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1+X”证书制度下中职会计事务专业“智能财税”课证融通的实践与探索

贾莹莹
  
广东教学报
2023年10期
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本文以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问题着手分析了会计事务专业“智能财税”课证融通的必要性,并从课程融入、师资培训等方面阐述了具体改革措施,主要是基于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重构。在课证融通的探索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质量提高,显示出职业教育课证融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中职教育;“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一、背景

根据《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文件精神,实施1+X证书制度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创新。为此,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事务专业与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开展1+X智能财税证书试点工作。学生学习考试后可以获得“1+X”智能财税证书,有助于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岗位适应能力。

二、“课证融通”前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够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分离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会计事务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出纳实务;实训课程有企业经营模拟沙盘、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实训等课程。从课程名称及教学内容中不难发现,理论与实训相互分离,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效果差。因此,急需优化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训结合。

(二)智能财税“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教师资格,又有专业资格的教师,也就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教师,目前会计事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普遍久在教学岗位,缺乏实践工作经验,长期脱离企业实际,加之时代变化较快,大数据云平台等越来越普及,导致智能财税双师队伍滞后,急需参加企业培训或实践锻炼。

三、“课证融通”的具体改革措施

1+X“智能财税”涉及的课程内容较多,为了更好地进行课证融通,需将课程与证书进行融合,具体措施如下。

(1)强化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企业财务会计知识是一切的根基,将企业财务会计融入到智能财税证书考证当中,以智能财税考证平台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练习过程中实时补充和拓展相关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就能够及时运用,同时能够在理论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整合会计信息化课程:传统会计信息化课程我们采用的是用友软件,前期初始化工作比较关键,需要很长时间设置,而且一旦出错就会影响到后面,学生由于不细心经常导致后面做不了,要重新做,极大影响学习兴趣。而课证融通要求与智能财税考证结合,智能财税的信息化系统非常智能,前期的初始化没有那么多工作量,后面的总账功能与报表功能等也是优化后的课程,学生学完之后出去企业很容易上手。

(3)优化税费核算与纳税申报课程:“智能财税”课证融通中很重要的内容便是税费核算与纳税申报,融通之前该课程授课内容主要是常见税种的计算与后期的纳税申报,而课证融通之后我们借助智能财税的软件平台,结合实训案例,以真实的工作案例流程融合教学内容,在模拟的企业实践工作中遇到何种税种便及时学习如何计算和申报该税种,这样学生比较容易与实际工作结合。

(4)新增财务数据分析课程: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财务数据分析课程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智能财税也需要有财务数据分析的能力,在课证融通的需要下,我们从2020级第五学期开始新增财务数据分析课程,逐步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目前已完成一届学生的培养,学生反馈较好。

(二)师资培训

为了解决我校智能财税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且缺乏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能力等问题,学校积极鼓励老师们参加培训和实践。2022年10月会计事务专业有6位教师参加了智能财税“课证融通”中级师资培训,2023年6月又有4位老师继续参加该培训,目前已有10位拥有智能财税中级讲师资格的教师。2023年4月我校与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在工作室的基础上鼓励老师下企业实践。培训和实践可以让教师接触到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和资讯,不断拓宽眼界,并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自身实操技能。

四、“课证融通”成果显著,教育质量提高

考证方面,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成功申报2020、2021、2022年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试点单位。2020年证书考证通过率为95%,2021年证书考核通过率为97%,2022年为95.6%,连续三年考证通过率超95%,教学效果好。

课程建设方面,会计事务专业按照国家新标准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进行“课证融通”,目前智能财税(1+X)相关课程已融合企业会计实务、纳税实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财务数据分析等课程。同时《基础会计》课程上线智慧职教平台已于2022年9月份开课,已有250多人参与选课。另外,结合“课证融通”课程已完成1+X智能财税工作手册式教材初稿、会计基本技能教材初稿,正准备出版事宜,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提高。

技能竞赛方面,财经部会计事务专业历年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省、国家级等各项比赛。“智能财税”课证融通之后,广东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中,财经部学生近两年共获省级奖项18项。2023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会计事务专业师生共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学生技能获得大幅提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师资方面,教师“课证融通”教学能力提高,同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焕雯.“1+X”证书背景下智能财税人才培养实施路径的探索——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10):64-66,70.

[2]陈有为,欧琼,万智玉等.智能财税“1+X”证书制度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营销界,2022(17):161-163.

[3]黄银利.基于智能财税“1+X”证书制度下会计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3):60-63.

[4]陈花兰.基于“1+X”证书的高职会计实践课程教学设计——以智能财税技能证书为例[J].财会学习,2022(15):148-150.

责任编辑 洪冬梅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