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信息技术+教育”融合背景下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研究
【摘要】伴随教育现代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教学模式呼之欲出,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已然成为影响幼儿园信息化、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本文阐述“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性,并对笔者所在园所的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情况开展调查,剖析了当前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现象,并站在幼儿园的层面探讨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途径,从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观念意识、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建设、搭建信息技术培养合格体系、构建信息技术应用激励机制几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幼儿园;信息技术素养
随着教育现代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然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变革,更是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对此,国家部也发布《教育信息2.0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大力展开“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强调以教师信息素养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是幼儿教师面对信息化大环境下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所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的信息素养将直接影响信息化与教育间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教师信息化能力如停滞不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则犹如空中楼阁。因此,大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是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子,其重要性呼之欲出。
一、“信息技术+教育”融合背景下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必要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是教育教学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园教师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者及信息化行动的实践者、参与者,为了让教师进一步推进、创新信息化学前教育,提高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则成了当下现实的一大需要,有着深远作用和意义。
1.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学龄前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其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习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于抽象或是超出其生活经验的事物则不易理解。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求幼儿教师能根据课程活动的需要,善于抓住幼儿学习时机,利用一切可能的信息化资源优化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信息处理、信息分析等能力,获得更直接、更有用、更科学以及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加多元化、丰富化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通过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帮助更好地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在其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段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而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又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已经成了常态化,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其中重要一项内容。如教师不能与时俱进,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迟早将会被淘汰,因此,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迫在眉睫。
3.满足当前社会现实的需要
近年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打乱了教师和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为了将疫情带给教育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国家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口号,各学校、幼儿园纷纷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在前期,由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不适应、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较弱,对信息软件的操作不熟练,导致整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此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已然成为当前社会对“信息技术+教育”深度融合的迫切需求。
二、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背景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认知存在误区
面对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大背景,大部分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或多或少都有所提高,但是在信息的认知上或者是在索求信息的认知上出现了误区。一是有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欠缺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简单地误认为信息技术就是使用电脑等设备的操作应用能力,对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了解不足,参与不够、缺乏对信息捕获的敏锐度;二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大部分教师仅会简单地从综合网页上获取相关所需信息,获取信息的途径过于单一,而对一些专业的搜索引擎、数据分析以及网络平台获取相关教育教学信息的水平较弱,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对教育教学的作用,没有借助专业教育资源平台获取信息;三是部分教师对信息资源的道德意识薄弱,缺乏信息主体意识以及信息法律意识,对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抄袭剽窃,在未征得信息主体的同意下,非法采用和获取他人的劳动成果。
2.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在“信息技术+教育”大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仅要求教师在教学技术信息化,更加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一系列的因素信息化,这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上有较大的挑战和要求。针对部分教龄较长的教师,其存在信息技术水平较弱,信息平台使用不擅长、信息资源处理能力不足的现象。在疫情发生后一段时间,笔者对自身工作所在幼儿园开展了“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调查时发现,参与调查的65名教师中,其中64.62%的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欠缺”,如下表所示。
3.欠缺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能力
“信息化+教育”是一个相对全面的教学系统,既包括信息技术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平台载体,另外也包括支持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大量课程资源。在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大部分教师仅能采用图片展示、PPT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更甚者全是“拿来主义”,信息资源仅靠大众平台上现有的素材,很少能根据教育教学实际所需自我开发优质资源。可见,大部分教师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相对较弱。在调查中也发现,有超过半数教师认为独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有一定的难度。
4.信息技术教学积极主动性不强
在不断更新的信息化教育时代,部分教师对该种环境下的新理念、新知识、新策略、新技能表现出不愿意学,也不想学的态度,认为传统的教育教学下也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不愿意去尝试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没有跟上信息社会的时代步伐。同时,学校层面也较少出台信息技术应用奖励机制,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培训体系,没有制定教师信息技术评价考核标准体系,没有制度层面的支持,难以激发起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举措
1.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观念意识
幼儿园要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幼儿教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更好地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服务,首要就是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观念和意识,激发起幼儿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兴趣感和成就感,并形成需求动机,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然而信息技术意识的培养决不是依靠单一的讲座或者几场培训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园所通过相关行为指导、考评制度、奖励机制等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培养,渐进式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逐渐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从而促进其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2.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是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条件,只有配备适合的硬件、软件环境,才能为保证教师顺利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供“用武之地”,为提升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供基本保障。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建设是信息化教育和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幼儿园可从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方面出发。在硬件方面,需要强化网络工程设施建设,提升相关网络设备,提高网络速度,投入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如建设多媒体功能室、智慧课堂、计算机机房等,满足园所教学区域有线及无线的全覆盖以及园所设施设备全达标的物质基础建设。在软件方面,联系专业团队根据园所实际共同打造共享、开放、协作的智慧网络云教学平台,及时增添、更新、升级相关软件功能和素材,开发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信息库,设计高质量的云课程,后续可构建独树一帜的信息化校本课程。幼儿园可持续地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建设,为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供长期有效的支持。
3.搭建信息技术培养合格体系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体系的搭建需要根据园所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实际情况,遵循层次性、可操作性、合格性的原则,将信息技术培养内容按需求划分为若干个板块,将培养人员划分不同类型、将培养的深度划分为不同层次,采取螺旋式递进的培养模式,逐渐提高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在培养的内容上,可以根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信息资源开发能力、信息技术收集处理能力、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等维度进行划分;在培养人员上可根据教师的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如管理者、教学者、技术者等;在培养深度上,可根据教师工作需求分成高级、中级、初级等。
在开展幼儿园培训综合体系的过程中,幼儿园应当做到谋划全局,统一部署,发动园所教师全员参加,应培尽培,不漏一人。制定“三年一轮回”的培训标准,定期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分内容的线上线下培训活动,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完成培训任务。完成任务并通过考核的教师由单位颁发相应合格证,未通过者则继续参加下一轮培训学习。在此过程中,园所可边培训、边总结、边完善,逐步搭建起信息技术培训合格体系。
4.构建信息技术应用激励机制
园所想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构建信息技术应用激励机制是其中一项重要保障。信息技术应用激励机制需要形成制度,并搭建起政策鼓励、支持服务、评价激励等体系,鼓励教师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方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一是园所可将云课程建设、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纳入激励机制当中,对积极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并获得良好成效的教师进行薪酬上的激励体现,推动教师主动、积极投入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二是估计教师积极参加各类信息技术比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力及素养,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让更多教师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最终形成教师信息技术提升与信息化教育革新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幼儿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是必要且必然的趋势,面对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幼儿园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君.幼儿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30):12-13.
[2]李元萍.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分析[J].亚太教育,2019(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