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立德树人,多元探索

—德育渗透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实践

黄爱桃
  
广东教学报
2023年11期
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讨论立德树人背景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旨在通过初中音乐教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音乐;德育

新课改后,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在教学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因此,音乐教师应当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核心,对教学方法、课程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发掘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元素,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初中音乐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之一。在新课改后,音乐课程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初中音乐教师不仅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此同时,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一些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过度重视音乐知识和技巧的讲授,忽视了利用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得音乐课堂无法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一些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创新,导致音乐课的教学过程过于花哨,脱离了立德树人的本质;还有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更没有重视学生的主导者角色,一味地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积极性大幅度下降。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更无法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德育。因此,音乐教师应当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在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对学生开展德育的有效措施。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音乐德育策略

第一,深入研究音乐教材,积极挖掘德育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将音乐教材作为核心。音乐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就需要合理地把握教材,深入地挖掘音乐课本中的德育元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背景资料,为学生拓展知识储备。音乐教材中所编排的音乐作品大多数具有非常丰富的创作背景,这些都是音乐教师开展德育的重要辅助资料,音乐教师应当合理地利用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故事等,对学生开展德育。首先,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明确教学的切入点,将德育融入到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认知等方面进行培养。比如,粤教花城版初中音乐教材七下第一单元“岭南春早”中编录了《岭南春早》《春天的故事》《东方之珠》等歌曲,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非常具有德育价值,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还要将歌曲创作背景、历史故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歌词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此外,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发挥自身的组织引领作用,给学生作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引导。音乐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协助者,应当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导者角色,以自身的情感作为导向,对学生开展正面化的情感教育。因此,音乐教师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正面情感因素和德育元素,对学生开展适宜的德育。

第二,注重演唱与聆听,渗透德育。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聆听。在初中音乐教学里,演唱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音乐教师要把握机会,在演唱与聆听的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德育。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还要帮助学生通过演唱表达出正确的情感。比如,学生在演唱爱国歌曲时,教师可以结合歌曲的内容、创作背景等,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了解歌曲中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再在学生的演唱中指导其情感的表达,使学生能够通过树立积极向上的爱国情感,正确地应用演唱技巧来演唱歌曲。又如,在爱国歌曲的合唱中,教师可以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因为在大多数的爱国歌曲合唱中,都需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组负责不同的演唱内容,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聆听技巧进行培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真地聆听,体验不同声部的情感起伏和变化,从而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下完成爱国歌曲的合唱。粤教花城版初中音乐教材七下中还收录了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感悟独奏曲中的思乡之情,提升学生的故土情怀。

第三,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形式。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渗透德育。首先,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多媒体情境,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歌曲的情感和内涵。比如在教学《南泥湾》时,音乐教师可以播放与日军侵华、南泥湾开荒屯田有关的电影、短视频等,使学生了解《南泥湾》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情境感染学生,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其次,音乐教师要丰富教学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校园内组织音乐剧表演,比如以粤教花城版初中音乐教材七下第五单元“脍炙人口的歌”来编写音乐剧,利用故事情节将单元内的歌曲串联起来,展现我国不同地区的民俗、风貌,使学生了解我国多元化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音乐剧排练完成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全校直播音乐剧的表演,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表演和观看音乐剧的过程中受到熏陶,逐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入地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巧妙地融入德育元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情感内涵和创作背景,并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引领作用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树立正面化的情感态度,形成努力拼搏、互帮互助、热爱国家的高尚情操,全面地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笑颜. 关于德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J]. 科幻画报,2022(10):176-177.

[2]崔馨文.注重德艺交融,提升初中音乐“立德树人”效果[J].教书育人,2022(7):30-32.

[3]郭小丽.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音乐德育[J].清风,2022(4):37.

[4]王霞.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音乐德育研究[J]. 新课程,2021(6):7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