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情境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至关重要。而情境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因此,如何构建情境、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成为了众多道德与法治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就其应用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情境化;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引入情境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引入有趣的情境,使用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境化教学能帮助小学生更有效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和法律意识。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明确情境化教学的应用意义,教师才能更积极地探寻其应用路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情境化教学的应用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兴趣都存在着不稳定性和多变性。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法律知识和社会常识。情境教学方法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对各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首先,情境化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有趣的课堂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让学生将学习视为一种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其次,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提升他们的公民素养和法律意识。情境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情感和思维,提升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法律意识。最后,情境化教学需要和合作学习策略相结合。在情境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间彼此互补、相互配合。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更好的学习方法,发现学生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及时纠正。长期下来,这样的学习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道德与法治课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情境创设在课堂导入中的应用
情境创设课堂的导入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通过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主动探究和发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学生建立起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框架。通过优化导入环节,学生将在后面的学习当中更加集中注意力。
以六年级教材“我们是公民”单元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导入环节。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个模拟城市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公民,例如购物者、商人等。学生根据教师提前设定的情境,借助角色扮演体验和探索不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讨论和思考,深入探究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引出本课的课题。通过以上情境创设和导入环节的设计,学生能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因此,情境创设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的应用必不可少。
(二)以生为本展开情境教学
以生为本展开情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体验和思考相关的道德问题,通过学生间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四年级“为父母分担”一单元中“这些事我来做”一课举例来说,教师可为学生构建出家庭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当家庭中的孩子,需要进行家务劳动。教师可以先提出具体的情境,如“你的父母长时间工作疲累,家里的家务事需要你来分担,一小时处理好,你将如何处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共同浏览本课主要内容并进行问题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由。同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通过集体讨论形成共识并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体验到“为父母分担”的实际情景,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实际生活中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教师在情境中遵循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三)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打造出一个具备丰富教学内容与生动学习情境的课堂,使学生能切实体验并深入了解课本中蕴含的道德价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基本素养和创造力。
以五年级教材中的“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中的“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如多媒体展示等,创设一个虚拟的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浏览图片和参与模拟互动等,感受到战争时期的紧张氛围和学习英勇斗争的精神。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各个历史事件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和伦理道德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锻炼其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生对前辈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牺牲精神和英勇抗战精神的理解。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探索,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
结束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具实际感和参与感的学习环境。通过情境创设、以生为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策略,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和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教师也应继续探索和应用情境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婧婧.情境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启迪与智慧(上),2023(9):6-8.
[2]李玉娥.情境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1(23):22-23.
[3]毛媛媛.情境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家长,2020(2):122-123.
责任编辑 蔡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