合时要关注幼儿的言行举止,及时制止幼儿不遵守秩序的行为,并对幼儿进行耐心教导。

四、鼓励幼儿交友,促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也是小学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项能力。幼儿在园中以游戏化活动为主,即便个人也能进行活动,在家中也有家长陪同,缺乏足够的人际交往经验,不懂得如何正确与人沟通和交往。想要做好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就需要幼儿园在课程中多为幼儿提供人际交往机会,鼓励幼儿交友。比如,幼儿园可以多开展团队教学活动,将幼儿划分为多个小组来进行,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配合,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交友意识。当幼儿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时,教师要引导幼儿直面问题,正确解决问题,使幼儿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家园共育视域下,家长也要发挥榜样作用,在与人相处时要注重礼仪举止,为幼儿带来积极影响,当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时,家长也要进行正确引导,逐步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入学准备是幼儿快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顺利完成教育阶段过渡的必要途径。在家园共育视域下,教师要与家长多加沟通,紧密配合,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构建高效的幼儿入学准备课程,使幼儿在园内和家中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从而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为进入小学阶段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刘岩. 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 [J]. 留学, 2023, (23): 62.

[2]朱晰露. 幼小衔接家园共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3, (19): 21-23.

[3]李宗绪. 家园携手共育 做好幼小衔接 [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19, (0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