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真实性问题解决的“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杨山青
  
广东教学报
2023年10期
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教学与评价方式的全新体验,主要面向有效教学的实践讨论,涉及课程与评价两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倡导教、学、评一体化,就是根据课程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和“会什么”三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相关理论,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单元整体视域出发,诠释了基于问题的学习,建构了基于真实性问题解决的“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以人教版(2013版)八年级下册Unit4为例进行了基于真实性问题解决的“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

【关键词】初中;真实性问题;“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要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深入解读和分析单元内各语篇及相关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组,建立单元内各语篇内容之间及语篇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

二、现阶段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近年提出要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目前我们的教学实践与现实世界严重脱钩。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第一,未能激发和保持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第二,没有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第三,没有建立基于理解的位置记忆。

三、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最早应用于医学领域,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教育阶段的各类学科教学中,它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英语 课程标准(2017年版)》 (以下简称《课标》) 在“课程内容”板块明确指出:“学生所有的语言 学习活动都应该围绕具体的主题语境,在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的学 习、语言技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鉴别和评判能力。”

四、真实性问题解决的“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建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认为,在教育评价范式中,评价与教学、学习紧密地绞缠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学、学习应当是“数据驱动”(data-driven)的,而数据就来自于评价;评价持续地镶嵌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之中,而不只在教学、学习终结之后实施;教学、学习、评价三者共享目标。

本文尝试将真实性问题解决的“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发现学生真实的问题。第二步是汇总学生问题并归纳。第三步是衔接学生真实问题与单元教学目标。第四步是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开展教学设计。第五步是进行教学反馈。

五、基于真实性问题解决的“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如何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师首先要从课程大观念出发,阐述单元教学的核心理念;第二,从课程内容视角,研读单元全部内容,提炼单元大、小观念,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第三,围绕具体语篇,梳理结构化知识和语言重点,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第四,基于大观念对单元内课时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并基于规划设计各语篇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建构小观念并逐步形成单元大观念。在活动设计中,同步拟定课堂评价的方式和具体的评价要点,推进教、学、评一体化。

以下是以人教版Go for it(2013年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4为例进行的“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

(一)发现学生真实问题

学生真实问题的发现,源自问卷调查和教师观察两种途径

(1)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得出青少年面临学习压力、交友困难、睡眠不足、考试焦虑和人际关系的问题。

(2)教师观察

备课就是要备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平时观察,从学生已知、个体差异、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四个方面分析学生学情。

(二)根据学生真实问题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教学目标:讨论真实问题并且给解决问题的建议

(2)学生学习目标:如何高效备考地理生物考试

(3)教学评价反馈:尝试描述学生备考困难、尝试给具体详细的建议、尝试正确使用目标语言

(三)单元整体分析

依据单元话题和教学内容,分析单元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

(四)分课时实施教学活动

依据单元大观念,先进行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分为四个课时。

(1)第一课时“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思路

(2)第二课时“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思路

(3)第三课时“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思路

(4)第四课时“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思路

(五)教学资源补充

为完善教学内容,补充一段视频和一篇文章。视频内容是关于谷爱凌如何面对压力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为自己的目标持续奋斗。文章源自21世纪报纸初中版学生对“双减”的看法。

(六)单元设计特色

本单元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1)问题导向

基于课前网络问卷调查和教师观察,发现青少年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2)学科育人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学会辩证看待问题。

(3)“教-学-评”一体化

课时活动服务于课时小观念,四个小观念服务于大观念,并且开展多种方式的持续性评价。

(4)分析作业

针对不同学生的真实水平,布置分层作业。

基于学生现实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教师立足主题意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通过课堂师生和生生互动激发语言生成,促进语言运用,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向素养转化,深化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达成了学习目标。本单元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就是评价的工具不够丰富,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真实状况。以后笔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各类评价工具。

【本文系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英语学科教研基地(东莞)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 中小学管理,201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刘微.真实性问题情境的设计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21(11).

[4]王蔷,周密,蔡铭珂.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 [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刘铭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