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数学解题规范格式的指导研究
【摘要】规范化的解题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思维水平和综合素养。为促进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文章对初中数学解题规范格式指导进行了研究,包括对客观题型解答、基础知识题型的解答、开放性题型的解答等,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有关教职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规范化;格式;指导分析
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时,适当做一些数学练习题是必要的,但并非越多越好,采用题海战术虽然易于学生熟悉一些题型,可是会增加学习负担。因此,对于初中数学科目教学而言,教师应积极向学生传递规范化解题思路并让学生掌握要点。
一、数学解题规范化要点
1.审题规范化
要想快速、准确地解答一道数学题,审题过程的规范化十分重要。审题过程要先对题目进行综合分析,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审题过程要明确条件与目标,再进行分析条件与目标之间的联系,之后确定解题思路及方法。(1)条件分析。找出题目中明确的已知条件;再找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该条件需要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标注或记录;进行目标的分析,明确是要求什么或证明什么;把复杂的目标转化为简单的目标;把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把不易把握的目标转化为可把握的目标。(2)分析条件与目标之间的联系。数学习题中条件与目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此时在解题过程中则需要找到从条件到目标之间缺失条件,可以是从目标中分析、也可以借助既有的知识进行推力,或画出草图找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3)确定解题思路。解题的实质就是分析条件与目标之间的数学原理,一些题目中的数学条件联系具有隐蔽性,对此学生必须经过认真分析才能找到;有些题目的匹配关系有多种,这也是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的原因。
2.语言叙述规范化
语言叙述是表达解题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必须遵循语言叙述的规范化要点。
3.答案规范化
答案规范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既要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
4.解题后反思
为了提升解决能力,掌握数学解题的规范化要点,解题后进行总结、反思尤为重要。解题反思过程实质上是对审题过程、方法、解题过程所运用知识的回顾与思考,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解题思维能力。
二、数学解题规范化指导分析
数学解题规范化是对题型特征、问题内涵、思维陷阱、解题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将规范化作为解题指导,不仅利于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同时也是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
1.对客观题型的解答
初中学生的中考试卷中,选择题和填空题是基础部分,占卷面总分数的60%左右,学生要想取得较高的考试分数,必须做好基础题目解答。对此,为了提升解题效率,学生则必须掌握数学基础题型解题的规范化特点。(1)选择题解答的规范化。中考试卷中选择题是单选题,具备已知条件、结论等,要求学生找出一定的数量或等量关系。这类题型通常是构思精巧、形式灵活、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技能,解题过程中学生要掌握直接解法、排除选项法、选项带入法、特殊值校验法等。(2)填空题解答的规范化。填空题与选择题具有类似性,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具有灵活性,只需要学生填写正确的答案即可。为了提升解题效率,学生可以采用直接法、图形分析法等。
2.基础知识题型的规范化解答
基础知识数学问题通常是简单的教学问题,本身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问题设置源于《课标》和《考试说明》。例如,在2020年某地区中考试卷中,有解不等式:一道题目,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理解、掌握情况。对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规范化的解题格式,解题时首先要进行题型的化简,再去分母、移项,之后将x的系数转化为1,得。标准答案为:
该类题型相对简单,让学生掌握答题规律,提升解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解题计算过程中,每一步都具有相应的分数,学生应养成不跳步的良好习惯,确保得到满分。另外,对于该类型题目的规范性指导教学中,应让学生切实了解解题的规律,而不是死记硬背。具体而言,以人教版初中数学科目为例,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知识主要集中于7年级下册,对此,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认真细致,不省步骤,研习解题规律,培养学生解题过程采用规范化格式的习惯。
3.开放性题型的规范化解答
初中中考数学试卷中,开放性题型较为常见,包括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结论开放型三种。该类题型的综合性较强,知识点丰富、形式多样,条件及结论之间的跨度很大。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思考思维,考查目标不明确,学生解答时往往具有难以理解的现象,解答过程易于形成错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解答该类题型,取得良好的数学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则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规范、技巧。
例如: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是BC的中点,AD=5,BC=12,CD=42,∠C=45°,点P是BC边上一动点,设PB的长为x。
(1)当x的值为_________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2)当x的值为_________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点P在BC边上运动的过程中,以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菱形?试说明理由。
对于这类题型的规范化解答,学生要先进行了解题目,明确问题中的关键;在厘清题目、问题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逆向思维进行探析、探索,之后进行补充、选取满足结论成立的条件。由于该类型题是一种开放性试题,解题思路通常包含着一定规律性,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以掌握规律为主,明确解题规范,进而提升解题效率。另外,根据开放性题型的特点来看,其解答过程中的答案也具有不确定性,对此,学生解答过程还应从多个方向出发,不应局限于某个固定答案方向。
4.探索性题型的规范化解答
探索性习题是指根据给出的条件,探究是否存在符合要求的结论,并将其找寻出来,此类问题多表述为“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请求出……;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对于该类型习题的解题规范主要包含两种,一种为直接求解法、一种为假设求解法。直接求解法就是直接从已知条件入手,逐步试探,求出满足条件的对象,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解法;假设求解法就是假设结论的存在,根据条件推理、计算,如果可求得出一个结果,并根据推理或计算过程每一步的可逆性,证得结论存在:如果推得矛盾的结论或求不出结果,则说明结论不存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习题的解答过程中,明确规范化格式尤为重要,可以提升解题效率、加快答题进度,最终取得较高的考试成绩。但为了更好地开展规范化的解题教学,教师还应加强规范化解题要点的研究,如充分结合中考数学试卷中的题型,掌握每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培养学生规范化解题的思维、习惯等,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亚莉.初中数学解题思维模式的培养研究[J].数学之友,2022,36(7):3.
[2]王为民.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J].智力,2020(11):6.
[3]王晓毅.关于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指导与运用研究[J].读与写:上旬,2020(4):1.
责任编辑 卢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