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的路径探索

史煜琼
  
广东教学报
2023年9期
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厚流光。将其引入中职思政课教学中, 对中职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提升中职生的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要深入发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找准其与中职思政课内容的契合点,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职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学科;核心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确立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是学生能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五项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包含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与公共参与五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观念、品格和基本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爱国精神、人格修养、民族精神、法治精神等方面内容,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落实中职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中职思政课, 需要根据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要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不断探寻新路径。然后在实践中检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

一、精选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中职思政课程基础模块有四部分。政治认同素养和公共参与的内容集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职业精神和健全人格素养在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职业道德与法治部分集中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这些知识点批判性地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比如,收集包含敬业精神、劳动精神、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等精神内蕴的名人故事引入职业精神和健全人格的教育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培育工匠精神、健全人格。在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中,教师可将体现爱国主义、精诚团结、和谐共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典故融入其中,如,教学爱国主义精神时引入古诗文《登西台恸哭记》,用“岳飞学艺”的故事激励学生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奋斗。在法治意识的培育中,教师可用传统法治文化与现代法治作比较,比如,引入“悬法象魏”“十恶不赦”“废除肉刑”等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法治的进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进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挑选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选择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格局与气度、反映时代精神、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作品与产品,例如,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以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等精彩活动中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绽放的极致之美的同时,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政治认同感。

二、灵活运用能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教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精神内涵之美,也有形式之美。若是在教学中教师能使用展现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会自然地产生认同感。叙事化教学法就是这样的教学法。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美德,故事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教师可以精心挑选蕴含核心素养元素的好故事,通过讲好故事,提升学生对思政元素的认知,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核心素养。比如,可以用“世有千年池厝渡,人无百年郑大进”的名言故事来培育学生对话协商、沟通合作的公共参与素养。

另外,面对“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直播、VR技术等新技术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比如,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播放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采用5G+AR技术的《只此青绿》节目,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深入理解天人合一、万物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教师可开设“诗词会”“经典咏流传”等沉浸式活动,让学生在感受美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认同、内化思政课程核心素养内容。

三、借助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实践的教学形式直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学习效果会更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包括社团活动和社区服务等在内的公共服务,通过参与社区服务融入本地文化氛围,理解吸收本土文化精神;或是设计主题思政教育活动,例如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活动”“潮汕名人故事展”等,让学生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经典,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核心素养。

校外,教师可利用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翁万达、林大钦等名人文化资源;潮汕饮食文化、潮汕茶文化、英歌舞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组织学生了解当地文化、开展项目调研、参观体验、现场教学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文化素养,培育学科素养。

中职思政课教学是中职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生的思政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有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融合的路径,帮助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勇敢承担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邓齐飞,尹长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原则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3(1):110-113.

[2]尹芳芳,潘建林.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探析——以义乌历史文化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33(12):157-159.

[3]黄雪晴.思政课程的良师 课程思政的益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11):87-88.

[4]石岩,王学俭.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及实现路径[J].教学与研究,2021(9):91-99.

[5]沈江平.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重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4-5.

[6]张龙.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理论”和“论理”: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9(4):51-53.

责任编辑    陈    洋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