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学习《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探究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摘要】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以美育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面对新时代背景,美术教学正迎来独特而广泛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深入理解新课标内容,为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小学美术教学应立足小学生实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教学细节入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简要解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并提出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推动小学美术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美术新课标;小学生;核心素养
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需要注重创造性思维、审美情感和综合素养的培养。美术教育作为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后简称为新课标)的颁布不仅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指导,也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后简称为解读)从核心素养、真实性学习观等方面对新课标进行全面分析,强调要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以实现中小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要素的发展。通过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与实际需要,从小学美术教育细节出发,我们有望在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全面素养的学生中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一、解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一)强调育人为本,注重素养塑造
在教育实践中,小学美术教师需站在学生成长发展的全面角度,深入探索美术教学内容的丰富育人价值,并密切结合学生独特的成长需求,准确处理艺术课程教学联系,以引导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为主导进行教学目标设计。
(二)注重内在关联,强化内容整合
在教育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们可通过以任务、主题等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展开授课,将色彩、素描、三维造型等美术知识和技能巧妙地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提升他们的整体素养。与此同时,美术课不应该被局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而应该拓展到更广泛的学习和创作场景。
(三)加强感知体验,创设开放情境
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激发他们通过感知世界、体验情感,与艺术形象产生共鸣。更进一步,鼓励学生在各种情境中感知形象,巧妙地运用艺术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四)活用多样媒介,继承融合创新
在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类工具和材料,不仅仅限于绘画创作,还要激发他们对虚拟艺术工具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合理借助互联网,拓宽视野,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五)构建激励体系,释放艺术潜能
教师应该创造一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鼓励深度交流的学习环境,点燃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内在热情;同时,重视并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独特的艺术品味和独到见解,提供多元选择,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以满足学生多样的艺术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分享和交流他们在艺术学习中的经验和成果。
二、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塑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潜力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早期阶段,面对广阔的世界,对各种概念和知识的理解还相对简单和初级。在此阶段,艺术教育可以通过具体、直观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拓展他们的认知。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为提升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学习环境的设计和教学氛围的打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潜力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应重点考虑美术元素的适时、适度融入,创造富有艺术氛围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让他们在美术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
(二)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深化改革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者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更加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教育者应从“教”向“学”转变,通过引入游戏元素,如设计有趣的绘画比赛、艺术拼图等游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可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等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到实际创作中,建立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其创造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结构
美术应该被视为一种文化表达和情感沟通的方式。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个体可以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传递情感,甚至引发社会对于某些议题的关注。为此,美术课程的设计应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可引入具体而有趣的项目,结合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教学。例如,将美术与文学、历史等学科进行有机融合,设计跨学科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创作中深入了解艺术与其他领域的关系,培养他们在不同领域的综合能力,实现美术教学的全面发展。
(四)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创造丰富的情境,如模拟艺术工作室或画廊、组织实地考察、艺术展览等,引导学生深入地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感受学科魅力,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立足数字化时代,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工具展示艺术作品、呈现绘画过程,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而达成丰富教学内容、创造更具参与性学习体验的目标。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资源获取更多的艺术材料和案例,贴近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对不同风格、时期艺术的认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实践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深度学习的机会,共同促进美术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责任编辑 王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