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张琳珊 蔡和好 刘淑娟
  
广东教学报
2024年4期
广州市黄埔区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通过对可视化思维工具实际应用的分析,阐述可视化思维工具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思路,明确写作目标,提高写作效率。同时,这些工具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写作的信心。

【关键词】小学英语;可视化思维工具;写作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教育部高度重视英语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直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可视化思维工具是一系列帮助人们以视觉方式组织和理解信息的策略和技巧。这些工具通过图形、图像、颜色和布局等视觉元素,能使抽象的思维过程变得具体和直观,从而提高思考的效率和质量。在教育和职场环境中,可视化思维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学习、决策和创意思考。著名的可视化思维工具有泡泡图、韦恩图、汉堡图、“5W”和流程图等。这一种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可以锻炼自主思考能力。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能根据情景内容不断地进行深入挖掘,同时也能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发散英语思维,以此提高英语能力。

二、可视化思维工具应用于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可视化,简单来说,是一种将抽象或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直观、易于理解的形式的过程。这种形式可以是图形、图表、符号或其它视觉元素。它们能够帮助人们快速捕捉信息的核心特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可视化思维工具的作用尤为重要。这些工具,如思维导图、流程图、树形图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内在的思维过程具体化,还能将语言信息转化为视觉图像,这样的转换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可视化,学生能够更快地组织和梳理写作素材,形成清晰的写作结构,从而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此外,可视化思维工具还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在小组讨论或合作写作中,学生可以通过可视化工具来共同构建知识框架。这不仅有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还能够激发学生新的想法和更多的视角。

三、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课例设计

(一)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基本模式

首先,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框架。可视化思维工具是一种将中心思想辐射出去,用线条、图像、关键词等连接各个分支的思维工具。在写作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可视化思维工具来规划文章结构,明确主题、论点、论据和结论等,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和整理大量信息。可视化思维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筛选和归纳关键信息,将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形象的图表,提高写作效率。此外,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颜色、符号等视觉元素来强调写作技巧,如,用不同颜色标注文章中的亮点、用符号表示修辞手法等,使学生在视觉上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写作技巧。最后,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和评价作文。在作文展示和评价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学生的作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使评价更加直观、生动。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用可视化思维工具记录自己的评价过程,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中得以有效应用。它们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写作的条理性和深度。

(二)课例设计

1.泡泡图(Bubble Map)

泡泡图是一种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组织和扩展思维的有效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中有着显著的优势。以广州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模块三Invitation的写作教学为例,泡泡图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绘制泡泡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模块三Invitation的相关词汇和句型,将抽象的语法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图形,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其次,泡泡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任务清单,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写作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小任务,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写作的步骤和要点。再次,泡泡图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可以深入挖掘课文内容,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时也能够互相分享交流学习心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韦恩图(Venn Diagram)

韦恩图可以应用于广州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Module 6 Festivals的写作教学中。例如,在教学Unit 11 I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 best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韦恩图来比较中国的春节和其它中外节日。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两个相交的圆圈,一个代表春节,另一个代表其它节日。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春节和其它节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例如,春节和其它节日都有庆祝活动,但春节有独特的习俗,如放鞭炮、贴春联等。通过填写韦恩图,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春节和其它节日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使用韦恩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信息和思路,明确比较和对比的要点,促进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发展。

3.汉堡图(Burger Model)

汉堡图(Burger Model)是一种将写作内容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它适用于陈述观点的议论性文章。在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中,汉堡图可以应用于广州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Module 1 My hobby/ My best friend和Module 4介绍自己或家人朋友的饮食习惯等结构化文体的教学中。如,在教学Module 1 My hobby/ My best friend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汉堡图来组织写作内容。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一个汉堡包的图形,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开头介绍、细节、结尾。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填写每个部分的内容。开头介绍部分可以写关于自己的爱好或最好朋友的介绍;细节部分可以写关于这个爱好或朋友的具体信息,如,喜欢的原因、共同的回忆等;结尾部分可以写对这个爱好或朋友的总结和感受。通过汉堡图,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组织文章的结构,使得写作更加有条理和连贯。

4.“5W”可视化思维工具

在广州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模块1 Stories的Unit 2 Waiting for another Hare教学中,“5W”可视化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进行故事写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答What(什么)、Who(谁)、Where(在哪里)、When(何时)和Why(为什么)的问题来分析故事情节。例如,What:事件或问题发生了?Who:谁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Where:故事发生在哪里?When: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Why:角色为什么要采取行动?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故事情节,并构建一个更完整的描述。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Five Finger Retell(五指复述法)策略,将故事的五个基本元素与手指对应,帮助学生用手指来记忆和讲述故事的主要部分,提高他们的组织性和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应用,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故事内容,提高写作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5.流程图(Float Chart)

流程图可视化思维工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描述和叙述事件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流程图来列举和解释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步骤。例如,在Have a good time in Hainan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个流程图,描述在海南度假的步骤,包括到达目的地、安排住宿、参观景点、品尝美食等。通过流程图,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事件的发展过程,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同样,在Ben's first trip to Beijing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个流程图来描述Ben第一次去北京的经过,包括准备行李、乘坐交通工具、参观景点、体验当地文化等。通过流程图,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叙述人物的的经历,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缜密性。通过这样的应用,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描述和叙述事件的过程,提高写作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6.树形图(Tree Diagram)

在广州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树形图可视化思维工具可以应用于多个模块。例如,在Module 1 Seasons的Unit 1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树形图来分类和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如天气、衣物、活动和食物等。这样的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组织和表达他们对季节的喜好和理由。

四、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优化途径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和反思,我们可以看出利用泡泡图进行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显著。教师应当继续探索和优化泡泡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同时,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做听课实录、观摩小学英语教师的展示课、搜集资料等方式,笔者总结出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设计具体细致的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手段,使得教学能够循序渐进地推进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为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归纳总结了两大策略,其一是善读教材,以读促写。这部分内容为教师提供解决从简单到繁杂的教学思路,借助可视化思维工具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保障。其二是以写带读,拓展阅读。这部分内容为如何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的良好操作指明道路,为学生进行语言运用、思维表达创造良好环境。

(一)善读教材,以读促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语言技能中对“读”和“写”的二级要求包括“正确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见标点符号,单词拼写基本正确”和“围绕图片内容,写出几句意思连贯的描述”等。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语言学习经历不仅仅包括母语的习得,还包括已有的英语知识对日后的语言学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迁移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母语规则,利用母语与英语的相近之处,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遵循学习迁移的规律,守正创新。教师可以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设置丰富的有关读的活动,例如,在人物对话中提供大量的录音内容让学生对“读”的内容进行初步了解,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知识进行深层的感知。

教师通过制作并观察思维工具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能提高学生用英语准确地描述一件事情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正确地写出自己的想法。在写作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练习,要不断鼓励学生能说、敢说、小组说、全班说,最后达到基于指定话题人人敢说。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动手写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把句子写得完整、流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用所学单词书写简单的句子,也可以以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为内容,每天进行一次“写话”练习。教师课前展示一张图片或给予特定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星期六天气很晴朗,让学生想象和父母在公园里野炊的场景。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周围环境和发挥想象,进行对话并小组合作设计泡泡图、树形图。举例如下:

1.Today is Saturday.

2.There are many flowers in the park.

3.There are many people flying kites in the park…

随后,教师要及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说出的句子写在本子上,要求书写整洁、规范,单词准确、句子流畅。课前简短的写话练习难度较低,长时间的训练会让学生养成乐说、敢写和爱写的良好习惯,对提高其写作能力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写带读,拓展阅读

为了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可视化思维工具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要时刻谨记“习得者只有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而又产出可理解输出,才算成功掌握”这一理论。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英语水平,大胆地运用教材,适当扩充教材内容,并且设计多样化的写作形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天真烂漫、爱思考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开展适当的团体活动,有助于学生快速吸收知识,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小学高年级英语教材中的写作练习常常涉及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如,介绍上周末所做的事情、介绍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写季节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编排特征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敢于对写作方式进行创新。例如,给出话题及写作要求,打破个人写作的传统写作方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篇写作。各小组成员完成写作后与其他小组交换阅读、相互分享,并评选出最优写作。这种新型合作方式能够巧妙地将“单独训练”成功演变成“集体训练”,有效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无形中使学生“写”的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评选出小组合作完成的最优写作有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学习、成长等都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而这独特的评优设计将给学生不自觉地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

(三)渗透写作方法,提升阅读水平

培养小学生“写”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作,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能力。上述可视化思维工具多是围绕提纲式写作这一核心点展开的,这是因为提纲可以让人们更加充分地考虑所要表达的内容。教师可以借鉴“拟提纲”经验,运用该方式来引导学生提取写作主题的关键信息,带领学生攻克思维混乱这一难关。例如,以Birthday party为题写一篇英语作文,教师可写出如图7所示的提纲框架。

在教师具体示范提纲写作步骤的基础上,学生能独立思考并提炼提纲式写作手法。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条理清晰的表达能力和谨慎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上述诸如泡泡图、“5W”、树形图等多种可视化思维工具渗透写作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在阅读过程中,该工具决定了学生能不能掌握阅读的脉络,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掌握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研读小学英语教材不难发现,教材中对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不是要求一步到位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递进性和拓展性,不同年级对写的能力有不同要求。例如,一些五年级学生的写作基础还比较薄弱,教材设计者则会给出提示,让其仿写;而在五年级下学期,学生需要根据教师传授的读取关键词方法仿写句子;教材对六年级学生的要求更高了,学生不仅要补全文本信息和仿写小短文,更需要在有个性化的情境中写作。因此,教师有步骤地统筹安排可视化思维工具,学生能在循序渐进的教学环境中练习写的能力,又能在写的练习中拓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进行交流和探讨活动,要力求使学生独立地发掘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师也要适时安排相应的课堂练习,测试学生的熟练程度。在课堂上进行小练习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练笔的设计一定要简单易懂、清晰明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写作能力是其它语言能力的“催化剂”,写作能力的提高会带动其它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掌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又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手法,这样学生才能在遇到优秀的文本内容时巧妙地迁移到自己的写作方法中。因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开展读写结合活动过程中应重视写作手法和技巧的传授,使学生有法可循。

五、结论

通过对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我们发现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思路,明确写作目标,提高写作效率。同时,这些工具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写作的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肖雅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J].华夏教师,2023(3):23-25.

[2]高艾岚.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可视化策略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12):91-94.

[3]孙晓青,吴纯纯.思维导图在小学中段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24(6):131-135.

[4]曹曦颖,彭星.基于思维可视化的英语学科思维品质发展路径[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2,39(3):87-92.

[5]王英杰,孙敬陶.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7):34-37,61.

[6]王保昌.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对思辨能力培养的作用——基于英语专业写作课教学的实验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9-16.

[7]朱晓亮,殷姿,吴逸尘,等.提纲辅助策略在小学写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8):25-30.

责任编辑    陈    洋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