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足球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

陈忠其
  
广东教学报
2023年6期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梁钊林纪念小学

【摘要】校园足球是为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之一。它是小学体育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教育和德育重要的一环。在小学各个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及运用何种模式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是德育渗透研究的重点。本文探讨如何在小学校园足球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模式和方法渗透德育,试图找出更合适的德育渗透方法,以培育学生健全的体格和人格。

【关键词】小学体育;立德树人;德育渗透;游戏化教学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各种不同的观点、信念、情感、意志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表达上,而是在他们实际行动中流露出来。这赋予了体育特殊而重要的德育功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好动、敏感、模仿力强、自控力不足、自尊心和自主性强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只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可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运用兴趣盎然的游戏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游戏,并在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渗透德育,让他们在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下完成身体练习,效果自然会令人满意。校园足球是体育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影响广泛且有效。教师在足球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和方法,能给学生在规则意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爱国主义、决策能力、个性发展等方面带来重大影响。

一、游戏化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有效手段

游戏化教学模式让学生从遵守游戏规则过渡到遵守学校规范、社会秩序,这就是德育渗透的过程,具有肯定作用。每个足球游戏都有其特定的方法和规则。教师让学生在特定的规则中练习和比赛,既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又可以让游戏顺利进行。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发现游戏规则很重要,因为不遵守规则,会让自己或自己的队伍受到“约束”和“惩罚”进而失利。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有各种规章制度,社会也有各种不同的秩序和规范,如果不遵守,也是会受到“教训”和“惩罚”。例如,教师可以足球游戏“颠球接力比赛”中设置一个规则:每个学生需要颠球多少次,次数不足的要“罚停”五秒或者十秒,让学生体会“违规”带来的后果,进而教育学生不仅要在班级和学校里要遵守规范,在家里和社会上也是如此,达到渗透德育的效果。

二、游戏化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游戏化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在渴望胜利中形成紧密的交流和协作,有利于其团结协作,进而渗透德育中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足球比赛是一个团队的比赛,足球游戏是多人协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差异,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得很好,但游戏规则又要求整个团队完成,这就需要集体通过交流形成紧密融洽的协作关系。团结协作是必须且重要的因素,例如,在足球游戏“集体运球”中,教师可要求每组学生围成一圈,从起点共同运一个球到终点。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失误(球从圈中漏出)则回到起点重新开始。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失误现象,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行为:懊恼、气愤、埋怨、鼓励、赞扬等。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对团队的配合影响比较大。如果队伍出现影响团结的因素时,就是最好的德育渗透时机:教师可对较为落后的学生给予口头上的鼓励和表扬,对表现较好但有埋怨队友行为的学生给予指正,让学生明白,这个集体需要靠大家一起付出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三、游戏化教学模式能体现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足球比赛往往会让人产生“争强好胜”心理。在足球比赛中,一些学生为了获得胜利,会努力拼搏,提升能力,但是有时候并不能达到目标,学生在经历挫折后依然坚定目标,愈挫愈勇,这就是学生顽强拼搏的体现。

激烈的足球比赛中处处能体现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游戏中也一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难度的方法和规则,让学生经过顽强拼搏后才能达到目标。例如,足球游戏“控球比赛”中,如果没时间限制,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但如果设置时间并且是越来越短的时间后,完成的难度就增大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越挫越勇,当学生想放弃,教师和同学可以给予其适当的鼓励,让其想放弃的念头消失,进而继续努力地达到目标。教师要教育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深刻了解自己的不足,并且制定相应的计划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培育学生坚韧的品格,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不退缩,勇往直前,从容面对。

四、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决策能力

生活中有些机会失去了可能就再也没有了,足球比赛中的机会也是如此。学生能否更好地判断和选择,将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学生在游戏中刚开始的判断和选择往往是片面的、随机的,对判断和选择的难度不太明确。随着游戏的拓展,学生需要判断和选择的地方越来越多,这时,教师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让其大胆地做决定,决定了就努力去做。慢慢地,学生就会适应游戏,其判断和选择自然就准确和成熟了。随着决策能力的提高,学生将形成独立、自主、自信的品质,这也是一种德育渗透方式。

五、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有个性

体育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个性主要是指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思想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面对困难,能有团队意识的品质。

足球场上的队员因其个性不同,在团队中所处的位置上也会不同,有的人内敛、冷静,有的人有外向、张扬等。对队伍的管理和调度是一个优秀教练员必备的技巧。我们在设置足球游戏时,需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规则或者要求,以便更好地开展游戏。例如,在足球游戏中,有些学生完成得较好,可以让学生挑战一些更难的动作,主要是为了培养其谦虚谨慎的态度。也可以让一些个性比较张扬的学生来做小组长管理组员,或者让其来帮组员完成动作目标等,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克制任性的能力,加强团队意识,学会沟通交流。对那些有创造性但个性冲动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学会疏导自己的情绪,能遵守团队规则,根据其优势,把他们塑造成理想的人才。

六、结语

体育除了要学生做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外,还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同时,我们应该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在足球等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表现在:1.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其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推动学生之间互相关心,愿为集体和同学服务;2.加强对学生的团队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与荣誉感,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3.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遇到困难不妥协,勇于面对,突破自我,顽强拼搏的能力。小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决定了小学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是努力探索适应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实际的教育方式,要善于处理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足球教学更要善于挖掘游戏化教学的灵动性,发挥其积极意义,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李世平,陈学东.浅谈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M].中学教育参考,2011(3):108.

责任编辑    李    源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