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生活化情境任务驱动单元整合学习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教学实践

陈煊
  
广东教学报
2023年7期
潮州市金山中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颁布以来,语文核心素养及学生语文实践成为语文教学两大核心点。如何在语文学习任务群里做好大单元学习设计,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新任务。本文从单元整合学习背景出发,以逻辑思维学习为例,从概念界定、生活情景引入、实际运用及结构分析四方面进行单元学习任务设计,推动学生深入了解学习逻辑这一大单元,并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生活化情境;单元整合;思维能力

一、理论背景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布,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受到一定冲击。2017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倡导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2020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大单元”教学,把真实生活带进课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认为:“这里所倡导的单元设计与原来的教材单元内容有所不同,最大的差异在于划分单元的依据不只是内容,而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的教学单位。”

大单元教学有别于教材内容的单元。教师如何去分解和建构?如何有效地推进大单元教学?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陆志平认为:“任务群中的每一个单元以生活为基础选择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在真实地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设置生活化情境任务,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情境任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单元整合学习背景

2020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的重要性,“逻辑”或“逻辑思维”一词出现多达22次。逻辑单元不仅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求落实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和语言任务群的相关要求,还为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夯实基础,为思维训练和思辨读写提供方法。但学生在逻辑单元学习之前,只有接触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中的“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单元,对“逻辑”可以说毫无基础,从未系统学过。而逻辑思维不清晰,还会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弱、语言表达不流畅、作文条理不清等。讲逻辑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笔者与学校科组教师根据2020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查阅有关逻辑学的书籍资料,借鉴其它学校的教学经验,最终将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定为:开展题为“大学生毕业后是选择回家乡就业还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辩论赛以及辩论稿写作。核心任务以与高中生切身相关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话题,以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化情境任务推动整个大单元学习。

三、单元教学实践

围绕生活化情境任务——开展题为“大学生毕业后是选择回家乡就业还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辩论赛以及辩论稿写作,本单元教学分为四个课段。

第一课段:学会概念界定

核心任务:界定辩论赛辩论题目中的关键概念,尝试就辩论题目提出命题(观点)。

学习活动:

1.阅读《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00~204页“资料链接”,分组完成“学习任务单1”。

2.各小组分别界定辩论赛辩论题目“大学毕业后是选择回家乡就业还是留在大城市工作”中的关键概念(例如“就业”),并就辩论题目提出命题(观点),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2”。

第二课段:生活中的“神逻辑”

核心任务:辨清谬误,迁移生活。

学习活动:

1.阅读文中“发现潜在的逻辑谬误”这一学习活动的相关内容和教师补充的相关资料,了解逻辑的一些基本规律的概念。

2.分组完成对现实案例(教师自编)中的逻辑谬误的标注、分析和修改。

3.通过过去的历史小故事案例(例如“周恩来总理妙答美国记者”)了解“反逻辑”的语言艺术,综合本课段所学内容,修改辩论稿。

第三课段: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核心任务:走进推理,归纳形式。

学习活动:

1.教师讲授:列举日常事例或者经典故事,掌握概括推理形式的方法。

2.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自主归纳概括推理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单3”。

3.根据“学习任务单2”确定的辩论命题,运用多种推理形式拟写辩题的推理过程。

第四课段:分析论证结构。

核心任务:整理论证,完成写作。

学习活动:

1.依据学习资源,了解论证的相关知识,掌握常见的论证形式与论证方法。

2.结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依托学会剖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3.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自主完成辩论稿的写作,注意明确写作思路。

4.根据辩论命题选拔选手参加辩论赛,选手组队修改辩论稿,进行辩论赛,最后进行辩论总结点评。

四、单元设计反思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属于语言积累、梳理、探究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两个学习任务群都有相同的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

本单元学习设计将常见的生活情景与理论知识结合,既提升了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减轻学生对于逻辑知识的畏难情绪,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引入多种学习资源,包括专业的逻辑学书籍、逻辑学论文,还有对现实生活的观照,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认清所处的社会与生活。同时,多种语文素养结合,既有深度的阅读素养的渗透,也外化为说和写的表达,指向辩论稿的写作与辩论赛的参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逻辑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学生学习逻辑理论知识时,能够结合读写训练,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3]陆志平,七问语文大单元[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1.

[4]刘葵,韩露.思辨性阅读与表达[M].语文出版社,2021.

[5]杨向东.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案例[N].中国教育报,2018-5-30(5).

[6]杨锦涛,赵宁宁.逻辑的力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第四单元专题学习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A版,2021.

[7]刘丹妮.感受逻辑的力量——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四单元专题学习设计[J].学语文,2020.

责任编辑    杨    杰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