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英语高年段学困生的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以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
【摘要】为减轻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切实落实提质减负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在此背景下,教师要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尤其是针对学困生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分层作业中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和学有提升,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双减”政策;学困生;分层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在此背景下,如何高质量地布置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分层作业中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和学有提升,培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的,是教师亟需考虑并解决的问题。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结合新课标,不断地优化英语作业设计。教师应该针对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及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英语作业,尤其是针对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教师更应该设计出适合该层次学生的作业,认真研究其学习困难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本研究结合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教材,以高年段学困生的分层作业设计为切入点,就当前英语作业布置问题和提升策略展开讨论。
一、小学英语高年段学困生的作业布置问题
1.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的学困生分层教学目标
目前,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多为统一形式,内容枯燥、单一,缺乏综合考虑教学重难点知识,且没有从基础型、提升型、拓展型三方面对学生的英语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着眼于水平逐步提高的进阶式作业,给予学生选择和进步的空间。一些教师除了较少综合考虑作业的层次性以外,也较少将教学目标纳入分层作业设计的考虑范围。新课程改革提出,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不仅要预设学情,也要兼顾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重点和学习目的不够清晰明确。因此,教师在英语分层作业设计中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全盘思考,在基础型、提升型、拓展型形式上融合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和提升。
2.作业设计缺乏深层考虑学困生的能力和基础
英语分层作业需要教师以基础型、提升型、拓展型等形式,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其中,尤其需要关注学困生的作业。学困生作为班级里的特殊群体,更需要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优先考虑其能力和可接受程度,进而设计多样化、多形式的分层作业。但是,目前部分教师较多地对作业的内容、区分度和难度进行划分,而缺乏针对学困生进行作业设计,作业难度高于学困生的接受范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困生在学习上的障碍,导致他们很难在课堂中和课后作业中取得自我成就感。因此,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要体现以学困生为主,设计多样化作业,难度适中,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作业设计缺乏针对学困生的作业反馈与评价
教师在批改和讲评作业时,面对的是全体学生,统一的批改标准和讲评并不能够针对性地关注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如果没有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长期评估,学困生也无法针对自己的错题和教师的讲解提高自己的纠错能力,无法收到教师针对性的反馈与评价。这也导致学困生无法对自己的错题进行消化。无法解决的错题日积月累,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心理,最终也无法实现“双减”政策提出的提质增效、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的。
二、小学英语高年段学困生的作业布置提升策略
1.设定学困生分层教学目标
“双减”政策要求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这就需要教师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及各项政策的指引下,综合教学目标,针对不同能力、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的学生布置分层作业。既要预设共同目标任务,也要设立可选任务。如,以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2 His hobby is drawing的第二课时为例,本课的共同目标任务可设为掌握本单元重点词汇和词组;运用本单元的句型,能够读懂课文内容并获取课文基本信息;掌握基本阅读技能,学会表达自己的爱好,解决阅读问题。可选目标任务可设为能够复述课文内容并通过调查总结、手抄报、绘画、讲演等形式汇报他人的爱好。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创造性的作业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作业设计在体现分层中更要考虑学困生的作业目标,结合学困生的长处给予适当的作业选择,帮助学困生在完成单元课时总体目标的同时,能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依照自己的兴趣从多类型、多形式的作业中完成个人目标。
2.建立学困生档案库
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设计不仅要以大部分学生可接受程度为基础,更要考虑学困生的基础和优等生的拔高,其中更要注重学困生的基础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切记“一刀切”的做法,要为学困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从各个方面出发,从基础、能力、已有知识储备等由小及大、由点及面,全面把握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方向。如,以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7 Do you want coffee or tea?为例,第一课时要有食物绘画类、辩词析义等基础型作业;第二课时要有创编食品对话类、调查归纳食品类等提升型作业;第三课时要有拓展阅读食品故事类、动手创作食品手工类等拓展型作业。教师要从不同的课时作业中科学分析学困生的现状,合理安排学困生的作业类型及作业量,多方面检测及兼顾。
3.重视学困生反馈及评价
不同层次的作业反馈要体现在不同的作业评价上,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以培养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从作业反馈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之处,从作业反馈中对学困生提出力所能及的和更高的要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如,以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3 I can swim very fast为例,在了解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后,教师可设计口语作业,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对学困生提出适当的要求。如,用I can…fast/high/far/well等句型描述活动内容并做出相对应的动作,在帮助学生掌握词汇音形义的同时,建立起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帮助他们学以致用,树立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政策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可测量、具备可操作性、有方法、有个性的分层作业。除此之外,教师要更加关注学困生群体,建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分层作业中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和学有提升,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2]张玲.初中英语作业分层有效性设计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1):203-205.
[3]杨建霞.目标分类理论下小学英语高年段个性化分层作业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5):120-124.
[4]张洁.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3):218-219.
责任编辑 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