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与传统英语写作模式相比,支架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策略,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本文通过如何搭建阅读支架、语言支架、问题支架以及评价支架来阐述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支架理论;写作教学;读后续写
一、支架理论应用背景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和新课改的推进,高考试卷中写作所占的分值从原来的25分增加到40分,而“读后续写”这一题型就占据了其中的2/3。由此可见,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尤其是提升学生读后续写的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高考试题“读后续写”这一题型要求学生在读懂所给文章的基础上根据给出的提示句进行续写,续写的部分在内容、语言、衔接上都应遵循协同原则。这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依靠简单机械的翻译就能完成写作要求。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是把重点放在单词用法和语法的讲解、句子翻译以及让学生大量背诵范文上,如此“填鸭式”的讲授,会让学生的思维固化,难以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进行有深度的续写。学生不但不能培养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而且还会逐步丧失英语写作兴趣。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将支架理论应用在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促进英语写作课堂的高效实施,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
二、支架理论概述
“支架”也称作“脚手架”,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术语,指建筑楼房时搭起的暂时性支持,这种支持会随着楼房的建成而被撤掉。支架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方式,指在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其在外部搭建脚手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以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最近发展区进入下一阶段的独立探究区域。
李娟在探讨用支架理论指导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时指出,支架式教学的运用旨在写作中给学生搭建框架,立足学生目前对写作的实际需要,提供切实有效的辅助工具和帮助,通过支架从搭建到撤离的过程,实现逐步缩短学生潜在发展水平和实际发展水平的目的。袁垚在研究过程性写作时提到,支架式教学就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主要立足学生层面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训练过程性写作的具体步骤,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的过程,同时重视对学生写作思维、习惯和方法的训练和培养。路畅认为,所谓概念框架,就是将复杂、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加以分解,有利于学习者突破每个分解小点,由浅入深,逐步深入,最终完成知识点的学习。由此可见,与传统“写—评”写作教学模式相比,支架教学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原来写作没那么难”,能够使学生从被动写作转变为主动写作,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支架理论在读后续写中的实施
(一)设定向导支架,读出有效信息
读后续写这一题型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如何处理好“读”和“续”的关系。“读”是“续”的基础,“续”是“读”的延伸。想要在续写的部分与原文本在情节设计、结尾走向以及语言风格上都高度融合,就要在“读”的部分读出有用的信息。所谓“有用的信息”不单纯指文章结构、主旨大意等阅读课中常见的信息,而是要细细地剖析出能为之后续写作铺垫的信息。此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阅读导向支架,逐步引导学生读出有效信息。
1.读人物。一篇文章中往往会出现几个人物,但能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故事的基本就是一到两人,我们称之为“主要人物”,其他的则被称为“次要人物”。因此,在“读人物”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出主次人物,以免在续写中出现情节混乱,更加不能出现增加人物的情况。其次,人物的性格往往决定了该人物的所说所做。因此,为了设计出更贴合原文的故事情节,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体现人物性格的描写。例如,Mr.Adler, though a great teacher, had a reputation of being disorganized with a long history of misplacing things.在这个句子中,我们能够读出Mr.Adler是一位很好但是会乱放东西的教师;当学生捡到他出的决赛试题时,Mr.Adler的反应是认同这位学生“意外捡到”的说法并且不取消他的初赛成绩。
2.找伏笔、定主题。部分学生在续写中虽然读懂了文中的记叙文六要素,但写出一些偏离主题甚至是与原文完全不协同的情节,其原因往往是忽略了文中的伏笔,进而导致偏离了故事所想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教师在搭建脚手架时,一定要留出“伏笔”,让学生去探索、填充。例如,一个14岁男孩去老人Mrs.Long的家做社区服务,帮其搭理花园。圣诞节即将到来,Mrs.Long送给男孩礼物,男孩由失望转变为惊喜。续写部分要求交待礼物是什么,学生写了各种各样的礼物,包括巧克力、金钱等,但其实原文已给出多处伏笔,如,The average present merely satisfies a temporary desire; the great one becomes more precious with time going by…She also loved taking photos, always with an old camera in hand…holding a small package…It weighed almost nothing.从这些描写中不难推断,礼物便是“照片”,从而也能进一步推导出故事表达的主题为“礼轻情意重”。
3.读语言、定风格。句子结构是文章语言风格的直接体现,而语言风格与原文协同一致又是判断一篇文章等级的标准之一。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观察并学会分析句子结构。例如,下列句子包括非谓语动词、with复合结构、直接引语、倒装等高级结构,那么在续写中就不能使用大量的简单句,以免出现语言不协同的情况。
(1)As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 devoted myself to it, sweeping the fallen leaves and mowing the lawn.
(2)Tired as I was every time I finished my work, I did enjoy the time there for learning something new.
(3)With the work done, I was going to leave when she pulled me aside."Kid, wait for a minute." she said, leading me into her living room.
(4)Several days before Christmas, she whispered to me, "When Christmas comes, I shall have a present for you."
(二)搭建语言支架,储备写作语料
若把文章比喻成音乐,那么语言就是其跳动的音符。学生想要写出与原文协同的语言就必须积累、储备足够的写作语料。为了避免学生生硬地背诵套句模版,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合适的语言支架,帮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实语言储备,减少词汇匮乏和用词不当的现象。笔者在进行写作语言教学时,主要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搭建,一是内容,二是句型。在内容上,笔者分为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三大部分,又将每部分进行细分,在讲授过程中借助多模态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并加深印象。如,在讲授动作描写时,笔者将其细分为嘴部、眼部、手部、脚部等小的方面。表达“说”的单词或短语有很多,又可以按照类型搭建为两部分:
how to say:say,tell,smile,utter,shout,interrupt,respond,ask/inquire,add,continue,scream,yell,rant,cry,whisper,murmur,mumble,groan,stammer,clear one's throat…
why to say:refuse,agree,admit,greet,complain,urge,apologize,sigh,beg,promise,warn,question,declare,announce…
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再配上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填空,以加深其印象。
在句型积累方面,笔者主要通过动作拆解、无灵主语、结构扩写等微课堂进行句子提升,以及通过微写作进行巩固练习,例如:
1.She felt cold.
She pulled her collar up, tightened her scarf, shoved her hands deep into her pockets and turned her face away from the biting wind.
2.(青铜)He heard the wonderful news and was very happy.
(白银)Hearing the wonderful news, he was very happy/delighted/ excited.
(钻石)Hearing the wonderful news, he clapped his hands together and jumped up and down with joy.
(王者) Hearing the wonderful news, he was overcome with excitement, clapping his hands together and jumping up and down with joy.
(三)建立问题支架,探索写作内容
续写时,部分学生的情节往往不够紧凑,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字但还没有写到主题,甚至有些天马行空的内容,归根究底是其写作时思维没有依据,想到哪写到哪。因此,教师为其搭建好每段的写作支架,引导其关注所给的提示句设置问题链就至关重要了。以下是一篇读后续写作文题目的两个提示句:1.I took the package with disappointment.2.Opening the package, I was totally astonished.笔者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衔接逐步搭建出问题支架:1.Why did I felt disappointment and what's my reaction? And what's Mrs.Long's reaction? When/ Where/ How was I driven to open the package? 2.What did I see in the package? Why was I astonished? How did I feel then? What did I learn from the present?接着让学生四人一组分组讨论填充情节,然后让学生结合所学完成写作。
(四)提供评价支架,增强写作信心
评价是任务完成效果的直接反馈。为了能有效地看出每个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也为了方便每个学生的自我总结,教师要在不同阶段给出不同的评价支架。在阅读部分,可以列出与阅读要素相关的评价点;在写作小组互改时,可以给出相应的评价表,例如:
有了评价支架,不管是自评还是互评,学生都会对自己的完成情况了然于心,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收获与不足。但是,在制订评价清单时,建议更加侧重学生的收获方面,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成就感,不断增加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支架理论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降低英语写作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
(本文系广东省郭贤良名师工作室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娟.用支架理论指导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英语教师,2020,20(2):156-159.
[2]袁垚.支架理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过程性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1.
[3]路畅.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五,2022.
责任编辑 钟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