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新高考背景下时政热点与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有效融合及对策
【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要与时事政治相互补充。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政治学科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是高考政治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新高考背景下,学生想学好政治,离不开时政;想答好政治非选择题,离不开时政术语的积累。时政热点作为高考政治试题的重要载体,有效融入到高三政治复习课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新高考背景下时政热点与高三政治复习课有效融合的措施。
【关键词】 时政热点;高三政治;复习
新课程倡导政治教学要紧扣教材,又要理论联系实际,走出政治小课堂,走进学生生活,走向大社会大时代。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紧扣时代脉搏是高考政治试题的突出特点。因而将时政热点融入到高三政治复习课中,是对政治教材内容滞后性的补充,是学生高分拿下高考政治的突破口,是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树立责任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紧扣高考范围,精选时政素材
新高考背景下时政热点与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有效融合关键是时政热点素材的精选。高考政治无“时”不成题,时政热点日新月异何其多,然而教师学生精力何其有限;高三复习时间何其紧张,复习任务何其重;高三政治复习课中有效融入时政热点,要求教师要紧扣高考政治试题命题特点和趋势,提高时政敏锐力,从每年的海量时政素材中精挑细选,在教与学、在有限与无限中寻求平衡点,提高备考效率。
年度间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上年4月至本年3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一直是当年高考政治的试题情境和命题素材。新高考背景下,政治作为选考科目,教师在备考时要重点关注这一时段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要立足国内、放眼国际,也要兼顾地方特色,要重点关注发生在广东地区的国内有影响的事件和活动。因而2022年高考备考,2021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2022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空间站与“天宫课堂”、北京冬奥会、深圳抗疫等是高三政治复习课要关注和融合的时政热点问题。
时政素材的选取,教师除了要紧扣高考范围,还要以高考政治试题为导向,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引,切忌随意性,要注重时效性和是非导向性,符合学生实际,贴近教材内容。
二、“时”在书外,理在书内
高考政治无“时”不成题,但时事政治不单独命题,以试题情境形式出现,直接考察不是高考政治的命题风格。命题人的意图是借助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探究学科教材知识,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高考时政热点的考察是以生考熟,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提炼时政背景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回归熟悉的课本,推导总结出材料所包含的隐性信息,结合时政术语组织答案。“时”在书外,理在书内,因而新高考背景下时政热点与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有效融合,教师不应把教学重心放在时政知识的灌输上,一方面要找准时政热点的定位,明确其为教材内容服务的价值,将时政热点问题化、情境化和实践化。时政热点在高考政治试卷中,是以试题情境形式出现,高三备考时,教师只有把时政热点融入学科问题,引导学生入境探知,学以致用,才不会让时政热点脱离学科知识,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借“时”探知,掌握寻找时政热点和教材知识契合点的方式方法,学会知识迁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着眼当前,兼顾长效
试题选材,从不回避热点,反而迎着热点考查。因而上年4月至本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是教师高三政治复习课中要重点关注和融入的,但在备考过程中教师的关注点也不能只顾着本年度间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要树立全局观念,综合思维,要着眼当前,兼顾长效。例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红色基因、革命文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新发展理念等是长效时政热点,教师在时政素材选取时要兼顾到这些长效的时政热点,注重当前时政热点和长效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契合。透过时政,着重分析当前时政热点和长效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形成答题思路。
四、识、知、背,做好时政知识储备
纵观历年的高考政治试卷,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出现了一些时政关键词,其中不乏有专业的时政名词,如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逆回购等等;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反映人民生活和社会变化的时政热词,如地摊经济、直播带货、新基建、新业态、新职业、抗疫精神、数字经济、数字货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新发展格局、国内国际双循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民法典、香港国安法等。透过高考政治试题的标准答案,也不乏发现时政术语的身影,如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等。做好时政知识的储备是高分拿下高考政治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而时政知识的储备,离不开对时政名词、时政热词和时政术语的积累。因而新高考背景下时政热点与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有效融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时政知识的储备,识时政名词、知时政热词、背时政术语。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题干,精准知识迁移,踩准答题要点,轻松拿下高分。
高考政治无“时”不成题,不了解一定的时政热点,不做好时政知识储备,高分是个难题。高三复习无“时”不成备考,不有效融入时政热点,高效备考是个问题。时政热点与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有效融合,因人而异,但要坚持以课本为主,为教材知识所用,落实“时”在书外,理在书内;要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引,切忌随意性,注重时效性和是非导向性,助力高效备考,助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许海燕.时事政治渗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2]冯清生.从全国高考政治试题看时政热点复习——以2017年高考全国卷I政治试题第38题、第39题为例[J].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学科教与学,2018(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