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如何改进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和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发展提出了更为深远的要求。而基础教育体系,包括小学教育体系和中学教育体系,对提升我国人才文化素养、打造我国人才核心素养等层面具备重要意义,基础教育承担着公众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素养提升的任务。其中,高中英语学科作为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基础学科,与语文、数学一样具备重要占比。高中英语学科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反馈学生的核心素养建设,实现素质教育。本文从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入手,结合相关文献和课堂实证教学研究,通过分析素质教育内涵,提出在高中英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相较于以往的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层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增长。对学生而言,以往的高中英语学习存在较重的课业负担和较大的挑战性,这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产生一定的挑战。从应试角度而言,高中英语作为必考科目,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从素质教育角度而言,高中英语学习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西方社会知识、了解西方社会文化、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英语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度,高中英语学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日后生活具备重要的意义。上述叙述也说明了从素质教育角度来落实高中英语学科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素质教育的内涵层面入手,深入英语学科教学与学生语言素质、文化素质和学习策略等维度的建设意义入手,来引出高中英语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途径结合的可能性。
一、素质教育内涵
1.语言素质
对高中英语教学乃至是英语学习而言,语言素质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方面。首先,语言素质可以从知识层面进行理解,知识层面包括字词字音理解;在词汇积累和语法积累层面,语言知识也包括掌握困难度较高的语篇理解和积累。其次是语言技能层面,语言技能层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视听和拼读以及拼写等技能运用。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和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语言技能素质,需要将听说读写进行融会贯通的教学和考核工作。
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语言技能,这都是学生实现实际生活的基础,两者都是为学生在日后能成功将英语从知识层面上升为技能层面、反馈实际生活和日常交际服务的。对学生个体而言,要通过英语语言去理解和表达事物,那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和掌握语言运用技能,
语言素质的深层次体现则是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能力。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是需要结合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的,具备一定的难度。就我国教育体系现状而言,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和提升教学效率,英语课堂过程中汉语的使用率相对偏高,学生在进行知识理解和学习过程时也会不由自主地使用汉语去简化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就思维的结构过程而言,学生在进行理解时,首先会将接触到的英语知识在脑中转化为汉语,语言的转化过程具备一定的误差和失真性,这也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效率,阻碍了学生的语言素质的发展;而就英语表达过程而言,学生在进行实际表达时,不可避免的会在思维过程中,先以汉语形式展现所需阐述的想法和所想表达的内容,而后将汉语内容转化成英语内容再进行表达。这个过程不仅存在与语言理解过程同样的失真性,也严重局限了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流利性。上述现象也解释了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具备较高的理论文化素养,对于字词字义和英语语法具备较高的掌握程度,能获得较好的书面作业表现和成绩体现。而在语言的运用能力层面则存在弊端,学生不善于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和表达,不善于运用英语思维习惯去认知和解释学习和生活,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素质的发展。
2.文化素质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具备丰富的语言历史和文化内涵。将英语的语言历史和文化内涵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是教师需要普及和进行的教学工作之一。因此,基于英语教学的文化特征,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英语文化素质。
英语文化素质主要是指英语的文化环境特点。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工作时,应将对应英语语言环境国家的历史发展、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或文学艺术成就等概念转化成教材,面向学生进行授课,给予学生机会学习和认知英语环境地区的文化。在进行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背景的理解。反馈到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发展,教师应深度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点。高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认知和接受能力,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比较性特征和敏感性,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
英语文化素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全面发展是必须的。若是学生脱离了英语的文化环境,而仅仅只是学习语言,那么学生将难以深度理解和认知语言的艺术魅力。若是学生在英语语言时,已充分认知本土语言环境特点,充分适应本土语言环境,那么学生将能充分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充分认知中外文化差异,进而提升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3.学习策略
除去学生的知识层面,学生如何获取文化知识、达到学习目的,即学生如何采取一定的学习策略去进行英语学习和认知也是十分重要的素质。英语学习的相关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资源策略和交际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学习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定步骤方法;资源策略是指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力,也包括学生自主找寻资源提升学习成效的能力;交际策略则是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时,采取的话术和交际习惯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习策略是灵活多变的,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学习策略也有所不同。对教师而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习惯和认知特点,引导其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高中英语素质教育实施途径
1.深化语言教学,形成文化育人
素质教育的首要特点是文化教育,也可称其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知识传授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将文化教育贯穿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夯实教材基础,为学生深化认知理解进行铺垫;其次,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的契合度,英语教学应具备时代特点,同时应具备一定的文化视野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英语语言环境国家的风俗和文化艺术等特点,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认知理解,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去认知英语国家的语言环境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教学活动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师生互动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具备直接关系。首先,对教师而言,在提升自身英语语言水平和素养的同时,也需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文化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策略。高效的学习策略能反馈和帮助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积极观察,用于体验,认真实践,参与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中,这是学生的认知策略层面;其次,在资源策略层面,教师需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进步效益,正如前文所言,将课堂教学内容从单纯的知识讲述丰富到文化认知层面,同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形成用英语获取学习资源、用英语思维方式去认识和分析相关问题现象的能力,这时学生的资源策略层面;再次,在交际策略层面,教师需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合作互动的阅读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具备团队合作性质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三、结束语
通过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工作,打造学生的语言素养、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和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成为重要的课题。高中英语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质量要求不能局限于提升学生的书面作业质量和考试成绩体现,应将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相联系,从文化涵养和学习策略等维度,打破应试教育的观念束缚,创新人才培养格局,助力社会发展。
(本文系广东省郭贤良名教师工作室成果)
责任编辑 钟春雪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