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
——以J学校小学低年级为例
【摘要】父亲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元素,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然而,现代社会中,父亲缺席儿童家庭教育的现象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对儿童学业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儿童在家学习与生活时间增长,母亲具备同样的工作需求,“父亲参与”的缺失更增大了母亲对儿童的陪伴、辅导、教养压力,因此迫切呼唤父亲角色回归本位。本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作出分析,帮助父亲认识参与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探讨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实际现状,借助家校共育便利,提出一些具体的可行性策略,助力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加强父亲参与的广度和质量。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亲参与; 低年级
学校和家庭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两个重要系统,父亲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元素,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对儿童认知能力与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良好性格的养成、社会性的发展、价值观的建立均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促进儿童的学业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家庭教育离不开父母的参与。由于社会发展,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日渐突显。但是,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母亲就业机会的广泛增多以及生活的日渐富足,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职能被重新定义,他们参与家庭教育的价值也越来越多地被认可,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家校协同共育,父亲的缺位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对儿童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新冠疫情以来,儿童在家学习与生活时间增长,而母亲具备同样的工作需求,“父亲参与”的缺失更是增大了母亲对儿童的陪伴、辅导、教养压力,因此迫切呼唤父亲角色回归本位。
一、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现状调查
1.调查依据
Lamb最初明确提出了父母介入的观念,他觉得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应该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他建议,父亲应该直接参与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喂饭、玩乐、指导读书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父亲的参与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至关重要。耶鲁学院的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儿童智商更高,智慧更发展,精力旺盛,擅长社交,成绩更优秀,在学业方面表现更出色。因此,父亲参与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多尔蒂等人(1998)提出了一种新的家庭生态系统理论,用以解释父子关系的影响模型。他们认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与其个人因素(包含角色认同、亲职专业知识与技能、年纪、教育程度、工作时数及其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见,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与其年龄、职业和月收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彭欢学者的深入研究表明,随着孩子年纪的增加,父亲的行动支持作用越发重要,如果缺少父亲的行动支撑,将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对其社会能力的开发造成不能忽略的影响。
2.调查结果
基于以上理论研究与分析,笔者对J学校低年段的学生父亲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影响父亲参与的20个问题。其中包括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基本信息,还有父亲参与孩子学习生活的现状,以及父亲的育儿习惯与思想等。本次调查参与人数为493人,全部有效。根据下表数据显示,J学校低年级父亲年龄大多在35-45岁之间,属于家里的重要劳动力,职业以专业人员、劳动技术人员和个体经营者为主,单亲或重组家庭占比为5.47%,但月收入普遍都在1万以上,远超出当地平均收入水平。由此也可以看出,J学校的孩子在经济生活条件上是比较优渥的。而关于育儿习惯与思想方面,父亲们意识都比较一致,没有特别偏激的想法,然而,尽管父亲们有着积极的育儿思想,但参与孩子的学生生活和功课辅导却又是比较少的。
二、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问题及原因
根据数据分析以及抽调访谈,我们可以确立在J学校小学低年级,儿童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父亲投入的时间较少。第二,父亲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投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传统家庭生存模式影响
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母亲就业机会增多,孩子们的家园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呼吁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然而,由于父亲仍然是家庭经济主要支柱,他们将大部分精神和工作时间都放在家庭生计上,对孩子的发展和家庭教育缺乏关注。
2.受传统家庭男女角色观念影响
在“您认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吗?”这一问题中,超过40%以上的父亲表示比较认同。这表明,处在21世纪的家长们依然认为抚养和陪伴儿童主要是母亲的责任,父亲明显缺乏主动参与家庭教育的意识或意愿。
3.受现代人际交往方式与个人兴趣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生代父母群体不断壮大,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与个人兴趣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手机、平板、电脑等占据了父亲们休闲生活的大部分空间。在J学校的专项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表示,父亲在空闲时间更喜欢玩手机和游戏,而不愿意陪伴自己。父亲们也坦诚表示,他们在工作之余,经常会选择刷抖音等消遣方式,而没有太多时间去陪伴孩子,即使有时勉强陪伴,也是一种消极的陪伴,只有身体上的接触,而没有真正投入。这种单纯的陪伴时间积累,不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的改善策略探究
根据前期对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分析,结合J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尝试做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善策略。
1.提高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意识,助力掌握科学育儿知识
只有从思想上提升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的意识,才能真正调动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在陪伴孩子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首先,通过对低年级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特点及需求进行分析,宣传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强化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升父亲的认识水平,转变其传统观念。其次,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帮助父亲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提高其陪伴儿童的质量。其实,父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零碎的时间和场合里参与儿童家庭教育,如:父亲下班后可以减少一些没必要的社交活动,减少玩手机、打游戏的时间,尝试多与孩子相处。父亲也可以试着每天指导孩子穿衣服、整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具等,通过这些小事,既可以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又能使孩子真正感受到父亲的照顾。再次,通过优秀父亲的育儿经验分享会,提供经验交流的机会,在分享好做法的同时,激发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的积极性。拥有良好亲子关系的父亲一般都会与孩子进行较多的互动,避免和孩子待在一起时心不在焉,例如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做运动,陪孩子去游玩等。哪怕是经常需要出差或加班的父亲,也可以利用休息的间隙与孩子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多与孩子说话聊天,让孩子看到父亲的面容,听到父亲的心声,感受到父爱的存在,以此促进父亲与子女间的感情。
2.创造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机会,延长父亲与孩子的共处时间
借助学校的便利,在节假日或寒暑假里向父亲发起亲子活动倡议,以任务式促进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同时,通过写心得体会的形式,让孩子和父亲分别表达在加强亲子互动后的感受与收获,既能强化彼此的感受,又能增进感情,还能帮助父亲看到他的参与给孩子带来的不同收获。
3.鼓励家庭给予更多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机会
充分利用家校合作的力量,向家庭成员宣讲鼓励父亲创造参与家庭教育。母亲作为支持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的关键人物,首先要改变固有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鼓励和支持父亲,并为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条件和机会。其他长辈避免为孩子承包大小事务或过度溺爱孩子,尽量给予年轻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的机会,营造一起引导、支持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本文系佛山市教育科学规划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J学校小学低年级为例”(课题编号:2020jtzx9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赵连伟.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失现象调查及其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3-27.
[3]朱虹.促进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策略[J].家教世界,2020(36):4-5.
[4]蒋素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